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剑石 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随感随记
只根据书中,没有额外查找资料。作者父亲是秘鲁人,母亲北美人。作者应该对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稍带一点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关注更多。也好理解,前哥伦布时期安第斯和中美洲文化就4这么强吸引。体量大的国家不说不行。作为西语美洲出身,巴西和亚马孙篇幅不多,也好理解,传统和当下都不太一样(或者说太不一样)。西语美洲对雨林关注晚且少(参见秘鲁人类学综述)。
几点启发:
1、西语美洲的文化距离远没有地理距离遥远,在一定语境下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讨论是具备合法性的。
2、整本书都在论述拉美民族性的问题,题眼就是银(重金属、殖民、采掘主义)、剑(强人政治、大男子主义、毒品贸易)、石(原住民时期崇拜、天主教、解放神学、现状),归类不完整,但基本 呈现出了几个大的特点:崇尚魅力领袖从古而来(太阳神),崇尚暴力血腥(人祭)、事实上的(各种意义上的)杂糅(J V raza cósmica)、种族歧视这点真的难评,太看地方了,实际上跟经济问题完全挂钩。
3、前两天读书会,学妹提了一个问题,说印第安人的原生信仰是这么宽厚和仁慈,印第安人在高阶文明的铁蹄下毫无还手之力,这样的民族是不是缺乏革命的精神?看看这本书就明白了,西班牙人不爱洗澡,被Azteca人嫌弃死了。而且怎么攻赢的?靠偷袭、靠骗、靠部落阋墙(阿南和乌林,一对太好用的譬喻)。原住民逆来顺受?看看从古至今选择自缢也不苟活的都是些什么人。更不要说光辉道路、zapata民族解放阵线….强人政治?看看北边那个搅屎棍干了些什么,多少天降猛男被一枪毙命,希望的尽头是绝望是悲剧的重演。蝎子说“我本性如此”?nonono,预演了太多遍,这是被深信的诅咒,失去信任的政府的危机,逃脱不掉的命运。
4、最后一部分对解放神学的祛魅,对新教五旬节派福音派的论述解了大惑。非底层人民需要的是现世的美好生活。我在巴西看到的福音派人士真是同辈楷模。
附上一个quechua的Greeting,大受启发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ways to greet someone in Quechua:
Ama sua :literal translation, ‘don’t steal’.
Ama lulla: literal translation ‘don’t lie’
Ama quella: literal translation ‘don’t be laz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greeting, we need to understand a little bit about Inca Culture. The Incas had three main laws: do not steal, do not lie, do not be lazy. Therefore, the Incas would greet each other with their code of living, by saying do not lie, do not steal, do not be lazy, and in return the speaker would say ckanpas inallatac (you do the same). So, when greeting someone in Quechua, you are literally repeating the Incan la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