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当我站在恒山之颠时,我该谈些什么:去大同(1)
引言:我想用另一种方式来记录这次旅行,为以后心中的一个更大更长的穿越中国之旅做铺垫。
这种新的方式将不再延续以往的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和行走,之前太过于匆忙奔波,只是为了记录而记录,拍照而拍照。这次要如同一台纪录片的摄像机视角进行全方位动态如实的记录,一种犹如诗人般的洒脱漫游。
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保罗●索鲁坐着“铁公鸡”用一个外人的挑剔眼光来记录着平凡又真实的中国大地,这种形式不但有趣而且大胆辛辣的自由表达,令我十分向往。而现代最具知识份子气息的许知远在新世纪后坐着长途汽车进行着穿越中国之旅,他用犀利大胆的思想来表达着自己的偏执认知。这两人是我这么多年读的游记类的书中最出类拔萃的,他们如果在那个逝去的年代中来了个十字交叉式的思想碰撞,一个横面,一个竖面,把他人眼中的中国社会面最中间的瓤核暴露无遗。
想想这都是多么令人神往且追求的梦想。
我从没想过新年会先去恒山,毕竟这季节是在寒冷的西北。按照我的计划要先去华山,接着是嵩山,最后才会是恒山。但是在自己近几十年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事情的发展结果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
于是择日不如撞日,这才有了一次看似冲动的独自旅行。
一、 去大同
上车后,我喜欢放下椅子的靠背安心地看书,因为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不想眯眼睡下。刚读了一会,身后便坐了一对小情侣,从后面跨过来放包那一刻一直没有消停过。我估计他们其中有一人应该有多动症,在座位上和放包处不到十分钟来来回回了至少五趟,最后终于坐下了,又开始了大声旁若无人的聊天。
我心想,这两个小时估计自己也没有认真的心情看书了。果然不到五分钟,后面的他们开始了鼓弄座椅,仔细一听原来是女孩的无线耳机掉在了两个座位中间。他们折腾了半天,把凳子坐垫都给拆了,还是没能找到。最后来了位列车乘务员,她无可奈何地说椅子不能再拆了,到时组装不上就麻烦了。女孩反问那怎么办,耳机找不到。乘务员摆了摆手说这个无能为力,只能等终点站让维修人员处理了。
乘务员走后这对情侣又开始了嘀嘀咕咕的交谈,我为了不影响心情便时不时看着窗外分散一下注意力。
在经过张家口后,田野是皑皑白雪覆盖,远处巍峨的白云山,再往近处是孤零零的树木,恰似宋代画家夏圭的《溪山清远图》,用中国最传统的水墨画方式扑面而来。但这种情景一旦进入这种重复堆叠后,视觉的审美会很快流入疲劳困意。
在迷迷糊糊中放下了手中的电子书,即而用手机打开了收音机模式,继续听起了在清河站等车时的《晓说》音频节目。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是高晓松,前些年他在优酷平台上很火,每期我基本上《晓说》都会打开看一看,当年在没有抖音之前这类的娱乐方式是大众最容易接受和消遣的,通俗易懂,心直口快,又标新立异。持续火了几年后,大概从疫情开始后他便突然就消失了,再过一阵子有媒体批判他故弄玄虚,宣扬很多历史的虚无主义。这个封杀的理由有点牵强,这种口水试听节目比娱乐至上的其他综艺节目高级了很多,至少能打发等车坐车时的时间,又能了解到课本上报纸上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普通人来讲何乐而不为呢,历史本来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迷迷糊糊中听着晓胖子讲三体的故事,在还没有结束时车便要停站了。两个小时的车程不算长也不算短,我跟随着人流下了车。
来的时候我特意查了近两天大同的天气,比北京多冷了大概十度左右。为此我还多准备了些御寒的衣服,但是一下车那股寒意咄咄逼人,就连呼吸都有点困难。
我订得酒店离车站有5公里的距离,须得坐车前往,如果按之前在别的城市惯例,我会坐公交慢悠悠地前往。但是因为拉了一个行李箱,挤车不太方便于是又随着人流去了出租车方向。在一层等车的人很多,目测排队有五十米的队伍,而出租车来的又慢,我决定不再等待直接离开了队伍上楼去打个滴滴。
在国内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开通了网约车,特别是三线城市中跑网约车都是非法的。好在大同这边并没有列为管控。约好车后司机很快接单,不到一分钟便接到了司机的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公交车旁,正好旁边有辆闪着红光交通检查的车辆。
他让我去往北的方向走个几十米,到高架桥底下等着。
挂完电话后,我便拉着行李箱去了他所说的方向。我估计他不能在车站旁接人,有可能会被执法人员逮到要处罚的。
到了地点后,身后一辆车响了一声喇叭,我看了一下车牌便招了下手。
你这还算认识方向呀,很多人刚下车打电话说了半天都不知道北边是哪?他用着大同话对我说。
我一边上车一边说,自己经常出差,即使分不清正南正北,但是方向感还算可以的。
他是一位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本地司机,很健谈,他问我来大同出差?
我说来游玩。
这个季节不适合呀,太冷了。
还可以呀,人少才能体会到游玩的快乐感觉。
嗯,也是,这几天还好温度上来了,前些天温度都达到了零下三十度。
北方的汉子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热情健谈,言语中都透着实实在在。我则想着透过车窗欣赏一下大同的夜景,在车驶进文兴路时才见都市繁华,高楼鳞次栉比,万家灯火中市井味渐成气候。
到达酒店后我迫不及待地放下行李步行去古城吃晚饭。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最主要的是靠高德地图导航,对于餐饮也是选择那些评价较好的。于是查看了一下,有家凉粉店不错,价格十分的实惠。不多时便步行来到了古城永泰门下,外围的城墙已基本完成雏形,但是灯光并没有到位,只有角楼上的灯光亮着。车辆络绎不绝,行人却少得可怜,穿过十字路口到了鼓楼,才看到三两人群。
由于气温实在太低,我不敢在外边逗留太长时间,想着先吃完热呼的饭再好好地逛一逛。凉粉店就在眼前,比我想象得小了很多,只有一层,大概不到五十平米,不过店面装修得十分考究,质朴大众化,给人一种亲民的感觉。我看了下菜单,都是一些面食和炸串,这与我当时想象得有点出入,我的本意是点两个炒菜,喝二两小酒暖暖身子。选择困难症又来了,看来只得选择面食了,我对老板说,帮我来一份炒面,一个饼,三个肉串。
老板有点诧异地说一看你就是外地人,来我们这里都是要点凉粉的,推荐你不要来面了。
我看了看周围的食客基本都是人手一碗凉粉,于是心一横便让老板改为凉粉了。
等了大概五分钟左右,后厨的服务员叫了我的号,等我过去端时才发现这碗凉粉上面满满的辣椒油,看来这顿饭注定吃不消了。因为肠胃的原因,我一直不敢吃辣。坐定后用筷子捞了捞,果然是大块的地道凉粉,裹着一层红色的辣椒油像四川的底锅一般。我大胆地尝了下口,这种味道对于自己来讲说不上好吃也说不上难吃,辣椒并不辣,凉粉也不凉。于是暗誓道自此再去旅行,对当地的特色,不要选那些被热情的老板推荐的名小吃,这种饭菜多半属本地人吃得习惯。
夜游古城是我这次的大同之行的三大迫切愿望之一,后两个是登恒山和享云冈。从游者的角度来看古城并不古,这些崭新的建筑是近几年建起来的,虽然外表是披着古城的外衣,但是整个建筑的形式都是现代化技术标准。目前在古城的西南部分仍有很大一部分在建设中,一半亮着灯一半是黑的夜。围墙上的商业广告也无时不刻地宣传着东南邑·和阳里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潜力。在这个唯经济第一要素的时代你会发现,在国内越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小城,此时的经济发展基本处于落后停滞的。虽然它们以前在农耕文明中是吃尽了历史的红利,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影响下这样的小城很难会转型成功。
而越是这种并不知名和主流的城市反而在重修的古城观念上基本上大同小异,各种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复原早已逝去的历史样貌,古城格局天圆地方,内有各种商业街,外有护城河环绕。对于这些复古元素和浅灰色彩,大同的古城也不例外。
也许是天气冷的缘故,此时的游人并不多,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这可是元旦假期之中。相对比一下同样是古城的西安,就如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一个是正当红的网红,一个是刚入圈的新人。当然了前者毕竟是十三朝古都,而大同最多算是个北魏的陪都。

大概用了不到半个小时我从太平楼走到钟楼,从鼓楼又走到魁星楼,在这片方正的古城中发现了一个与别处的古城不同的地方,在这片仅有3.28 平方公里的地方,真是融会贯通,杂糅堆砌。这里面即有远古的建筑,又有近代的房屋,而代表着世界主流的宗教影子又随处可见,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清真大寺,玄真道观,还有各种寺院。它们或许都存在过历史中的某一个时期但现在都一股脑儿最终在这个时代都塞挤进了这里。仔细一想这些理念其实也正是中了儒家的思想仁和义,最终形成了宽厚仁爱,也就是前些年人们常提到的“和谐”两字,就连大同的城市对外宣传语“天下大同”也是出自孔子的理念。
再往前走便到了古城最具代表特色的景观之一九龙壁,在它的对面是现代产物代王府。很难说清楚,这种始建于明代的建筑,又一下子推倒重来用现代的建筑理念和技艺来还原“旧”的外貌。人们现在对待旅行不太注重喜新厌旧,所以代王府对于我来讲没有必要去游览一番的。但这九龙壁却是可以念叨一下,明朝朱家的天下把一位朱桂安在一处,这位活了足足90多岁的初代王口碑和风评并不好,抛妻弃子,杀戮百姓,就是这种人今人有说是为了逃避朝野的追杀,作为一个偏安一隅的王侯是不能有政治野心的,所以便有了故意放下贤侯良王的包袱开始了装疯作恶。
但是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无论生前或者死后都没有一次为这位代王翻案,这也许不是什么麻痹朝野,只为鱼肉百姓。但是这种也算是政治遗产,而今也算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说在人们花上128元便可以游览一番,听说白天还会有演艺表演。
另一处值得我心驰神往的便是不远处的华严寺,虽然这个时间点已关门,但并不影响我走到它的面前。如果说这座始建于辽代的寺院有什么特殊,那么足一部《华严经》就能说明它的地位。这寺院也如同多数的寺院一样,经历过繁荣,战火损坏,接着换一个朝代又重修,然后又遭遇千疮百孔,最后在新时代之下花巨资重修,接着迎来“五寺一宫”的修复重光盛况。人们独爱于修行,也唯有宗教、文化、名山大河而令人沉迷,也唯有这些才可以源远流长。
来此寺的最终目地是为了能感受当今的一个清静氛围,当然了也是想一睹里面的一块今人的立碑,《警示碑》撰文者为耿彦波,大概的内容是华严寺当初在治理中引用了错误的理念,导致破坏了原有保护建筑群,但因投资巨大不可挽回,于是立碑为记。相当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写下的悔过书一样,像这样的敢做敢当的立碑警示也只有那些心怀大众的人才有,绝大多数则是掩埋真相或者甩锅而已。
耿彦波,对于这位在坊间有着争议的曾经官员,我想定然是受了知行合一,思想大胆,敢作敢为,但凡改革必定会受到非议。但是十多年已过,这种也算是一种遗产。
这位一直有着争议的中国市长,我是在2017年看过的一部纪录片《中国市长》,在当时的影像中这位市长清瘦干练,思想坚决地要建设大同古城。纪录片中很是中肯,里面穿插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但那些都是少数人的声音,就目前的经济形式和发展道路大同似乎赌对了。
而对于他,可以用儒官可以形容,有着相当的文采;做事又有着武官的断舍离。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中是知道了他,让几个人,让一群人记住人们记住是很难的。
回去的路上经过了一座现代建筑,念夏艺术中心,似乎是现代版的另一处迷你版云冈石窟,只不过在这里洞藏的是现代产物,多数是外来泊品,这些只是流行一时的风靡外来娱乐文化,但是如今的社会是需要这种娱乐消遣的,毕竟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即要有洪钟大吕,更需要靡靡之音,每个人都需要一种情感寄托的宣泄口。
对于我来说,孤行夜游古城就一种莫大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