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取笙歌烂漫游-云岭之南的小城小镇(四)
沙溪镇
剑川是大理州西北的一个县,想去这里是因为石钟山石窟。作为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14处石窟寺里我唯一还没去过的地方,这次怎么也要把这块拼图补上呀。在地图上做规划的时候,看到石窟所在的石宝山南麓有座沙溪古镇,最初是不想去的,因为已经规划了好几座小城小镇,去多了大同小异,没意思。那时我还不知道这座沙溪小镇已经因为《去有风的地方》成为2023年春夏的旅游热门目的地。到大理后进行行程细化时,调整了12月7号这天的安排,上午先去沙溪镇,之后从沙溪到剑川县城住宿。第二天从县城去石宝山,因为不知道是不是要爬山,留足一天时间,怎么也够了。当天傍晚从剑川县坐客运去丽江。完美!可是,现实又教育了我,虽然最终是按计划执行了,但过程真得说说,也给大家避避雷。
大理火车站斜对面的大理汽车客运站有直达沙溪的定时班车,我买的是12月7日上午10点这一班。承运的是一辆中巴车,乘客们和我本次在云南坐客运遇到的其他班次乘客不同,都是游客,没有本地人。车按点开出汽车站,中途在大理古城西门停站,又上来了3位乘客。中途就没有再停过了。不像其他的客运,人没坐满的话,司机会停车揽客,中途会有人上下车,外加送货~中巴在山间开行,不知何时上了高速,也不知何时又下了高速。这天的天气不好,离开下关的时候阴沉沉的,这一路上时雨时停,这样的天气带着行李逛很不方便,心里就琢磨着到了沙溪客运站先把大背包存了再逛。离开时正好取了包就能进站坐车去县城了。胡乱想着,中巴车拐上看了一条乡村公路。窗外的风景和洱海边已经不同,绿色褪去,一片大地色系,土地翻出深褐色,上面已收割的、未收割的庄稼都是枯黄色。配上阴沉的天气,寒意骤增。



中巴车并没有开到客运站,直接进了镇子,停在游客中心旁的停车场内。下车时已经过了下午1点钟,有乘客问回下关的车几点开,在哪里坐。司机说还在这里坐车,3点半(下午)走。因为我不回下关了,也就没再关注这个回程的信息。估计司机说的是他这辆车回下关的时间,其他时间点应该也有车的吧,我猜。游客中心旁边有一条小路,穿过去就是镇上的一条主路,东侧不远就是个十字路口,再往东就是游客聚集的寺登街。寺登街上的房屋看起来更传统,而且与大理州其他古城镇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墙壁是土黄色的,就像我来时路上看到的大地色。




街上有家薄荷咖啡馆,店门前的说明牌上说,清末法国传教士带来了咖啡,并且在大理州宾川县的朱古拉村种植成功,这是云南咖啡的开始。100多年来,朱古拉村保留着134棵咖啡树,以及一整套手工土法咖啡加工、饮用方法。小店的招牌是薄荷咖啡,不知道这是否是朱古拉村的土制饮用法。走累了在这座小院里歇歇脚还是挺不错的。小院东侧有条北向的巷子-北顾古宗巷,巷口挂着花花绿绿的招牌,走进去,并没有什么行人,两边都是旅拍店、民宿、客栈。挂满大柿子的树枝从院子里探出,漂亮的橙黄色与小镇的大地色系很搭,又起到了提亮的作用。斜对面的院子中走出一只大金毛,看到我就走过来,坐在我面前。哈哈,不知道它是不是闻出我身上有同类的味道,所以过来起腻。我蹲下来对它说,对不起呀小朋友,姨姨没带吃吃呀,怎么办~~它似懂非懂地把手放在我的膝盖上,一脸无辜地看着我。看见没吃的,就又换了一只手搭我。我多想变出点东西给它吃呀~~后来,要不来吃的,毛孩子就自己趴在墙角下,好可怜……








北古宗巷里的游人并不多,越往里走人越少。巷子并不是直的,而是从南向北再往西北方向自然转弯,转弯处的北向有一条小巷子,走进去到尽头就是小镇的北寨门;回到寺登街上走到底是小镇的东寨门,门外就是黑惠江,沿河边向南走一点就是玉津桥。这座桥后来听说是《去有风的地方》剧中的外景,我没看过剧,也没去看桥,因为当时不知道有桥~好像还有剧中的图书室也在这附近,我也同样没去~从东寨门走寺登街原路返回,左手边会出现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东侧是一座很精美的戏台,与之相对的广场西侧就是兴教寺。穿过寺前广场有一条往西南方向去的街道,走下去就是南寨门。沙溪是一座因茶马古道上的市集经济而兴的小镇,为防备盗匪,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建寨门进行守卫。寨门初建时都是两层碉堡式建筑,东寨门在民国后期被暴雨冲毁。因茶马古道贸易衰落,重建时改为现在看到的这种简易拱形寨门。南、北寨门还保留着原来的二层碉堡,有木楼梯、瞭望孔、射击孔






兴教寺在我看来是沙溪小镇上最具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所在。寺院始建于明初永乐年间,是现存全国唯一的明代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阿吒力是密宗与白族本主信仰相融合的产物,属于白族特色的佛教信仰,在南诏、大理时代是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兴教寺能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除了保留明代少数民族建筑外,更重要的保存20多幅明代阿吒力佛教壁画。按说明,这些壁画是绘制在大殿内外的墙壁上。但现在的大殿内墙上并没有看到壁画。大概是已经被保护起来了吧。而大殿的山墙和后墙外侧梁柱间的墙壁上也绘有壁画。可惜大部分都看不清楚,能辨别出形象的就是我拍的这两幅。我在寺内时正在下雨,光线不好,不知道晴天是否能看出更多的画面。配殿里有兴教寺壁画展,展出的是云南画院在1982年临摹的壁画照片,虽然并不是原画,也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在兴教寺的时候就开始下雨了,此后一直断断续续地下,雨势还不小。镇上的街道都是石板+大卵石铺成的,雨水之下,也不会出现泥泞,墙角屋檐下的花花草草也被冲洗干净。这样的天气,坐在檐下赏雨非常惬意。下午3点多,我按地图去镇子南端的客运站坐车。走到了才发现好好的车站内外空空~只好再掉头回到镇里,打听之后才知道,客运站没使用,去剑川县成要去镇北的一个广场坐车。走到了才发现这里是两条道路交汇的地方,在道路相交的三角地带上建有一组马帮主题的塑像。形成一个小广场。广场边停着两辆涂着绿色黄色的五菱车,这应该就是本地的农村客运了。走过去,第一辆车没人,还下着雨,附近也没看到有人在外面。再走向第二辆车,这次车上有人了,我问是不是去剑川县城的车,司机用很重的口音给了肯定的回答,下车,拉开后面车车厢门,一看,原来车上已经有一位乘客了。也招呼我上车,还用很重的口音和我说等坐满5个人就可以发车了。嗯,这个可以理解,那就等吧。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路上连半个行人都没有。司机把另一个乘客叫下车,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这个乘客开门,又用浓重的口音和我说话。说实在,他说了什么,我没听懂。但感觉是说这辆车不走了。我就拿着背包下车,正琢磨着这车不走了我怎么样才能去县城,司机走到我面前,也说了一段口音浓重的话,这次我听懂了,他是说天不好,一直下雨,不会有人来坐车了。就我们两个乘客,每人给他30元,他就开车去县城。哦,虽然车费是贵了不少,但我现在只想赶紧到县城去,就答应了。














从沙溪镇到剑川县城大约30公里,向北就是石宝山,五菱车在山道,河谷之间上下起伏。其中一段正在修路,坑洼且泥泞,车子开不起来。好在修路的地段不是很长。下午5点多终于到达剑川客运站,再走不到20分钟达到预定的酒店,放下大背包,稍微踯躅了一会,感觉雨势小了,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去转转剑川古城。






剑川古城
我是在看地图时发现剑川县城有座古城的,当时觉得就是仿古商业街吧,所以没拿这里当回事,就想借着住在剑川县城的这一晚顺便逛逛。只是我高估了大理的客运水准,都不爱走高速,热衷最短公里数,最长用时的线路。再加上下雨、没有定时班车、修路等等意料不到的因素,导致我在日落前才赶到剑川县城。入住后已经不想外出了,但看着雨势变小了,就想还是出去吧,一边逛街一边吃点小吃就能把晚饭解决了。古城就在县城的西南部,从我住的酒店出来,向南过一条马路就进入古城的街道了。





后来看介绍,剑川古城的城墙城门都在50年代初就拆除了,现存的古城更准确地说是一片街区(当地正在复建南城门)。进入古城的街道后,并没有想象中的商铺和游客,两侧的旧式房屋大部分都是民居,其间夹杂着零星的店铺、寺庙。石板路上也是行人寥寥。我也懒得再看地图了,跟着感觉走吧。北街上的哲母寺是白族本主信仰与佛教结合的寺院,据说供奉的天母就是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的母亲。几百年来当地的青年男女结婚都会来寺里求子。不知道是天晚了,还是非旺季,寺院并没有开门。门前左右墙下各有一处烧香的龛位,这是其他寺院所没有的。











进入西门街后,惊喜来了。这条狭窄看起来更破旧的街道上有众多历史建筑,包括明代传下来的宅院。后来看到文保碑才知道,剑川古城西门街历史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上张纪域故居的大门就是一座节孝坊;何桂枝宅看似不起眼的石砌+土坯砖砌的面房竟然是明代建筑;为晚明殉职县令所建的昭忠祠玲珑通透,也是一座完整的明代院落。除了列入“国保”的建筑外,西门街和南门街上还有不少民居挂着历史建筑的标志牌。按百科上的说明,剑川古城内现存明代建筑40多处,包含21座完整院落;清代建筑146处;其余是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土木建筑。古城居民中的90%都属于历史建筑。







西门街往南是个十字路口,向西是中国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剑阳楼;向南穿过进士坊是直通正在修复的南城门-拱日门;向东也有一座石坊,走过去就是目前现代商业较为集中的东门街。我在这条街上找了家小馆子吃了大理司机推荐的“双盖帽”米线。除了传统小吃,网红食品也出现在这里,炸鸡店的小招牌还是挺让人开心的。








可惜我到剑川县城的时间太晚了,只走了几条街天就完全黑了,这么好的古城只得匆匆一瞥,希望不久的将来还能再来。
避雷小指南
1、沙溪镇往来剑川县城没有定时班车,只有农村客运。如果旺季前来,坐车问题不大。这些车都是私人承运的,客满即走,一般从早上7、8点到下午5点之间应该都有车(估计在暑假这样的旺季,运营时间会更长)。如果是淡季前来,车会明显减少。如果和我一样没赶上好天气,有可能遭遇无车可坐的窘境。而且农村客运的车费随行就市,车少的时候,那就说不准要多少钱了。
2、石宝山与沙溪镇在一条线路上。石宝山向西岔进山里。剑川客运站没有达到景区大门的班车。去往沙溪的农村客运会在石宝山停一站。我在剑川的这两天都下雨,农村客运几乎看不见影儿。为了去石宝山,我特意去客运站里问有没有车,售票员说没车,但正好碰到一位司机说他开的班车经过那个岔路口,我可以自己走进去。本着能去就行心理,我上了这趟开往“炼铁”的定时班车。经与司机沟通,他这班车在下午4点会经过这个岔路口回到剑川,我就记了司机的电话,约定下午4点在岔路口等车班车回去。结果非常完美。
3、我查了一下,炼铁是洱源县的一个乡,在剑川县南。看道路,推测这趟班车也可能会经过沙溪镇的附近,如果是淡季从剑川县城去沙溪的朋友,可以去县城客运站里找去炼铁的班车司机询问一下,确实经过附近的话,也可以坐这班车去。定时班车的发车时间较为固定,比较有保证。价格也实惠。

云南小城小镇系列
倚窗闲话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每年最早的?还是最晚的樱花? (3人喜欢)
- 《致光之君》41-48集观后——青山依旧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