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访古
朱仙镇在开封南四十五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镇。
清朝中期,中国形成了四大名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佛山因毗邻广州和地处西江下游的便利,成为工商业发达的地方。景德镇宋朝以来就以瓷器闻名天下。汉口镇处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商贾云集。这三个镇,发展到今天,佛山和景德镇是地级市,汉口是武汉的一个区。唯独朱仙镇在清朝时因贾鲁河通畅货运而兴,又因清末黄河漫溢贾鲁河道导致舟楫不通、京汉陇海铁路开通导致货运集散地转移、民国时兵焚不断而衰,至今只是开封市祥符区下的一个乡镇。
有了这样一个背景,那么朱仙镇就成了发黍离之悲的好地方。
朱仙镇现存的国保单位有两处:一是岳飞庙与关帝庙,二是清真寺。
在朱仙镇修岳飞庙,其来有自。在岳飞出生地(河南汤阴)、去世地(浙江杭州)、封地(湖北鄂州)都建有岳庙。岳飞的功业在于北伐复兴宋室。他北伐最远所到,就是在朱仙镇。1140年岳飞北伐已收复偃师洛阳,兵至朱仙镇,眼看就要光复开封,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导致北伐大业功亏一篑。朱仙镇正是“马蹄南去人北望”的所在。明朝时,当地官员组织牵头,在朱仙镇也建立岳飞庙,纪念岳飞北伐遗恨之所,旌念其精忠报国的精神。
岳飞庙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70年),格局形制至今保存完好。20世纪80年代又有增添修复,雕梁画栋,是一个三进的坐南朝北的大院落。大门是一个单檐歇山顶的三间大门,门上牌匾写着“精忠岳庙”。
一进门是一面影壁,大书“精忠报国”。影壁后面照例是害死岳飞的五个人的跪像,缚手低头,愁眉不展,仿佛是他们将要被执行正义而不是他们陷害岳飞,表达了人们朴素的意愿。
再往前,是一个四面有柱无墙的长方形亭,蓝天绿瓦红灯笼显得好看。

亭子过去,便是立着岳飞塑像大殿。大殿两侧,是四通石碑。石碑外面用砖头券着,碑额赑屃都在。东边两通是重修岳庙的纪念,西边两通是岳飞的手迹。西边有一通刻着《满江红》岳飞手迹的碑的赑屃头缩回了壳里,本该突头昂首的地方只有一圈一圈龟壳周围的褶皱。这种造型世所罕见,据说是因为人们觉得岳飞忠义精神太过厚重,连擅负的赑屃都觉得重,累的头都缩回去了。

大殿内有岳家军抵达朱仙镇的油画。百姓们跪拜路两侧焚香敬祝,岳飞扶老携幼,远处黄沙硝烟,看得人感慨极了。

大殿后面还有一进院落,供奉岳飞及其夫人的铜像,印象不深,不表。
岳庙往东去,穿过一个空阔的院落,便到了关帝庙。关帝庙本是山西会馆,这和社旗的山陕会馆是类似的。因为关羽是山西人,又是武财神,所以山西商人走到哪都要修会馆,会馆内敬奉关羽。
关帝庙与岳飞庙是并排而设的,两个庙正门算是隔壁的邻居。只不过关帝庙正门不开,只能从岳飞庙东北侧的小门穿过去,直接来到关帝庙的大殿西侧。只是可惜关帝庙本也该是三进院落,但民国时期军阀来了拆古庙,鬼子来了建炮楼,富丽堂皇的关帝庙现在只剩下了一进院子,大殿也被拆除,只留下了大殿前的面阔五间的卷棚。卷棚本是大殿前的一个前奏,左右有墙,前后无门。但既然大殿没了,后人便只能把卷棚前后砌墙,重塑关羽金身安置在内,当作一个大殿。知道了这个过往,更加不能不让人感慨兴衰变化。
清真寺在岳飞庙南,大概不足一公里的地方。
朱仙镇清真寺的历史是极为悠久的。早在北宋时期便已创建,后来一千多年传承不断。岳飞北伐至朱仙镇,便将司令部设在这里。乾隆南巡,也在这里住过。
与岳庙和关帝庙坐南朝北不同,清真寺是坐西朝东的。郑州的北大清真寺也是坐西朝东。我疑心是不是中国所有的清真寺都是坐西朝东,因为中国在麦加的东边,穆斯林做礼拜都要面朝麦加的方向,清真寺坐西朝东才能让人们跪拜时头冲里脚冲门,观瞻上比较顺眼。
清真寺大门与岳飞庙不同,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古建筑。现存的清真寺是明朝修筑,清朝修复。大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雕梁画栋,看起来十分气派。门前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圣教炳中天,趋跄时须守言规行矩;主恩弥大地,跪拜处勿忘踏厚跼高。门上悬挂匾额“至教真源”。意思是勉励教徒们要谨言慎行,恪守清真。大门前立着的两个石狮子,不大。据说石头是从中东运来的,也透着与众不同。



大门进内,是一个小院。院子南侧厢房靠东的门进去,是中阿书法作品展,展出一些河南本地的穆斯林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创作的一些书法作品。和中国书法一样,阿文书法也是享誉世界的书法艺术。南侧厢房靠西的门是普及回族穆斯林的生活习俗,算是为减少宗教偏见做一些努力。北侧的厢房靠东的是“教长解惑室”和开封市祥符区伊斯兰教协会办公处兼回族剪纸艺术展。中轴线中心两侧有两通石碑,其中一个是阿拉伯文石碑,清朝的,据说是河南最古老的阿文碑。往里走上得一个月台,再往里十来米便是清真寺最核心的礼拜大殿。礼拜大殿由卷棚和窑殿组成,面阔五间。卷棚前有两副对联,其中一副写得很好,展现了伊斯兰教的博大胸怀:天经如皓月,岂独照我?圣教若大道,不禁行人。意思是说,不要觉得自己是恪守清真的穆斯林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做人不能心存傲慢,要常怀谦卑。

卷棚内也还是能够参观的。卷棚里面廊庑高大,衬托出人的渺小。

卷棚南侧墙根底下放着一段木头,叫做“相思槐”,相传岳飞在朱仙镇打金兵时,常在槐树下打拳散步,此树被称为“岳槐”,后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此树就树叶尽落,第二年岳飞被害,此槐就此落叶死了,后人称为“相思槐”。
墙上的伊斯兰教疑点问答写得也好。比如解释了为什么穆斯林可以娶四个老婆。这里解释道,那是因为伊斯兰教刚成立那会儿,中东地区经历了战争,男人死去很多,许多妇女没有独自生活能力,不依靠男人就没办法生存,所以允许一夫多妻,是出于当时时代的特殊情况。我们中国的穆斯林,就不允许这样。这种解释其实很能消除关于伊斯兰教的宗教误解。这些内容与前院厢房的回族文化展示一起,体现了这一个千年历史的大寺在消除人们“傲慢与偏见”方面的努力。能够发扬光大的宗教,必定是平静而温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