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文科著作写得没意思就别几把写了、也别自欺欺人地继续研究了——深夜摘读有意思的文科著作,即布罗代尔《地中海》有感
研究和写作研究著作其实是两种事情,很多人没搞明白。严谨并不妨碍你用一种灵活和丰富的形式组织材料,因为它们并没有定义自己应该如何被陈列,何况风趣地陈列与一板一眼地陈列本质都是一种风格。不错,你要讲的东西全讲完了,即使是以一种前后没有任何过渡与联系的方式倾倒出来,那也算你研究出来了,但你从中能得到的回馈和意义有多少? 一言概之,有的研究看似野心很大,但野心其实并不在研究本身之中。"严谨和详实"只是在表征野心,而非野心本身。举例来说,你之有些学者特别喜欢搞丛书,要搞那种无所不包、网罗范围内一切大块小块东西的丛书。编撰过程辛不辛苦,复杂不复杂,那自然是肯定的。可你问他为什么要搞这种东西出来,那他自然会回答说是填补研究空白什么,但填补空白本身并非是一个有效的答案。把它的主语抹去,你干任何别人没干过的事情都可以拿填补空白来解释,可为什么要填补这个空白,就没办法再从其本身之中寻找意义了,只能寄托给外部一些别的东西,或者便陷入循环自证。那么这就是野心并非在研究本身之中。 理工科大多数情况下倒是目的导向明确,所谓填补空白也都是为了明确地达成什么什么目的,推进什么什么研究,不至于一脚就踏进虚无。但文科研究就你妈,很多时候纯粹是为了填空而填空,研究者本人也不一定有兴趣,然后写出来的东西跟悼词一样。我高中同学现在就是这样,本校读了个古典文献学的研,北京见我时,在什刹海那种专门招待外地人面馆里给我拿出来本打印文集,说这是他选的研究项目,搜集和整理一本明代古书的各个版本,现在已经搜集整理出来十个版本了。我当时其实是挺心不在焉的,对这个事情没什么态度,然后反倒是他先开始垂头丧气了,说感觉这个东西他弄或者不弄也没什么区别。自己没啥兴趣,也不会有人有兴趣,不搜集整理出来,让这些东西就这样散乱地躺在故纸堆中,也不会有什么遗憾。但他最后还是弄了,而且在导师指点下弄得挺严谨,算是交差学期课题作业。导师最后夸他这也算是填补了一个典籍研究的空白。 现在回想起这个事情,就感觉文科研究,如果研究者本人的野心并没有真正专注于研究本身上,那弄出来再多成果也都挺碌碌的。有的书写的无聊,可能单纯是作者文笔不太好,但大多数书写的无聊则是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嗯应付嗯交差。要求文科专著写得"好看",指的不是说要有娱乐性,人在很多时候都是把"娱乐性"和"趣味性"混为一谈的。布罗代尔的《地中海》又没什么一般意义上的娱乐性,但你能明显感受到他是在通过研究这个东西去证明、构建和探索一种自己情愿去投入的世界。 其实看了一会儿这书后还有一个启发,就是历史在"发生"前后的一小段时间里,最初最初,就是用一种十分日常的语言进行传递和探讨的,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观点、理解和反应。后人写勒班陀海战,就是一句时间地点人物阵营和结局,但这个事件发生前后的经历者,会按照自己关注的角度拿各种非常主观和生动的视角去谈论和传递这个东西的一些前因后果、边边角角。这里并不是讲要用什么新史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而是讲,叙述这些东西本不只是只有一种风格的,而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讲述者的想法和目的。 布罗代尔概述伊斯坦布尔的虹吸总要幽默地点评两句什么"勤劳的传统"、"国家供养自己的大儿子"等等,其实都是在做一些面向更多目的、但又无伤于研究基础原则的表述,可就是靠着这样的热忱写作,整本书便变得尤为连贯、丰富和精彩。但写研究著作跟给自己亲妈写悼词一样的学者,则是认为自己严谨地研究分析和组织完材料就没什么需要干的了,完全无意更进一步,并且觉得遵守原则和执行原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犒劳和肯定的事情。说不好听点,就跟小孩子单只为自己听老师和家长的话、服从了管教这些事本身就能沾沾自喜没什么区别。"听话"本身的意义远大于听话的内容,小孩子觉得自己听话值得表扬并不取决于他听了什么话,而取决于听话本身即是有一种无需证明的价值的。 某些公认的、应秉守的研究原则本质应该是一种,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目的的标尺或者手段,各种研究方法也仅只是一类工具,但悼词学者把手段当作目的本身了,然后还要把手段升华到目的的高度。那在这种前提下,搞出来再多东西都是有些自欺欺人的。不然呢?"填补了空白"?说真的,不喜欢弄就别弄了。
没啥热情的腐儒,下次别说自己是在坐冷板凳搞学术,而应该补充说明一下,"我是在靠搞学术谋生",一定要把谋生两个字写得亮亮堂堂明明白白。搞学术的在自嘲是"学术民工"之余,仍会在心底觉得自己还是在搞学术的。但进厂打螺丝的或者是上工地搬砖的,说自己在打工那就是在打工,绝不会暗暗认为自己是在搞制造业或者建筑业。
体力劳动的神圣意义被祛魅得更早也更广一些,所以还是要体谅下那些孤立无援、不结合时境就把韦伯的那本著名小册子往歪了读的板凳人的。
© 本文版权归 Liew Enomi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Liew Enomis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考证贴】你被骗了!周董的《告白气球》MV其实是在杭州临平拍的 (213人喜欢)
- 论言谈风格——一篇帮你避免错误关注本人的说明 (1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