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国以后才知道的事
查看话题 >为什么在澳洲买一套房很难?

图文|张猫花
在澳洲买一套房子的难度我认为比在国内买一套房子要难。这里需要先排除价格的原因,主要讨论自己预算内的房子为什么也难买。
澳洲的房子形式非常多。刚开始光是这些类型就被搞得眼花缭乱。基本上分为:House(大地,大别墅),Townhouse(联排别墅),Unit(可以理解为单层或者双层的townhouse,只是title不同),Villa(单层的unit)Apartment(公寓,楼房)。我们华人比较钟情于买house,因为住得宽敞,室内外空间都充足,同时还可以保值,也算是一个澳洲梦。前些年,大地破房很受欢迎,大家都认为可以保值,因为觉得地是最值钱,也最保值的,房子越住越旧,处于一直贬值的状态。但是疫情以后,墨尔本的情况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大地破房变得不那么受欢迎,尤其在澳洲经过几轮加息以后,房价进入了下行通道,价格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地破房。反而那些近新的house和townhouse价格非常坚挺,不降反升。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首先是去年墨尔本有一家很大很出名的建商(Porter Davis)突然宣布破产,在建筑行业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当时Porter Davis在墨尔本到处都有新房子在建,突然破产,这些房子就立即停工了,后续的烂摊子都需要找其他建商收拾,价格不菲,这种事情对于倾尽所有来盖一套新房子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之前计划买大地破房推倒重建的人群,很多都失去建新房的信心;其次,受疫情影响,建筑材料短缺价格又飞涨,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建新房,将目光转向直接买建好的新房或者翻新过的二手房。
房子的新旧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品质,新房子和旧房子住着完全是两个概念,新房子住着简直不要太舒服。在澳洲想要住一个全新的房子还挺奢侈的,现在建筑成本飙升,一个600多平米的大地上可以盖三四个townhouse,四房的双层townhouse基本都得100-120万刀以上,160-170万的四房townhouse在墨尔本已经不再是天价。是否选择这种小地的新房子这个完全是个人喜好,有的人不需要那么大的室外空间,就喜欢住新房子大房子,那么这种200-300平米的地,加一个新的townhouse一家三四口住就已经非常舒服了,全新的房子住着,干净明亮,人生观都变了。我们华人都比较喜欢住新房子,因为国内很少有旧房子了,就算旧了,也都会重新装修,焕然一新。顺便提一句,澳洲的旧房子,如果你有勇气全屋翻新也是可以的,一样很舒服,但是价格贵上天,超出你想象的昂贵。
决定了买house还是townhouse以后,有孩子或者计划生孩子的家庭就要考虑学区问题了,澳洲的情况是,公校的学区租房也可以上。但是一般还是尽量买在学校附近,因为孩子一上学小学就是六七年的时间,如果距离太远,父母接送孩子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要知道是每天都要接送孩子,并不是一个月接送一次,也不是一周接送一次,而是every single day,千万别高估自己的耐受能力。工作生活已经把我们这些中年人榨干,其他方面能对自己好一点儿就尽量好一点儿吧,放过自己。学区对房子的影响表面上看上去很简单:我想让孩子上私校我就买在私校附近咯,我想让孩子读公校我就把房子买公校附近咯。但是,情况是一直在变化当中的。就拿我自己打比方吧,我们刚开始就想以后让孩子上私校的可能大,我们的房子附近就有一所挺好的私校,当时就想可以让孩子去上这个,但是在中途又觉得小学好像用不着上私校,一般从5年级上私校就可以了,那我们附近的公校又不行了,如果我们真的要送孩子去好点儿的公校,我们这个房子就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有的家庭刚开始想的是给孩子上私校,谁知道后来又生了老二甚至老三,那么送两三个孩子去私校的费用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的,孩子多了以后可能大概率会送公校;再有一种就是刚开始觉得让孩子快乐教育,上公校就够用,有了孩子以后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觉得还是私校靠谱,一分钱一分货,大家都说私校好。人的想法发生变化是非常正常的,这些因素就增加了买房的难度。要不就是房子附近好的公校和私校都有,这种当然比较完美了。悄悄告诉你们,澳洲真正贵的房子是好私校附近的房子,注意“好私校”不是普通私校,虽然私校没有学区,但是读好私校的家长更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接送孩子上面,所以他们会花重金在学校附近买一套房子。好了,现在是学区纠结完了。
又开始纠结上班的交通问题,在澳洲这个国家,公共交通经常不靠谱,火车取消,公交车晚点,各种不靠谱,尽管这样,火车站沿线的区域仍然是香饽饽一样的存在。因为在city上班的人停车很难,所以再不靠谱也还是得以来公共交通。除了附近有火车,bus站这个考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房子离最近一个高速入口的距离,在澳洲出行自驾永远都是最快捷方便经济实惠的,如果距离高速口太远,或者太塞车,这也需要考虑,最好高速入口在三四公里内,再远就真的不太方便了,小路弯弯绕,红绿灯也多,都是浪费时间的因素。火车站附近的房子就已经很贵了,还要考虑高速距离,种种因素排除以后发现要不就是富人区,豪宅区,要不就是公屋遍地的区域,各种drug users在路上摇摇晃晃,大喊大叫。墨尔本所在的维州是工党老巢,现在墨尔本几个最好的区,都被他们安置了很多公屋,导致提前得到消息的居民抛售房屋,提前逃离,Hawthorn已经建好了206套公屋,今年内会全部交付,英文叫commission housing,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了解一下。带小孩子的家庭,确实不建议在公屋附近居住。
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经济实惠的区,一去看可能是印度人或者穆斯林聚集的区域,我对印度人和穆斯林没有任何偏见,我的好朋友里也穆斯林,但是华人总体来说不是很愿意在这些族裔的聚集地居住,大家的生活圈也不同,这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可以理解。
墨尔本各个族裔在每个区的人口比例,都有详细的数据。其实无论哪个区,如果某一个族裔太多了,都不见得是好事,在白人最多的区域生活,虽然画风和人口素质高一些,但是遇到种族歧视的可能性也会大一些。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尤其带着孩子的情况下。
这些因素通通排除以后,能选择的区域已经所剩无几了,可以说是基本没有了……最终,以上这些痛点基本都要占一两个才能控制在预算之内。买房是大事,做决定以前的确需要三思,因为买卖房子在澳洲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如果在几年的时间内就发现房子不适合自己,想卖了换一套,别忘了你买房子时候交的那一大笔税,容易把税亏进去。所以想好了再买也不迟,心急火燎的容易做出冲动的错误决定。
微信公众号:张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