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的表情眼神真的太重要了
一个演员的表情眼神真的太重要了,有的演员演戏十年二十年,奖也拿了不少,老戏骨了。可他还是来来回回那么两三个你熟悉的,早已印象固化了的表情,没有任何改变,这种演员看多了真的会腻。
伯顿在采访时也谈到过这类标志性演员,他们总是那么几个标志性动作标志性表情,很容易模仿,很容易复制,只要学会这几样就行了。“而我是不可被模仿的,我一直在变化。”
确实,伯顿去世到现在快四十年了,哪怕有他三分像的演员都找不到,更别说复制他的气质与魅力。他死后第二天,罗伯特哈迪接受采访说,“失去了里奇,世界舞台就从此贫穷了。”
《灵欲春宵》上映之后,一位影评家这样说道,“伊丽莎白所缺的是伯顿那种传神般的镇定。特别是那些要求她静听,然后再做出反应的时候,尽管这种时刻在全片中并不多见,但对演员的演技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种时候,她那张呆滞的脸显得有些阴郁和粗俗,伯顿却能在他那张完美而痛苦的脸上得心应手地表现出令人难以捕捉的讥讽之情。 他的表演与伊丽莎白的表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没有理查德,这部戏将会冷漠得令人难以忍受。”
这是《哈姆雷特》剧组在开剧本研讨会,伯顿对面的一个演员正在说话,伯顿一面抽着烟,一面倾听,注意他的表情与眼神,平静中蕴着张力。他拥有一张演员的故事脸,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即使在日常,他也仿佛一个戏中人。

这不是他的有意识表演,而是他的本能反应,在学生时代就已经让许多人印象深刻了。一位牛津校友说:“当你和里奇在一起时,他只对你感兴趣。”这显示了他的魅力,因为人们会追随那些反过来赋予他们权力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感觉自己受到重视,就容易亲近和仰慕这个给予自己重视的人。
被伯顿所诱惑的人们经常说,和他在一起时,他们感觉就像炸弹可能会爆炸,而他不会注意到,因为他对他们全神贯注。这使他成为一个有魅力的强大男人。
《时代周刊》说,“他跟每个人都说话,好像他们都很重要似的。这种特殊的天赋在演员身上,甚至在牧师身上都是少有的。伯顿的秘密很简单,每个人对他来说都很重要,他乐于讲述,也乐于倾听,他真心实意地爱听一个孩子说话,或者另一个人讲足球比赛。他能让人觉得自己比生命更伟大,人们因此欣赏他,女人们给他写信,围着桌子追他,追随他到国外去。”
这种天赋始终跟着他,不是每个演员想有就能有的。很多老戏骨几十年如一日都是那么几个表情来回切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天赋。
他们也没有他这样对形形色色的人的兴趣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及对人性的洞悉。他们只会模式化表演,在导演要求表达什么情绪的时候就立即摆出自己的标志性表情,他们只是一台无情而精密的表演机器。
弦断秋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讨好型人格也是有极限的
- 《理查德·伯顿去世,享年58岁》(全文翻译) (1人喜欢)
- 为什么人们爱看殉情 (1人喜欢)
- 《伊丽莎白·泰勒的最后一任丈夫讲述了他们的婚姻》 (5人喜欢)
- 《为什么女人无法抗拒理查德伯顿》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