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570):烽火连天
公元1115年正月,当辽军的三十万大军开始气势汹汹地扑向女真人的老巢之时,童贯下令由熙河经略使刘法率领步骑十五万出湟州,秦凤路经略使刘仲武率兵五万出会州,而他则率军进驻兰州以待东西两路兵马到达预定位置后全军再直扑西夏卓罗监军司所在的喀罗川(今黄河以北的兰州河口镇)。宋军此次出境作战的战略意图是消灭西夏卓罗监军司的所有兵力并占其城据其地,一旦实现了这个战略企图,那么宋朝就将把西夏的经济和文化命脉河西走廊拦腰截为两段。如果把西夏比作一只猴子,宋朝此举就类似于一刀砍断了西夏的尾巴,甚至可以说是从大腿处砍断了西夏的一条腿。
很明显的是,这次战役不同于以往的宋夏战争,因为它是从西夏的背后发起的。宋夏的传统战争爆发地陕西五路和河东路反而倒是毫无动静,宋军这次唱主角的正是之前征服河湟吐蕃的熙河军团,也就是刘法麾下的那十五万大军。
刘法(?—公元1119年),他的字号和籍贯都无从查及,但他是公认的北宋末期一代名将,其声望和战力以及战功都可谓是冠绝当时,在当时的北宋军界有一种说法就是——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也就是说,刘法就是这一时期的北宋第一战将。西夏人对刘法可谓是敬畏交加,西夏皇帝李乾顺的异母弟、西夏这时候的第一战将察哥更是赞誉其为“天生神将”。作为一名纯正的武将,刘法却能成为一方的经略使,这虽然不是北宋的唯一个案但却也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如此也可证明刘法的个人能力。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战神级别的人物为什么在《宋史》里无传呢、为什么他的出生年月、字号和籍贯都不详呢?原因出在哪儿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岳飞有一个名叫岳珂的孙子,那么岳飞的生平事迹可能也是无从考证,他在史书上的印记也可能和刘法是同一个结局。岳飞之所以被负责监修国史的秦桧和秦熺这对父子在史书里抹平痕迹其原因自然无需细说,照此说来,身为武将的刘法难道也涉嫌谋反了吗?然也!
岳飞的谋反还只是莫须有,可刘法就罪大了,那是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地挟君犯上。很抱歉,这里只是卖了个关子,刘法其实并没有犯事,相反他还很冤。他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童贯几年后的一次瞎指挥导致宋军兵败,刘法也因战败而以身殉国,童贯为了脱责而指控刘法不遵号令。其二,刘法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正彦,此人在建炎年间与同样是北宋一代名将苗履的儿子苗傅共同制造了逼迫赵构退位的“苗刘兵变”。此二者相加最终导致北宋一代名将刘法在史书里被磨灭了生平和功绩,关于这些事,我们到时候再来细说。
回到此时的公元1115年正月。宋军的这次出兵其总人数也像辽军那样达到了三十万左右,辽军最后几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悲惨下场,那么宋军的命运又是如何呢?童贯又是否打出了他想要的结果呢?
如前所言,这西夏还真有点儿命运之神有意派到这世间来折磨宋朝的意思。李乾顺既然敢主动招惹宋朝就必然做好了被宋朝大举报复的准备,童贯在调兵遣将准备给西夏雷霆一击的时候,李乾顺也没有闲着,西夏东南边境的各个监军司在这一时期也是纷纷秣马厉兵以备宋朝大举来犯。宋军出兵三十万看似阵仗很大,可实行全民兵役制的西夏绝对不缺少兵源,只要动员令一下,上至六旬老头儿下至十五岁的少年都能瞬间化身为西夏的一员大兵,如此一来宋军的三十万人根本在人数上占不到任何优势。再者,立足防守的西夏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所以童贯的这次出兵一点出奇的作用也没起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一场战役最终演变成了双方旗鼓相当的阵地战和攻坚战。
刘仲武率领的五万秦凤军出会州经由麻累山抵达清水河畔,而在河对岸的西夏军队则早就在此等候多时。宋军强渡清水河却终究没能突破重兵在前的西夏军队的防线,久不得进的刘仲武只好在清水河畔筑城置守,然后便收兵而回。另一路宋军在主帅刘法的率领下从湟州出发直抵古骨龙城(今青海省门源县境内),在这里他遇到了此生最为强劲的死敌——西夏此时的护国战神察哥。
西夏方面尽管知道宋军即将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他们还是没有料到刘法这次会率领十余万的大军前来会战。有鉴于形势危急,手中只有数万兵马的察哥还是被迫选择与刘法一战。双方这一次在野外进行了一次硬碰硬的生死较量,但一经接战察哥就敏锐地发现自己不是刘法的对手。在初次的碰撞过后,西夏军队就被宋军很是残暴地当场斩杀了三千余人,感觉自己虎口一阵剧痛的察哥随即便下令全军迅速地脱离了与宋军的接触,然后他便效法司马懿面对诸葛亮时的绝招——闭关不出。刘法最后也只能和刘仲武一样在前方筑城(震武军城)置守,然后便引兵而还。
至此,宋军东西两路都被阻截在半路上不得前进一步,童贯坐镇兰州面对这种态势也是无可奈何。也就是说,这次宋军出兵三十万最后只是将自己的前哨阵地向前推进到了西夏的家门口而已。
既然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童贯转而改变策略再对西夏行蚕食之道。这年四月,童贯命种师道以大军护送筑城民夫前往泾原路以北的席苇平(今甘肃省镇原县新城镇)筑城。到了事前选好的城址之后,宋军立即开足马力筑城,得知消息的西夏军队在几天后便派来数万大军前来阻止宋军筑城。
面对种师道的数万宋军在此守护,西夏人一时间也不敢贸然发起进攻,他们在葫芦河的对岸扎下营垒并等待后续的援军到来。种师道当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一面让宋军排成战斗阵型准备渡河攻击,一面又命部将曲充率领一支偏师从小路绕道至横岭然后又大张旗鼓地出现在西夏人的面前,如此就给西夏人造成了一种宋军不断有援军赶来赴战的假象。
正当西夏人的所有注意力都被远方山腰上突然出现的所谓宋军援兵所吸引时,种师道麾下的另一得力干将折可适已经受命率领一队精骑悄悄地绕到了西夏军队的背后。等到这一切都布局完毕,种师道才命麾下的猛将姚平仲率领一队精甲向对面的西夏人展开正面攻击。西夏人刚想迎击却发现自己的身后被人狠狠地捅了一刀,捅他们的人正是折可适的那队伏兵。在折可适和姚平仲的前后夹击之下,西夏军队最后只能是溃不成军地狼狈逃窜。此战宋军缴获各类牲口数以万计,西夏军队除了其主帅得以在亲兵的护卫下成功逃生外,其余人或是像没头苍蝇似的四散奔逃,或是沦为宋军的刀下之鬼。
好景不长的是,童贯本想四处开花但却终究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落得个悲喜无常的结局。就在种师道获得大胜的四个月后,此时已经总领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六路军事指挥权的超级武装太监童贯再次搞了一个大动作,他命刘仲武和王厚统领泾原、鄜延、环庆、秦凤四路之兵攻取西夏在一年多前于藏底河畔新筑的藏底河城。
由于史料的缺乏以及这一战宋军最终战败的原因,所以我们如今对这一战所知甚少,在王厚和刘仲武的个人传记里对这一战更是讳莫如深地只字未提。王厚更是有趣,他在平定河湟之后就已经入京担任宫观闲职,此后便是一直处于养老的状态。因此,我个人严重质疑他在这时候再又回到了西北主持军务,我甚至倾向于认为他在此时就已经过世了(王厚在史料里的生卒年不详)。不过,这些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战宋军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西夏军队打败了,而且是惨败。史称:“官兵大败,死者十四五”,尤其是秦凤军的第三将所部万余人几乎全部战死。
趁着宋军这口气一时喘不上来,西夏军队一举突破萧关并进入宋境大肆劫掠人口和牲畜而还,这一巴掌可谓是把童贯抽得眼冒金星。让童贯气得吐血的是,事后李乾顺竟然派人到开封去诉苦,他说童贯不断地在边境挑衅生事并请求赵佶好好管一管这个好战分子。闻听此言,不但是赵佶满脸愤色,就连蔡京也是气得跺脚,天朝上国的脸面在这一刻被西夏打得是啪啪作响。如此一来,宋夏之间的这一轮冲突要想得到缓解乃至是平息显然还得流更多的血才行。
转过头我们再来说辽国和金国之间在这个公元1115年里所发生的故事。
前面说到金国在公元1115年的正月打败了辽国的三十万远征大军,然后他们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以摧枯拉朽之势将黄龙府外围的各个辽国军事据点逐一扫平。正当耶律延禧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越发难制的金国之际,辽国的饶州(今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西拉沐沦河北岸)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叛乱,由于此地是当年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之后用以集体安置渤海国遗民的地方,所以这次起兵反辽的主事者所打出的旗号就是要重建渤海国。
无疑,女真人的强势崛起为辽国境内的那些被契丹人欺压了一百多年的各个少数民族树立一个榜样。 在这些人看来,既然女真人可以让辽国灰头土脸且连吃败仗,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行呢?辽国显然无法容忍这种态势肆意发酵,否则其他存有二心的民族和部落必然争相效仿,辽国现在连一个女真人都搞不定又如何去面对遍地烽火的局面呢?所以,必须要枪打出头鸟!
耶律延禧当即下令派出军队前去剿灭饶州的叛乱,可闹心的是辽军竟然在饶州又战败了。耶律延禧随即撤换主帅并再攻饶州,但结局仍然是战败。吃一堑长一智,辽国连吃两回败仗后转而采取招讨并用的措施意图从内部去瓦解叛军。
这年六月,经过前后四个月的努力,饶州的叛乱终于有了向好的迹象,但距离彻底平息则还为时尚早,因为辽国方面只是招降了最初的叛乱者。打个比喻来说,宋江被招安了,但方腊却宁死不降且比宋江还要更难对付。
在此期间,耶律延禧和完颜阿骨打之间的较量也并未有过片刻的停歇,但这一切都仅限于文字方面的相互口吐莲花。有鉴于女真人如今确实比较难以搞定且自己又放不下大国皇帝的尊严和架子,耶律延禧便再次寄希望于能够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他派遣耶律章嘉奴作为使者前去面见完颜阿骨打。
耶律章嘉奴一行共有六人,但最后回去复命的只有他一个人,其余五人被完颜阿骨打扣押了,原因就在于耶律延禧在写给完颜阿骨打的信中不但直呼这位金国皇帝的名讳,而且其内容更是言辞傲慢且不逊。之前还在耶律延禧面前不得不低头侍奉的完颜阿骨打这时候已经完全把自己摆在了与耶律延禧同等的高度,他可不愿再受对方的鸟气,关键是耶律延禧竟然在信中以命令的口吻叫他投降。耶律延禧此举着实严重地伤害到了一个本就要强和自尊的人,自古以来的所有暴发户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事。
耶律章嘉奴在完颜阿骨打面前被一番训斥之后便带着回信去向耶律延禧复命,阿骨打在信中报以同样的言辞和口吻转而要求耶律延禧向他投降。同时,阿骨打也以和谈为幌子抓紧时间整军备战以应对辽国的下一次进犯。
耶律延禧看了阿骨打的回信仍然不死心,他还是想继续招降阿骨打。不过,这一次他倒是学乖了,他以国书的形式向阿骨打再次修书一份,这也就是说他承认了金国的合法地位,但他要求金国从此做辽国的附属国,从此两国和平共存。阿骨打见信中仍然对其直呼其名且言辞依旧傲慢无礼不由得大怒,他在回书中同样直呼耶律延禧的名讳并再度要求耶律延禧向他投降。即使如此,耶律延禧还是不死心,可他第三次派出去的使者却直接被阿骨打给扣押了且不再给他回信。
至此,辽金双方和谈的大门就此关闭,双方都开始准备再次于战场上兵戎相见。
让耶律延禧意外的是,还不等他这边出兵,完颜阿骨打便在这年八月率领举国之兵直取已是一座孤城的黄龙府。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围困和攻坚,金军在公元1115年9月最终攻陷了辽国东北路的第一重镇黄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