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熊逸读懂《资治通鉴》1-1-4
话说赵简子,这位晋国的重量级人物,有两个儿子:伯鲁和无恤。说到继承人,伯鲁因为是长子,似乎应该毫无悬念地继位。但赵简子可不是个墨守成规的人,他想找个真正有能力的儿子来接班。

在《资治通鉴》中就详细记录了这个故事: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在得到出品的《资治通鉴•熊逸版》中,熊逸认为,当时晋国的四大家族竞争如此激烈,宗法制度早已被唯才是举的潮流所淹没。赵简子知道,只有能干的继承人才能带领家族走向辉煌。
但问题是,伯鲁和无恤看上去都不赖,这可让赵简子犯了难。怎么选呢?

别急,赵简子可是个管理高手,他决定来一场“竹简大考”。他把自己的毕生心得写在两份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让他们熟读并牢记。这可不是普通的作业,而是关乎家族未来的大考!
三年过去了,赵简子开始验收成果。你猜怎么着?伯鲁早就把竹简忘得一干二净,连竹简都弄丢了!而无恤呢?不仅背得滚瓜烂熟,竹简也是贴身带着,就像守护家族的宝藏一样。
这一比,谁优谁劣一目了然。赵简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无恤作为继承人,还特意叮嘱他:“将来要是晋国有难,记得重用尹铎,选择晋阳作为根据地。”这可不仅仅是遗嘱,更是赵简子对无恤的深深期望。

说起尹铎,这家伙可不简单。当赵简子派他去治理晋阳时,他不像那些只知道执行命令的下属,而是主动思考,给出了两种治理方案让赵简子选择。这种能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员工,放在今天也是难得的好员工啊!
赵简子选择了“保障”模式,也就是加固晋阳的防御体系,善待当地百姓。虽然这样做会让财政收入和兵源减少,但在竞争激烈的局面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是必不可少的。后来的事实证明,赵简子的选择是多么明智。

这场“竹简大考”不仅考出了无恤的才华和能力,也让赵简子看到了家族未来的希望。而尹铎的智慧和远见,也为赵氏家族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选拔人才还是管理企业,都需要有眼光和智慧。只有真正有能力、有远见的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中立足。
春泥读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野心无罪!她的逆袭没有捷径,只有答案 (5人喜欢)
- 余华:成年后还很单纯其实是因为没被父母保护过 (2人喜欢)
- 《西游记》唐生弟一难:佛祖给徒弟挖坑? (2人喜欢)
- 全了!《西游记》中,唐生经历的八十一难
- ��每日一点,守护你的身心健康!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