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娃的一天,我把时间消磨在了山东博物馆
今年的大年初五恰逢情人节,也不知道是我年纪渐大还是爱情的吸引力渐小,总之朋友圈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跟财神爷有关的,是恭敬膜拜五路财神,是诚挚许下暴富心愿。而我这一天自己出门活动了,和孩子们以及孩子爸分开行动,真是太快乐了。
当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济南春意盎然的街道上,一边看着公交车站的位置,一边和朋友们聊着天,因为激动甚至走错了方向,又折返回来,总算坐上了去山东博物馆的公交车。那一刻,天是蓝的,草木是泛青的,而风是自由的。
我很喜欢坐公交车,在靠窗的位置可以安静自在地观察一座城市的街景,只是很不巧地我总是住在景点附近,公交车开不了太远就开始堵车,它绕着千佛山亦步亦趋地爬行,我看着景区入口处排大队的游客,还有附近开车的、骑车的、步行的游客们,突然好奇起济南的房价。我觉得济南是一座很大气又很温柔的城市,聚集了水的灵秀和山的俊美,又想着之后还要再来这里游览,就这样任思绪慢慢飘远。

离开千佛山景区,公交车终于跑了起来,在我的内心开始对山东博物馆排队的预期变得绝望之时,在我盘算着要不就在门口看一眼就转其他公交车去老商埠之时,我终于到了目的地,下了车。我过马路,再右转,终于看到了山东博物馆庄重典雅的大楼,当然还有等待入馆的长长的队伍。我加快脚步,走到队伍跟前,才明白这是蛇形排列的,我还得转几个弯去找队尾,我迅速在队尾站定,跟着队伍移动起来,后面有一家三口,聊天说这么短时间后面就那么多人了,我装作不经意地一瞥,果然,队伍又长了不少,此时内心还有点小窃喜,以为自己过来得还挺快。但慢慢我就感受到队伍移动的速度更快,那么长的队伍,其实也就十分钟多一点,我就刷身份证进来了。

当我跨进山东博物馆的大门,看到展馆共有三层,中庭挑高,有长长的台阶,台阶上三三两两地坐着家长和孩子们。我先走进一个都是石头画像的展厅逛了一圈,那些厚重的石头都来自墓葬,石头上是刻上去的壁画,有深浅不同的浮雕,下面有介绍,比如胡汉战争,比如孔子见老子,一层一层画里的故事引我想象遥远的过去。然后我回到门口租了一个讲解器,有的耳麦一只耳朵没声音,我换了两次,才遇到一只还算好用的。然后我又走进了一楼的下一个展厅,我没记住展厅的主题,只记得看到了精致的象耳象足的铜熏炉,还有小巧可爱的铜乌龟。再后来我去看了一个年画展,讲了各个省份年画的特色,我看到了姜太公的年画,写着“百无禁忌”,还看到了上海新造铁路的年画,画上有人流如织的火车站、冒着蒸汽的火车、人力车、阳伞、礼帽,一派热闹景象。童子抱瓶、五子登科、增福财神、吉庆花鸟的年画都各有特色,都饱含了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年味儿满满。我早就听过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有名,但在这里看到了对于“缸鱼”的介绍,画上的鱼摆动着尾巴,灵动多姿,画面上还有粉荷绿叶,“缸鱼”贴在水缸上方的墙上,鱼影映在缸中,舀水时就可看到金鳞红鲤随水波而动。我想象着那个场景,也想起小时候姥姥家的水缸,而如今家里已经没有水缸,少了一些繁琐,也少了一些趣味。


后来我随着人流坐电梯上了二楼,去看山东博物馆的重头展览: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分布于五个展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史前、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我决定不去近现代了,主要看看前四个。我看到了大汶口文化的各种彩陶,它们有的是回形纹路,有的是八角星纹路,包含了天圆地方、太阳等意象,在那么久远的过去,这些器皿的艺术感那么强,是很打动人的。而三足的鬹造型也很特别,我猜想它们是盛水的容器,有的有两个半圆形把手,像两只翅膀,高高扬起的嘴像飞鸟昂起的喙,它们好像在引吭高歌,向着自由的方向。龙山文化的大陶甗是用来蒸饭的,很大的陶器,上面也有花纹,粗中有细。而薄如蛋壳的黑陶高脚杯看起来很雅致,工艺精湛,作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然后我去了下一个展厅,看到了“嬉皮笑脸”的亚醜钺,介绍中说人面口中露出的牙齿似城墙垛口,“极富威严”,说墓主人不仅地位极高而且掌握着兵权。亚醜钺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令人移不开目光,想探寻这个表情穿越千年想表达的情绪。我还看到了公子土父壶,壶颈上有铭文,这是一件嫁妆,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生活幸福的祝愿,这位女儿一定不知道这只壶还在感动着后人。我还看不到了59件铜餐具能放进1个铜罐里,那是战国时期的铜餐具,有小碟子、小盘子等,非常的巧妙,因为它们一个套一个,尺寸分毫不差,正好都能装进那个不是很大的罐子中,我猜这是中国最早的野餐盒了吧。一组38件的乐舞陶俑造型别致,人物表情生动,场面盛大,好像一套集齐的盲盒,令人对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生活充满遐想。鲁国大玉璧散发着荧荧的光泽,花纹看似繁复实则规整,非常精美,感觉价值连城。




我就这样一个展馆一个展馆看过去,听到了秦始皇泰山封禅、海上求仙的介绍,看到了车马佣、绿釉的陶狗公鸡庖厨、汉简上刻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还有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陪葬品,唐代名相房玄龄就出自清河房式,还有唐三彩的侍从侍女佣……




到了宋元明清的展馆,就看到了更多瓷器、书画作品,逛到这时候我已经有些累了,于是就草草逛了逛,找讲解器里面讲的展品看了几眼。后面我还是看了书画展和瓷器展,但都是走马观花而已。


后来我又去了三楼,发现更多是面向小朋友们的,比如动物大迁徙、古代科技展,我就挑了两个进去看了看,然后又回到二楼,去找前面错过了的“十大镇馆之宝”:红陶兽形壶、九旒冕、双松图,我又重新走进了6号馆和9号馆,仔仔细细观察了有着小猪的头和小狗的腿和尾巴的红陶壶,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然后看着九旒冕听了和朱檀有关的一点介绍,可惜讲解器总是又跳到其他的介绍,我总是没有听到结尾,只是知道了“充耳不闻”的典故。展出的郑板桥的双松图是复制品,真品“出差”在外,还没回来,虽然我也看不出门道。


然后我看了看时间,竟然已经四点多了,我已经逛了四个小时,展厅内很热,我全然不知外面已经是阴天,还下了几滴雨,天气已经变冷了。我决定不去老商埠了,也没时间特意找个书店再逛,就在博物馆二楼的阡陌书店里看了看书和文创产品,盖章的人们大排长龙,我面对着趵突泉超然楼的冰箱贴爱不释手。

我自由活动的一天,就这样全部消磨在了博物馆里,看一个个文物穿越古今讲述着不为人知的故事,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我感慨着齐鲁大地悠久漫长的历史,尊崇礼仪、延续文明、坚忍勇毅,人们辛勤地劳作,人们有对于智慧和美有追求,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期盼,于是才流传下来这么多珍宝,于是今天的我们和过去的生活重逢,相信有些东西一直存在,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相信我们也会有力量面对现在的小日子,朝朝暮暮,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