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哈尔滨—齐齐哈尔—北京(2.7-2.15)下篇
评分:7.8
承接上篇,齐齐哈尔两天的休闲游就好比足球比赛里的中场休息,给两个半场留一道缓冲。懂球的都知道,只要体力允许,下半场肯定比上半场更刺激。而我们的下半场就更决绝了点,属于体力不惜,刺激依旧。
Day 6: 南锣鼓巷--鼓楼--什刹海--恭王府(入住新世界同派酒店)
带着朦胧的睡意,我们踏上了京城的土地,虽然我们一行三人包了个软卧,但火车毕竟是火车,睡眠多少打了点折扣。好在酒店不远,而且岳父岳母已经早一天抵达,即使没有房间,行李也足以寄存。于是在二老的房间里稍作缓冲,我们又踏上体能挑战的新征程。首先到的是南锣鼓巷,感觉今年人比去年还多,小巷里水泄不通,我是冲着方砖厂去的,毕竟那里是方砖厂炸酱面的发源地,心理上多少有点“更正宗”的感觉(错觉),所以大家兵分两路,想逛街的就慢慢逛,我自个三步并两步地直冲方砖厂。不知道是脑子间歇性短路,还是眼睛选择性失明,我竟然错过了最正宗的旗舰店,一路走到南锣鼓巷的终点,不过幸好终点站也有一家,而且排队人的不多,等队友赶来的时候正好开餐,如果去年给方砖厂炸酱面打80分的话,这次至少也能维持80分,没有丝毫的损分(大概是饥饿在加分吧),既然到了南锣鼓巷的终点,走回头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跟着鼓楼大街一路逛到鼓楼,拍个照、打个卡,人多,我们迅速撤离,赶往核心区——什刹海,依然人多,不,是更多,密密麻麻地几乎挪不动步子,不过奇怪的是,打卡圣地“糖房咖啡”居然有不少空位置,而且都是位置绝佳的。由于离预约的下一站恭王府还有一个多小时,于是咖啡店二楼的景观位,就成了我们的难得一遇的躺平时光。接下去的恭王府,说实话我是真没兴趣,与其在里面艰难地蹭讲解,不如出门领个南门刷肉的号,说到南门刷肉,真的是大喜大悲走一回,原本中午领的号下午就过期了,3点出来领的新号又至少要等到7、8点(事实证明,8点都高估,真叫到这号时已经是10点30分了,宵夜都没这么晚吃),于是我先做了一件蠢事,就是把行将过号的第一个号码让给了别人,自己死守第二个号,2个多小时过去后,等我们大部分集合时,前面还有80多桌,掐指一算,8点都不用指望了。而我们队里有老有小,硬扛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在准备打道回府前,我打算做最后一搏,(此段略有不光彩之嫌)我找到了叫号领导,开始哭诉我的经历(所谓假亦真时真亦假),我说我1点就到了,拿了105号,可是小朋友在恭王府里,叫号的时候我人在,但小朋友不在,由于人没到齐,你们不给进,于是我就在这里等了足足4个小时,片刻没有离开,就为了能品尝到你们的刷肉。我又拿出了手机上的到号信息(票其实已经没了,送人了,所以这里只能耍个小聪明,隐去105号已入座的信息,仅仅把手机信息留在105号到号那里),真诚地递给领导,之前一直公事公办的领导大人,居然一下子心软了,非常同情地跟我说,我理解你,你在旁边等着,我帮你想办法。我当时的心情,真的,什么感觉都占了一点。就这样,不出10分钟,我们就美美地吃了这顿跌宕起伏的排队大餐。最后说说酒店吧,这个酒店是我见过并住过酒店里底层使用率最高的一家,面积其实并不小,但寸土寸金,几乎每一亩地都被高效地使用了起来,但房间还是挺友善的,宽敞、亮堂,除了有点北方固有的干闷。


Day 7: 慕田峪长城--工艺美术馆(入住新世界同派酒店)
终于到了做好汉的一天,首先,表扬一下童小姐,正是因为她坚持的早出早回,为此行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到长城时候大约早上8点多,人已经不少,但还能承受,缆车排队也就意思意思,但我们回去的时候,这排队已经排成了长城,长城底下排长城,有点意思哈,估计至少2个小时坐上缆车,然后就是跟着人群蠕动,这点让我想起了不堪回首的上饶望仙谷之行,整个行程95%的时间都是在人挤人的蠕动中度过,耗完3个多小时,都不知道看了点啥。那次的经历再加上这次的所见所闻,深刻体会到一点感悟:景点要趁早,你牺牲一个小时的睡眠,换来整整一天的舒畅。话说长城嘛,其实每一段都差不多,实惠点的话,过两个烽火台就可以了,当然我们家的几位就是不依不饶,一路冲上好汉坡和英雄台,至于那边风景是否独好?我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我压根儿就没上去,哈哈。走完长城,大家都累的不行,狠狠地刷了顿东北菜后,我们抓住夕阳前的最后一道余晖,赶往今天的最后一站--工艺美术馆,因为到了太晚,工美馆几乎没有参观,主要集中在两个环节上:盖章、做扇子,都是郑小姐的最爱。
Day 8: 颐和园--圆明园--天安门降旗
我愿称之为旅游史上最强一天,虽然只有“区区”三个点,但都是靠脚力纯硬扛过去的,一天走完后,有种踏遍天涯海角的虚脱感。双园而言,颐和园明显要更有代入感,除了有讲解外,剧情也是老少皆宜,脍炙人口。该园是乾隆皇帝送给他老母亲的礼物,用现代来做的类比的话,好比王思聪给某一任女友送了一个太平洋小岛,可想而知在当时是多么的大手笔。至于老母亲是谁,那就是近年来大清女性知名度丝毫不低于慈禧太后的甄嬛娘娘。昆明湖这些先不说,光是那条800米拥有一万四千副传世壁画的散步走廊,足以震撼世界。后一程的圆明园相对严肃不少,毕竟印记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国难史,重点废墟遗迹保存的很好,画面冲击感很强,可以想象出百年前的那段悲壮历史。走完双园后,人处于半虚脱状态,由于已经约好了天安门降旗,所以硬撑着也得走上一回。降旗仪式没有太多出彩,也无需出彩,于我们而言,也算是弥补一下未能参观升旗仪式的遗憾,当然这份遗憾完全源自于一个“懒”字。晚上再次光临了“河沿肉饼”,虽然少了乾隆白菜,但依然惊艳,毫无逊色于当年,连续两年荣登本人心中的京菜馆MVP!

Day 9:牛街--天坛
9天的长途旅游终于进入最后的收关阶段,意气风发的童小姐和郑小姐,依然不想放过最后的余光,于是天坛公园成为我们暴走族们最后的疯狂。在攻占天坛之前,本人也难得积极了一回,一早守着开门时间杀向牛街,直取白记年糕,毕竟团团糕糕的,在本人的信仰里永远占有那么一席之地!

九天的旅游就这样既漫长又紧凑地伴着我们一路走过,回忆特别多,但记忆又特别局限,所以最好的留念还是书面的方式记录于心,留住每一处风光,或是每一次高光!
最后给沿途的每一道美食,打个分:
老厨家:6.5(名不副实)
烟囱面包:7.5(网红感>品尝感)
东方饺子王:6.2(还不如这边的东北水饺,而且还量少,有愧于王字)
马迭尔雪糕:7.0(中规中矩)
红专街(蛋堡):7.3(除了排队,都不错)
众翔老关东铁锅炖:7.8(虽然选项A B C都关门大吉,但选项D也还不错)
马迭尔西餐厅:4.0(最差,没有之一,差到不想回忆,每道菜都像厨房新人在练手的一样)
齐齐哈尔景家烤肉:8.0(目前最佳)
齐齐哈尔香香春饼:8.1(目前更佳)
方砖厂炸酱面:去年8.0,今年8.0 (经典延续)
糖房咖啡:去年7.5,今年7.7(今年风景更好)
小七家铜锣烧:7.0(里子太甜了,作为南门刷肉等待期的缓冲物,注定只是一道过客小点)
南门刷肉:去年8.5,今年7.4(可能没有去年那么饿吧)
王老六铁锅炖鱼:8.2(感觉还强于哈市的铁锅炖,环境也更好)
萃华楼:6.0(除了芙蓉鸡片有点水平,其他一败涂地,不明白这家是怎么米其林的?)
河沿肉饼:去年8.6,今年8.5 (从惊艳到依然惊艳)
白记年糕:去年8.2,今年7.3(略失望,这次切的部分豆沙太太太多了)
聚宝源牛肉大葱包:5.5(难吃的一地,甚至吃出了羊肉感)
老爆肚满铜锅刷肉:7.8(据说比隔壁方砖厂的爆肚好吃一档)
东顺来羊肉串:7.1(正常偏上的烤羊肉,量大不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