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便启程,去往那片海
#人气创作计划#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几家主力门店相继关闭。2024年伊始,赋闲在家久居了一段时间,呼朋引伴,觥筹交错,度过了一段声色犬马的日子。每每独自回家的时候,心中愈发空洞,念及诸多我无法控制的因素,在同朋友聚餐后,决定启程,去威海看海.
出发当天家里起了雾,和许多个北方的清晨没有什么不同,我没有带很多行李,把能精简的东西都留在了家中,只带了一个背包和一本书。还未睡醒的我下楼等妹妹开车送我去高铁站,清冷的北风似乎带我回到了初中的求学时代,瞬间精神了很多.她接到我后太阳渐渐升起来,大雾也隐隐散去.同她闲聊了一些生活的日常,我就到了高铁站等车.上车后身体开始暖了起来,早晨消散的困意袭来,直到过了济南后我才挣扎着醒了过来.后半程的时间是花费在了随身带着的《长安的荔枝》上,车到站时恰好也读完了这一本短篇.
威海的景点大多都沿着海边,我的旅行计划是从小红书上下载的一张攻略图片,记录了对应的一些景点和每个景点间的距离,旅行方式是沿海徒步.

下午在威海站下了车,车站前是一条宽阔的下坡路,反方向朝着坡上走去,左转后从地图上看到了离开海边没有多远的路线.这一刻我才对威海了有了真切的实感,脑袋也清醒过来,我从内陆抵达了吹着海风的城市.走路去韩乐坊午市还未闭市的门店吃了一份石锅拌饭,另外要了一份泡菜饼.门店里的阿姨应该是朝鲜族或者是韩国人,亦或者只是我听不懂威海方言吧.给我上完菜后,她便和别人通电话.从她夹杂着普通话的方言里,我隐约听明白了她是在同别人预定明天的食材.出完了我的餐品后,厨房的师傅也相继下班离开.石锅拌饭和泡菜饼给我补充好了能量,起身和老板告别后我开始往海边走去.通往海边的滨海路清爽干净,路过了一座学校,时值寒假的学校空荡荡的,静静的落在了城市的角落里冬眠.路过无数海鲜馆子后天空开始空旷起来,在一个巨型的奇异建筑物后边,大海的浪潮徐徐奔来.

沿海有很多公园,是威海主要的景点,而我的主要目的也不过是到海边走走.拾级而上海边的一座石桥,这里是一个制高点,可以俯瞰附近的海鸥沙滩.一个穿着黑色大衣戴着浅色围巾的女生正在站在桥的半腰处,静静的等着高点的一对情侣让出拍照的最佳位置.太阳已经西斜,柔和的阳光轻抚着海边的沙粒,跟着家长到海边的小孩子追着海鸥一直跑,可能想要同海鸥一起迎风起航吧.石桥上的女生拿出了一个半人高的手机支架,支起来给自己找合适的拍照角度.同为独自旅行的我却未能鼓起勇气搭话去帮她拍照,心想着带这样的装备来旅行,估计也并不像别人来打扰.下桥后便沿着海岸线向北开始了我的行程.

这是一片不同于我印象中的海岸线,清冷、安静、温柔,未像其他地方的海那般呼啸而来。有灯塔的那座公园有些热闹的氛围,我的脚步也只是停下来为了给气球和灯塔找更多的角度留念。启程前对这次旅行的期望是在某个沙滩停下来,静静的坐着发呆,但是10公里的行程却没能让自己停下脚步。更像是一次进山徒步的行程,在一点一点行至目的地的过程中,慢慢和自己交谈,脑袋里很多凌乱的思绪,慢慢拆解出来。包括对于这次旅行的目的,对的,目的,人生的目的,真的有人生的意义吗?我不知道,只是很多时候要给很多事情赋予意义,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有意义,否则就没有动力去做。来海边看海,要去打卡景点,还要升华成为自身的意义。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诸如此类的众多的人生意义,让我感到厌烦。然而我也一直在寻找那种福至心灵的契机,想让自己变的深刻,成为别人心中那种果敢睿智的人。想要得到其他人的赞许,发现这件事情很难,天赋和努力都几乎不可能的时候,便表现出一副厌世模样,对很多事情都不尽心,更早的放弃。不敢于表露自己的欲望,便沉默保守,蜷缩在自己内心的那个角落里,内耗自己直至把很多念想都火苗都熄灭。

我一边任由自己的思绪随意飘荡,一遍推进脚下的路线,终于在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抵达了威高广场,下午时分的那顿丰盛午饭还在胃里没有消化,去逛完书店后索性坐在篮球场边上计划着当天的住宿地点。在几个备选方案中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下一个景点是可以看日出的月伴湾,当下就决定吃饭后再走路一个小时到那里住下,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吃完下午到石锅拌饭和泡菜饼后,晚饭则选择了两人份的部队火锅,用这个极大热量的碳水炸弹来补充一天的消耗。夜晚昏黄的路灯和偶尔交错的海岸线是最后这段路程的主旋律,旅游淡季的威海夜路上连路过的车辆都少的可怜,沿途是许多国企的疗养院和军事驻区,安静地注视着我这个孤独的夜行者。沿街的大部分店面都已经休息了,一度让我快抵达目的地的我产生了附近是否会有开门的酒店这样的疑问。好在最后在能看到日出的海滩附近找到了酒店,进行了简单的洗漱后便定好闹钟早早上床休息,期待着第二天的日出。

早晨还未等到闹钟响起就提前清醒了过来,收拾好沿着酒店门前下坡的马路走到尽头便是可以看到日出的海滩。已经有一些早起的鸟儿占领了观日出的好位置,架起了相机和手机,我沿着小路跃过一块大石头也来到了海滩边。海浪依旧安静,看来是个好天气,应该能见到好的日出景色。随着夜色慢慢退去,海鸥也都做起了晨间飞行训练,彼此鸣叫呼应,盘旋在海滩附近,游客也都三五成群的结伴而来,海岸线变的拥挤起来。虽然我之前在泰山上看过一次日出,但海边的日出还是不同于我的想象。天色已经大亮了,还未见到太阳升起来。我开始有点焦急,害怕是天边的那抹云挡住了日出的第一刻,害怕昨晚的星夜奔袭和今早的摸黑早起都失去意义。开始担心我的人生也如同这日出一般被更大的命运齿轮碾碎,抛弃。虽然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佛系人生,道法自然,但是如果没有得到世俗的认可,估计我还是难以抚慰自己这一路磕磕绊绊的伤。终于在经过难熬的片刻之后,太阳在海岛旁边慢慢露了脸,海滩上的游客们争相开始合影。初生的太阳如同溏心蛋一样,蒙在一层薄膜之下,柔弱温和,有着无限希望。海浪随着日出也渐渐涨上来,清脆的摩挲着岸边的石砾,寒意随着海风逐渐侵入体内,站立许久的脚也已经麻木了。我便转身离开熙攘的人群,返程回酒店睡回笼觉,这一期一会的那抹红色,已经拨开了我心中的云。

出行的这段时间里做了很多梦,在返回酒店短暂的休憩这一会也是,许多的杂乱的思绪于梦中袭来,半梦半醒的状态下,补充了聊胜于无的些许体力。原本三天的计划,由于昨天奔袭至伴月湾看日出的行程,也被压缩至两天内便可完成。天气依旧很好,离开半月湾后不久,往猫头山方向便进入到一段曲折的无人山路。冬季的山林大部分树木已经枯黄,只有松树还自顾自的油绿着,沿路随处可见的是散开的完美形态的松果。虽然我自小生活农村,但是没有多少田地劳作经验的我并不认识很多树木的品类,途中看到许多不知名的树,脚下的路便消失于我的东张西望中。为了冬季防火而设立的岗亭里现在也没有值守人员,只有百无聊赖的花猫悠闲地自门口踱着脚步,又在转瞬间消失在随风摇曳的草丛间。如同杰克·凯鲁亚克在《on the road》中从美国东部打车至西部的公路旅行一样,我也开始有了独自流浪的体验,我刻意没有用耳机听音乐,想要更好的体验这段野生的原始环境。山林间的风自海上而来,催动着凋落了叶子的树摇摆着舞蹈,低矮的松树也跟随着长成了风的形状。

和所有的公路旅行一样的情节,会有车子停靠下来问我是否要搭乘一段路,I人属性的我谢绝了对方的好意,继续我一个人的行程。今天的最终目的地是网红打卡点火炬八街,沿途有好多海滩,在旅游淡季冬季里,很多设施已经停用,也有许多店家是在这段时间里进行装修调整。自猫头山启程后,遇到的游客逐渐多了一些,大部分是开车环形的,也有骑行摩托车或者自行车的。三个骑行自行车的小伙子在观景台休息的期间聊着他们自己的一些事,应该还是学生年轻人志得意满,急匆匆的想要成为大人,想要那无限风光的未来。我在观景台驻足片刻便又奔赴下个目的地,压缩时间后的行程颇为紧凑,想来今天在抵达最后的海滩前是无法太过轻松了。山区附近的海岸线也变换了形态,在经年不断的海风吹拂下,山崖形成了白色的注脚,似是穿上了白色的鞋套。

赶在太阳下山之前抵达了终点,火炬八街人头攒动,在人缝中拍了一张照片后便离开了。反复在威海国际浴场的海滩上享受着最后的一刻日光,捧着花束的烂漫女生沿着海岸一路留下许多定格照,我则收集到了一些有趣的沙滩画作。我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想要安静的发会呆,但返潮的沙滩很快便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于是便起身去寻找当晚的落脚处。在身体最后一点温度消散之际选定了酒店。在临近年关为数不多开门的餐厅吃了一份拌面后终于恢复了一些体力,沿着滨海公路想要寻找一个可以消磨夜晚时光的场所。只有两家酒吧开了门,寥寥无几的几个顾客围坐在一起,我也没有像《失落的卫星》作者那般能同许多陌生人搭话的本领,冷清的街道让我失了兴致,在一段没有灯光的街道前驻足片刻后返回酒店,把这个空寂的夜晚消耗在一本《我在北京送快递》上。

返程当天早晨如同call back一般也起了大雾,冬季的滨海城市建筑肃静地隐匿于大雾中,我沿着一条起伏宽阔的大路向高铁站方向行进。昨天的那份拌面早已消化完全,沿路选定了一家当地特色的海菜包子作为早饭,不过我已经开始有点想念老家的吃食了。路过一座学校旁边的桥后,有一个当地的集市热闹非凡,很多卖对联的卖家沿着马路把自家的商品挂起来展示,忙碌着采办年货的人群让我恍然间才意识到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倾向避开热门的景区穿梭进别人的生活里,能邂逅其他人的欢乐和忧愁,辞别这喧闹的场景后我也踏上了回程的高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