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自己的敏感情绪?
查看话题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你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能让他勃然变色,往往上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却立马乌云密布。而且特别容易情绪失控,经常做出许多冲动又匪夷所思的事。
【公众号/知乎:陈妖姬】10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砖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如果你现在脑海中想到的这个人,符合以上所有的描述,那么他很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又称为BPD。
BPD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情绪极其不稳定,总是会在生活中频繁地体验到情绪失控。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正常人在生活中遇到太过不如意的事,也会怒火中烧一下,但是这种情绪体验不会无缘无故地忽然爆发,爆发之后也会很快消下去,不至于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但是BPD患者不一样。
首先,BPD患者的情绪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你可能自始至终都在以友善的态度和他交流,但他某一刻却忽然崩溃了,你想破脑袋都搞不懂这是为什么。甚至你问他,他自己都说不清楚原因,只是偏执地认为从你那里感受到了批评、轻蔑、冷漠,或者敌意。就算你根本就没有那个意思。
其次,BPD患者感受到的情绪冲击,要比普通人经历的激烈得多。
大多数人感到的悲伤对他们来说就是无法抑制的绝望,生气也会变成极端的愤怒,尴尬则变成了羞辱。而由此引发的情绪反应也有一种夸张的、失控的倾向,有的人会在公共场合对家人或者恋人大喊大叫,有的直接愤而出走。
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引起后续一系列的连环失控效应,比如认知失控、行为失控、自我身份上失控、人际关系失控等等。
光靠理论阐述,大家可能很难对这些失控有个直观认知,那接下来,我给大家模拟一下这一整套的具体情境:
假设你的恋人是一个BPD患者,你在和他对话的时候下意识做了一个模糊的肢体语言、一个细微的面部表情,他立刻认为你在否定他的感受,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愤怒——这一层是情绪失控;
接着,在愤怒的作用下,他认为你“从来都不在乎他”、”他不值得任何亲密关系“、”大家都要伤害他“——这一层就是认知失控;
因为他冲动性高,他会不受控制地说出一些非常伤人的话,比如威胁分手、立马走人,甚至打砸物体、进行肢体攻击等等——这就是行为失控;
在事情发生后,他会对自己产生陌生感、恐惧感、空虚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想要什么——这就是自我身份失控;
而爆发后,他可能会向你反复道歉、恳求你不要离开自己,直到下一次的爆发,如此高低起伏不断发生——这就是人际关系失控。
说到这儿,可能有些人会觉得BPD患者像是社会的巨婴一样,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稍微理性一点,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
但是事实是,他们也想去好好管理情绪,但是他们做不到。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极其脆弱,而且他们这种脆弱与生俱来。就像无法选择自己的肤色、眼球的颜色一样,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也无法控制情绪这个按钮。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内置的情绪敏感性不仅会带来内心的伤痛,也会使他们遭遇周围其他人的不悦甚至怀疑。这其中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许多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就掌握的。
就像从小,你父母也没有一字一句地教你说话,但是你在倾听和交流中也学会了说话一样。
但是BPD患者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这些技能。这就要用到美国心理学家马莎·莱恩汉教授提出的“辩证行为疗法”。
BPD患者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基本病症之外,常常还会具备某项特定的性格特征,比如对亲密关系呈现出强大的控制欲,而BPD的伴侣在和他互动的时候,则经常会形成比较负面的交往模式。
比如说,电影《涉过愤怒的海》中,小娜和李苗苗执着于玩一种高度戏剧化的爱情游戏,李苗苗说嫉妒小娜的鞋子,因为它们会把小娜从自己身边带走,于是反复地将小娜的鞋子扔掉。这种交往互动,显然是不健康的。
那究竟是什么促成了BPD患者人格特质的形成呢?
据统计有很大一部分的BPD患者经历过显著的创伤经历,而这些创伤经历一般都是长期的、和人际关系相关的,比如儿童虐待、性侵、亲密关系暴力等等。
所以很多BPD患者“身边亲近的人”可能就是给他们带来创伤的源头之一。为了应对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和虐待,BPD患者会不断做出行为或言论去“赶走对方”,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是完全正常的。
而因为这些创伤的存在,出于强迫性重复,BPD患者即使进入了一段并不存在虐待的亲密关系中,也会更容易做出行为或言论去“赶走对方”。
而所谓的赶走对方,就是情绪失控后一系列的失控连环。很多时候,BPD的伴侣都希望及时制止这些行为,但他们却会发现,无论他们怎么做,这种失控都不断被强化。
为什么?
因为面对失控,BPD的伴侣无非会采用两种行为。
第一种,表忠心。
无论对方如何作闹,都反复强调对方对他的猜疑都是错的,强硬地表示自己有多爱他,甚至乞求他不要离开自己。这会让BPD患者尝到甜头,让他在潜意识里觉得,只要自己情绪失控了,就能得到爱的确认和安慰。于是失控行为得到强化。
第二种,应激防御。
BPD的伴侣在被伤害之后,也会痛苦,也会愤怒,在接连不断的强力刺激下,他也会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比如破口大骂、疯狂指责、甩手走人,甚至提出分手。这时候BPD患者内心对伴侣的怀疑就被证实了,会说你不爱我,你果然不爱我。为了继续“证实”这份负面信念,他的失控行为也会得到强化。
那是不是说,只要是BPD,这人就没救了,不管怎么样都会让他陷入失控的恶性循环,越来越糟?
但有一说一,想要让BPD回归到相对健康的生存状态,其实非常不容易。
如果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强烈建议将BPD患者带去正规医院,确诊后,接受专业治疗。比如上文提到的辩证行为疗法。
而如果你作为家人或者伴侣,也想尽一份力的话,可以调整自己和对方的互动方式。核心是要做到辩证、稳定、有原则。
一方面对这些失控的行为表示不赞同但可以理解,并告诉对方自己的确受伤了;另一方面要去澄清事实,说清楚自己并没有批评否定对方的意思,也没有打算离开这段关系。
总的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无论对人对己都充满伤害性的人格缺陷,但这种伤害却从不是刻意的,只是因为自身不够完善而让爱和关系都变成了一地狼藉的模样。如果你的伴侣或者你自己是BPD,并且想要寻求更多帮助的话,欢迎私信向我咨询。
【公众号/知乎:陈妖姬】10000多例情感咨询经验,两性关系管理砖家,擅长挽回领域,深入剖析男女心理,和谁都聊得来。咨询直接添加我个人微信:Mibuyu0913(皇甫秀明),并且备注豆瓣。
荼白大大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你觉得最不可能出轨的人却背叛了你?
- 分手后想挽回,到底要不要道歉? (1人喜欢)
- 为什么说『过情关』非常重要? (1人喜欢)
- 作为一个谈过回避型的人,我整理了5条特别好使的血泪经验! (1人喜欢)
- 你以为的一见钟情,其实是遇见了自己的创伤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