城市里没人催你结婚,真的是因为包容吗?
又是一年春节临近时,当前除了火车票难买之外,出门在外的打工人还面临着两个头疼的问题。
第一,就是过年春节的开支。
不知道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怎么变化的,现在回家给亲戚长辈或者孩子包红包,500以下确实是拿不出手的,甚至都会被人说。家长里短的,看着听着都难受。另外加上路费和买礼物,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也就是一个口号而已。
于我自己来说,过这个春节,节省一点,来回没有个小3万块钱是搞不定的,这还只是考虑自己最亲近的人。
不过好在都是自己家人,有能力自然就大方点,即便是没钱,他们也不会在意,只希望能回家一起过年就好,而且还会关心我过得好不好。
但是,能收到红包和没有红包,必定还是两种不一样的心情。
第二,就是广大男女青年会面临的催婚问题。
女同胞会好一些,在农村男同胞更难解决。
好在我现在已经不用面对这个问题了,想起几年前老爹老叔老弟一起专门谈论这个事情,确实难受。
不是说不出道理,只是面临结婚这个问题,说道理有用吗?
因为催婚变成了大家面临的普遍问题,于是讨论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后来逐渐就演变成了:农村就是因为封建思想严重,所以才会对大龄未结婚的人指指点点,城市里的人素质高、包容性强,不结婚也碍不到别人。
真的是这样吗?
大龄单身成年人,城里没人催你结婚,真的是因为城市的素质高、包容性强吗?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之所以在城市里没有人催你结婚,主要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在这个城市里,根本没有人去关心你。
作为外来者,你独身一人,甚至连知心的朋友也没有,大家都很忙,谁有心思天天催你结婚?
大家自己的事都忙不完。
你想一下,真正为你焦急,不停催你结婚的都是哪些人?
是你的父母啊。其他的可能就是关心你的舅妈姑妈或者哥哥姐姐,他们对你没有包容心吗?
至于某些说三道四的邻居,你用得着跟他们一般见识,把他们的话放到心上?
农村有人说三到四,城市里就没人说吗?
当年纪大了还不结婚,你知道同事在背地里会怎么讨论吗?素质高,包容性强?清醒点吧!
这只是自己找出来的不想面对回家的理由,因为自己不去努力、或者努力了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还说什么包容性强,你试试不交房租,不交水电费试试?
没有钱,房租付不起,房东都不会包容你,更不要说这个城市。
城市只欢迎来给它创造GDP的外来者,对所有人都是最残酷的法则,适者生存。
你以为家在城里的男女青年就没有人催婚吗?
看看上海和北京的相亲市场,人家都要本地的,对了,还有成都的,这些都是一线的大城市,包容性够强的吧。
就如我认识的这个城市里的朋友,30岁了,爸爸妈妈催,爷爷奶奶催,外公外婆催,伯父伯母也催……
你没有人催,只是因为在这个城市里,没有你的亲人而已。
没人催你只是因为没有人在意你,即便你孤独终老,只要有钱消费,你依然可以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
但你要明白,不是这个城市包容你,只是因为你可以提供这个城市所需要的而已。如果有一天你没有这个价值了,它也会无情地抛弃你。
当然,面对催婚,首先要明白一点,想不想结婚是自己的选择自由,没有人规定人这辈子一定要结婚。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要是碰到一个烂人,真不如不结。
但是不想结婚和想结婚但结不了婚是两回事,面临催婚时固然有些痛苦,但如果你本身也是想要结婚的,那也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而且,面对催婚,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从容和幽默。千万不要弄得像疑难杂症、如打仗一般。
认清现实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你一定要明白,城市里没人催你结婚,不是因为包容,而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其他人根本就不关心你。
我很庆幸有家人,而且这个城市里有两三个亲密的朋友,在我没对象之前,他们一直催我去相亲找对象,甚至帮我介绍。
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不想找对象和结婚,他们只是封闭在自己的圈子里时间久了,习惯了一个人,不想也不敢打破这个状态。
更何况,僧多肉少是现实,没有资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说,任何事,勇敢都是最可贵的品质。
而对于不是百分百抗拒婚姻的人,还是建议勇敢去尝试,一辈子的时间很长,生活中多一个人,生活的可能性要多很多,生活也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