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着“断亲”的年轻人,矫情、自私又傲慢
嫌亲戚没有边界感,并扬言跟亲戚断绝来往的人,书都念狗肚子里去了,自私傲慢又不明事理!
01
现在流行讨厌亲戚、厌恶亲戚、反感亲戚,不过这些现象,大多发生在年轻群体中。
不明原因的人会很诧异:究竟你的亲戚对你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让你如此痛恨她们?其实并没有,只是因为有些年轻人嫌弃亲戚没有边界感,那么她们怎么个没有边界感呢?
七大姑问你有对象了吗,你很不耐烦,心里说:有没有对象关你什么事啊,你这人怎么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八大姨问你怎么还不要孩子,你很不耐烦,心里说:要不要孩子关你什么事啊,你这人怎么一点界限感都没有。
二舅妈催着你赶紧结婚,你很不耐烦,心里说:结婚不婚你也要管,你这人怎么一点分寸感都没有。
六婶子问你在外面做什么工作的,你很不耐烦,心里说:做什么工作关你什么事啊,你这人怎么这么没有边界感。
大伯母问你在外面一月能挣多少钱,你很不耐烦,心里说:挣多少关你什么事啊,你这人怎么不尊重别人的隐私权。
上面几个问答,基本是每个年轻人回家都能遇到的,总结就是:嫌弃亲戚问东问西,没有边界感,冒犯了自己,侵犯了自己的隐私。
在我看来,注重边界感和分寸感没有错,但是要分人,这种不分人群的强调界限感是一种病,一种盲目彰显优越感的病。为什么这么说?
02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有自我意识了,与人交往,有着强烈的分寸感和界限感,但不分场合、不分人群的界限感,就是不知变通和死板。你可以对身边的同事、朋友,强调分寸感和界限感,不让她们过分介入你的生活,但是对老家的亲戚大可不必。
因为界限感这个东西,主要在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和自我觉悟决定的。
你有界限感和分寸感,是由你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所养成的。城市工作的本质在于陌生人之间的协作,你跟同事之间本就是熟悉的陌生人,平时的主要沟通就是工作,别人对你不感冒,更没兴趣了解你的私生活,所以,你们之间天然能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边界感。
再者,你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知道人生怎么过只取决于自己,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为自己而活,所以受到外界的干扰会较小,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生活有过多的干涉,所以跟周边的同龄人相处,会保持着一种互不打扰的边界感。
总之,你生活的城市环境,以及自我认知,决定了你有边界感思维,这很好。
但是,你老家的亲戚,尤其是父母那一辈儿的人,她们一辈子待在农村,甚至连县城都很少去。加上她们受到的文化教育少,多数都没上过学,农村人之间的相处就没有那么清晰的边界感。所以,她们也并不觉得这样相处有什么不妥,毕竟这是时代原因造成的。
再者,她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不分你我的。在她们的认知里,自己一生都在为儿女活的,孩子是她们下半生的希望,是她们活着的动力,她们是没有自我的。
这就导致她们跟孩子相处的时候,缺乏一种边界感和分寸感,会不自觉的出现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但这不能怨她们,谁让她们没生在好时代,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总结来说,你跟人相处有边界感和分寸感,是因为你生在了好时代,生活在了条件优越的城市,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了更高的人生觉悟。而她们恰恰没有你所拥有的以上这些,导致她们在人际关系上,天然没有明确的界限感和分寸感,他们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所以,你不要拿你的那一套人际法则,让她们遵守,就是我的事情你不要掺和也不要过问,尊重我的隐私,这是不合实际的,因为她们年纪大了,想要改变观念和思想已经不可能了,作为年轻人,得了时代的便宜就不要卖乖,完全可以对她们妥协一下。
03
不过话说回来,她们询问你有没有对象,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以及工资多少,她们是真的关心你吗?其实并不是,她们只是走过过场,象征性的对你表示一下关心而已。
作为父母那一辈的亲戚,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见一次,平时没有来往,见面时自然没有什么话说,如果她们不问下你的工作和个人情感,你让她们还能问什么?
问你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件吗?问你美籍华人流浪汉孙卫东事件吗?问你俄乌战争的战况吗?问你全球经济是怎么萎缩的吗?你想她们跟你聊这些,但关键她们也不关心这些玩意啊。
你就说吧,如果她们不问你个人的工作和情感,她们还能问你啥,干巴巴坐着吗?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眼,几个人谁也不说话,大过年的这多尴尬啊。
她们问你这些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关心你,她们只是找些话礼节性的跟你搭上话。在她们来看,你一个后辈,好不容易来我家看我来了,主动问你一些个人情况,是我的礼貌和礼数,不问你几句不跟你说话,那才叫没礼貌和尴尬。
其实,除了你父母,没人真心关心你的情感和工作。既然都是礼貌性的问话,那你就礼貌性的敷衍回答一下就行了呗,还搞得自己很有优越感,嫌弃她们没文化,嫌弃她们没有界限感和分寸感啥的,这不是做作多事吗。
04
其实,你厌烦的这些问题,背后体现的是亲戚之间的关系危机,折射的是越来越淡薄的亲戚关系,该如何维护的问题。
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亲戚的关系还是很浓厚的,主要是联系得紧密,大伙外出打工的没现在这么多,基本都在家务农或者县城搞个营生,农忙时大家会相互帮忙,有事没事也会聚在一起,所以关系会紧密。
但是现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多数人都外出城里务工,一年到头也就回家一两次,而且农忙时也都是机械化完成,亲戚之间也不再相互需要,所以亲戚之间的来往走动便少了。
一年到头,也只有在春节期间,礼节性的走动一下,象征性的碰一面,礼貌性的聚一聚。亲戚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的单薄和微妙,春节也就成了彼此联系的唯一一个线索,也是唯一一个走动的理由,毕竟大家平时都不在家。
不妨想想,作为亲戚,如果你们天天联系,她们还会问你那些问题吗。不就是因为一年才见一面,她们才礼节性的问你一下个人情况嘛。
春节走亲戚,她们问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巩固一下亲戚关系,所以问题只是一个手段,问题只是一个桥梁,巩固彼此的关系才是亲戚走动的真正目的。
所以,春节走亲戚,不要厌烦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私生活的打听,那是她们仅有的能跟你聊上天的内容,那是她们仅有的能跟你搭上话的内容。
如果连这些都不允许她们问,给他们摆脸子甩脸色,就等于你主动割断了跟她们的联系,也是割断了你父母跟她们的关系。
年轻人,放下你的优越感,对处于劣势的她们,别再强调你个人的分寸感和界限感了,入乡随俗,问你客套话你就回答客套话,没人真正关心你的私生活!
我们以及我们的父母、亲戚,已经被时代冲散,我们之间的亲情关系,也终将被时代大潮冲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长辈亲戚,能多一份包容就多一份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