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取笙歌烂漫游-云岭之南的小城小镇(二)
腾冲目前还不通火车,去大理的话,一般是坐长途车。原本我也是这样打算的,但看地图的时候发现保山有火车站。一查保山到大理通动车。现在不是以前 “云南十八怪”的时代了,火车终于跑得比汽车快了。12月3日上午10点20,大巴车从腾冲旅游客运站准时开出,全程高速,绕过高黎贡山,大约两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保山客运站。不过这不是终点,终点站到保山高铁站。哈哈,这对换乘火车的旅客真是太贴心了。到了高铁站,我先把大背包存了,乘公交车去博物馆。






保山博物馆是一座铜鼓状的建筑,应该建成有些年头了。里面的布展也属老派。展室不大,展品也不多。但本地的古哀牢国青铜器还是很有特色的,辨识度很高。但可惜缺乏可以做梗的点,没有网红潜质很难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下传播出去。所以这家博物馆自然也就门可罗雀了。从博物馆出来,原计划去城南的“古城遗址”看看,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古城。找了一下,能到附近的公交车差不多1小时一班,我的时间不够来回了,果断放弃。当时的我呀还是功课没做足,其实保山市内还真有一处古城遗存:永昌府仁寿门。就在太保山东北角,距离正阳北路的公交车站就1公里,唉,错过了。我在五洲国际广场消磨了2个多小时,坐公交车回到火车站,乘当天最后一班动车离开,当晚快8点到达大理火车站。



巍山府城与卫城
很久以前,我第一来云南的时候到过大理,那次只待了半天。早晨火车到达大理站,出站后有领导的朋友接待。拉着我们去古城里先吃饭(没有逛古城,就在南门拍了拍。我在饭馆附近看到了一个扫帚集,一条街上都是卖大扫帚的摊子,印象很深!),再带我们去崇圣寺拍三塔。之后就出发去丽江了,途中在喜洲停下来,请了一位漂亮的白族小姐姐给我们讲解白族传统民居建筑(那会儿没有“喜洲古镇”这个名词,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民居才是喜洲的灵魂呀!)
这次来大理的第一天,我选择去巍山古城。巍山距离下关50公里,以现在的交通水准应该半小时就到了。而且我看大理快速汽车客运站到巍山的客车是滚动式发车,更觉得这一天的行程时间会有充裕。结果被打击了。因为不是定点发车,在站里等到坐了大半的乘客才缓缓开出。出站不远就到了一个临山的交通枢纽路口,这里有处客运检查站,司机下车去登记,但登记后并不走,等客。车上原有的乘客也开始有人下车买吃的。登记站的旁边确实有几个小摊。我也下去买了个烤饵块。等我吃完了,车也没走。司机一会往车上放东西,一会招呼揽客。一直到车上的座位都坐满了,车才重新启动。车开起来就上了一条正在修的上山路。车多路不平,看起来是在修接入高速公路的匝道,我还想是不是过了这段就能上高速了。结果全程没上过高速,走的是国道~沿途不时有人下车、上车,更夸张的是客运司机还兼职送货,前前后后送了三家的东西。怪不得在检查站揽客的时候,看见几次司机往车上放东西,却没看见上人。原来坐车的是物件……我上午9点不到进的客运站,到巍山客运站已经过11点了。我原本想象出客运站的时候,应该有不少司机围上来问去不去×××。其他地方的车站出来是不是都这样,是吧。但在巍山这里,出站后静悄悄的,没有半个人来问,也没有出租车停在附近。只有两三辆摩的似乎是拉客的,但也没人上来问我要去哪儿,看似司机的几个人聊得很开心。额~当时就觉得我计划中要去的巍宝山可能去不了了。已经中午了,先去看古城。






客运站离古城不远,步行即可。经过南诏文化广场就可以直达拱辰门下。广场上刚刚办完一场活动,搭建的舞台正好把城门遮住。当时我还挺奇怪,为什么城门建在城市的中间呢?后来才知道巍山古城是由蒙化府城和蒙化卫城两部分组成的,拱辰门是卫城的北门。现在环绕拱辰门是一条四方街,四个方向各有一条路通向古城的边缘。整个古城的东西向较窄,南北向更有纵深。城南十多公里外的巍宝山是南诏始祖细奴逻发迹的地方,巍山成为南诏政权的发祥地。到大理段氏后期,开始在现今的城址修筑土城。明代元,大批明军迁入云南。巍山设卫屯兵,因此在原土城基础上设置卫城,用以安置军民眷属。所以蒙化府城与卫城联袂而立。









六百年来,古城上空的时光仿佛凝冻了,原始的城市布局、房屋结构依然保存。在潮流瞬息变化的当代,当地人仍旧继续着自己的节奏。走在古城的街巷中,你随时都能看到属于巍山人的古城,而不是建给游客的“古城”。卫城中心的星拱楼下,骑着电动车的本地人和坐着观光车的游客川流而过;群力门内外,小学生们或由父母带领或三五成群,结伴走向群力小学。这所小学的前身是始建于明末的育英学社;巍山县政府依然在明清时代留下的官署里办公……








鉴于之前在客运站没看到有像样的车能坐,本来我是忧虑怎么才能到巍宝山。买烤乳扇的时候,和老板娘聊,得知在南诏文化广场上有一趟公交车专线到巍宝山。如此那就结束古城的游览,去等车。专线车的站牌就在巍山1路的旁边。站牌上显示这是一趟定班车。我一看,呦~还有10分钟就能有一班车啊,不错。那就等吧.结果等了20多分钟也没来车。查百度地图,显示“等待首站发车”~也太不靠谱了吧,这样就算来车了,我可能上了山就赶不上末班车回来了。终究还是放弃了巍宝山,走回客运站,回下关。回去比来时好一点,没有反复等人,虽然沿途依然有人上下车,但没有再消耗2小时那么久。下午4点多,回到了大理快速客运站。








后面有一天,我包了车去无量山,路上和司机师傅聊天,说这次来大理的第一站去的是巍山。师傅说怎么去这么小众的地方呀。我说巍山很小众吗?不是南诏发祥地嘛,应该很有名吧。我本来还要去巍宝山呢,时间不够了没去成。师傅又说巍宝山基本没什么游客去。不过细想想巍山古城里真的没那么多游客,大概这就是网红与非网红的区别吧。非网红的巍山是一座可以静下心,慢慢体会的小城。
大理古城
本来没有做计划去大理古城,因为我知道那里早就非常商业化了,兴趣不大。但巍宝山没去成让我有点不甘。4点多就回到下关了也有点早,远的地方去不了了,那就去大理古城转转吧,反正上次来就看了看城门,吃了顿饭,瞄了一眼扫帚集。快速客运站出来不远就有公交车站,8路车可以直达古城。上车一看,吓一跳,大半车是带着大箱子的年轻游客。这些行李呀,快把公交车内的通道塞住了。现在还是淡季呢,旺季是不是车都要上不去了呀~~我觉得呀,带着大件行李的乘客还是打车比较好,这样占用公共资源真是不应该!



8路车从大理火车站到大理古城,有两个站点可以进古城,一个是大理东门站,顾名思义,这个站离古城东门近;另一个就是终点站大理古城站。但下车后我连个城墙影子也没看到~手机地图打开,哦,原来这里是古城北边的一处公交场站,顺着路向苍山的方向走,看到十字路口向左转,就能看到大理古城的北门了。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北门这一带并没有多少游客,登上城门,看到城内的街道上也就是三三两两的人走过。街道两边的店铺也比较平实,看起来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饭馆、小超市这类的,并不是专门面向游客的店。生活气息浓郁。复兴路与平等路路口有一座带有白族建筑特点的基督教堂,这座始建于1904年的教堂现在是大理市文物保护单位。除了基督教堂,古城里还有天主教堂、清真寺、文庙武庙等等不同的信仰中心,就像泉州一样,它们可能同处一条街上,彼此相邻。不需多言,你也能感受到它们彼此间的,它们与地方之间的包容与共存。大理天主堂隐身在一条小巷子内,以鲜明的白族传统建筑装饰来展现天主教堂的华丽。现已跻身全国文保单位。







古城的西门正对着苍山,穿城门而过的玉洱路上车流不息,一副城市主干道的架势。加上两边商铺偏日常,原不是游客扎堆的地方。但12月的路边,银杏黄了,招来了不少拍照的人。但这个环境,可不容易拍出美照哦~







以玉洱路和复兴路交叉口为界,路口的东侧和南侧都是游客的天下。不仅街道上人流众多,两边的店铺也几乎全部面向游人,各种网红餐厅、饮料店、甜品店、民宿、旅行社、旅拍店、服装店、土特产店、工艺品店……一家挨着一家,看得人眼花缭乱。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旅拍,还算有趣,如果是我年轻的时候大概也会拍一套吧。不过有些服装过了,虽然是拍美照,毕竟是公共场合。袒胸露背的,自己不安全,旁人看着也没有安全感。而且,她们不冷嘛~~太阳要落山啦。有神兽镇店或有鲜花簇拥的店很能吸引眼球,至少来拍照的路人挺多的。但好像并没有转化为消费,所以CVR太低啦,还要加油哦!












暮色渐浓,古城亮了起来。街上的人也似乎更多了,游人的喧嚣中,本地人在广场上跳着自己的节奏。她们的日常就是游人眼中的风景。往北门走,人渐少,在这一片属于大理人的大理古城里多出来的是烟火气,少了一点目的性。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模样,不是嘛!





小提示
8路车从大理古城站开往火车站方向(回下关市区)的末班车时间是21:45。能满足我这样的旅行需求了。当然错过了也能回去,就是贵嘛~
云南小城小镇系列
倚窗闲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每年最早的?还是最晚的樱花? (3人喜欢)
- 《致光之君》41-48集观后——青山依旧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