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姚子青故居
龙年正月初一,艳阳高照,我和妻子女儿拜访死守宝山城、英勇牺牲的抗战英雄姚子青故居。姚子青,广东省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人,生于1909年,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1929年任上尉连长,1936年初升任中校营长。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坚守宝山城,与日军血战七昼夜,全营官兵壮烈殉国。为纪念英烈,南京有姚子青铜像,上海在姚子青营牺牲处立碑 ,并命名子青路,宝山县曾改名为子青县。2014年9月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岳父与姚子青同村且同宗,生于1940年,海军工程大学潜艇专业,是中国第一批潜艇兵。部队驻地上海,离宝山不远,同为军人,他曾凭吊这位同乡牺牲的遗址。八十年代,岳父退役回到老家。平远县城所在地大柘镇,墩背村属城中村,岳父家人七十年仍住墩背村,我妻童年时代在村里度过。在祖屋笃庆堂,遇到妻一堂兄,他带我们看望姚子青故居燕翼堂。墩背村从前是生产大队,有17个生产队,姚子青出生的大墩背自然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有碑为证。

和客家祖屋格局略同,燕翼堂门前有广场和池塘,建筑有三进。走进大门,右侧有乾隆三十六年即1771年石碑,弥足珍贵,神位上的字被熏焦看不清。因为仓促,在故居没有找到姚子青的遗像。





向导说,姚子青出生时家贫,过继给位于大墩背19号的族人,这所房子保存完好。养父母供养他读书,平远中学毕业考上黄埔军校。姚子青殉国时年仅29岁,戎马倥偬,未有子女。按照客家传统,族人为其过继了一儿一女。岳母也是大柘镇人,姚姓,娘家是当地驰名的大夫第。她认识姚子青养女,有过交往,还说“子青”是学校的名字,老家叫若振,家谱上看高过岳父“尹”字一辈。

姚子青故居大门外有子青诗社铭牌,有保护责任人。时间节点在大年初一,草民的我不敢冒昧打扰地方领导和有关人士,不免疏漏,敬请理解。(2024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