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湖边,买不起30块钱的草莓
故事1:
今天下班后去了西湖,但是被“人流”堵在了西湖外围,我终究还是没踏进“音乐喷泉”那个区域。
只能随着人流继续向前走,幸运的是,在不远处看见一堆人在摆摊。
我跟着熙熙攘攘的人们一起“欣赏”(光看不花钱)这些新鲜玩意儿,最终在一个卖草莓的摊位前停下脚步。
摊位前有个女生拿起一盒草莓,不停地说:“好香哇~”
我听着不是很相信,也抬着鼻子凑近拼命地闻了又闻,可是只闻到了一股香水味。
虽然如此,我还是被那句“好香哇”勾走了魂。
正准备问多少钱时,只听老板一字一句到:“现在搞活动,一盒30元,两盒50元。”
我看着精致的小盒子里放着6个小小的、说不上来颜色有多好看的草莓,默默离开了人群。

故事2:
今天晚上下班去了超市,一个人推着购物车绕着商场走了一圈又一圈,最终只挑了一包香菇和一瓶鲜奶。
付钱的时候,我站在自助收银台前,拿着这两样东西反反复复地纠结“扫码还是不扫码”?
纠结到最后还是花了钱,因为我的内心跟我说:“这都是平时会用上的东西。”
毕竟牛奶可以泡咖啡,香菇可以偶尔煮汤喝。
这是我第一次结账后没有向营业员要购物袋,感觉有点奇怪。
故事3:
睡前起来喝了口水,无意间注意到放在桌子上还剩半瓶的可乐,内心突发感慨:只是一瓶500ML的可乐,已经喝了三天,居然还剩了半瓶。
想到2019年的那段时间,我一顿喝完一瓶2L的可乐还嫌不够。
这是怎么了?我不禁问自己。
放下水杯,我顺手抽了张纸擦了擦粘在嘴角上的水滴,又不禁愕然: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文雅的?以前不都是直接伸手一抹的吗?
“这是什么时候变了的?”我茫然地看了看四周,没有找到任何答案,只得回床上躺下。

拒绝30块钱只能买6个的草莓,可以冲咖啡的鲜奶,没有要购物袋的购物经历,3天才喝了250ML的可乐,还有喝完水会用纸巾擦嘴巴……
这些下意识的行为,让我忍不住想更多地了解自己。
我向来持“及时消费”的理念,即:有钱及时花。
所以总是会有这样的经历:
想要新衣服?买!
少有了新衣服必须得有新鞋子?买!
买了衣服鞋子,还要有个好看的包包?买!
要化妆品?买!
要吃好吃的?买!
……
没有节制的花钱,得到的必然结果是:没钱。
长时间被欲望熏陶下,我的房子多了一堆一无是处、却又总让我心存期待“以后能用上”的“垃圾”。
“女人就是要爱自己,变美才是爱自己!”
“你生来就是女王。”
“自信,就是从会化妆、会穿搭开始。”
……
一句又一句的鸡汤不停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望着眼前堆成山的“垃圾们”,又看了看镜子前的自己,“我真的强大了?”
在不断地纵欲(过度消费)下,我会化了一点妆,会简单搭配一些衣服,会捯饬捯饬自己。可是我真的通过放纵自己的欲望变得自信了吗?
那为什么当我化了个好看的妆时,却不敢走出家门,只敢在家摆拍几张照片就卸掉?
为什么我穿了好看的衣服出门还要再套个外套,生怕别人发现什么?
能主宰我的人生的,究竟是这个肉团身还是这颗心?

《行者玄奘6:大乘之神》中有说:
“人一旦开始了对外境的追求,他就将永不满足,尽管他真正需要的并不多,但他追求的却越来越多。
“命运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外境也会随着我们的心而转变。世界就是我们的心灵投射出来的影子,一切好坏顺逆,皆是我们心中的业力所呈现出来的假象。”
外表的自信美丽终究像泡沫,好看却易灭。真正由内而外的自信,才会落落大方、引人注目。
写到这里,我想感谢2023年的自己。
在去年一年的时间中,我看了十几遍经书讲记,给自己定的最低要求就是每天翻2页书。
就是在这样不停地闻熏闻修下,我改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今天提到的“纵欲”。
我不再因为商家的夸大宣传而冲动消费,也不会为了这身臭皮囊去追求“美”。
我会开始精打细算,会穿我认为的好看的衣服顶着素颜脸出门,会为了几块钱的差价而纠结要不要买下这件商品,
会微笑面对所有人,会大声地对营业员说“谢谢”,会看完别人放的烟花然后真挚地夸赞“真好看”……
我会做很多很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同样也会拒绝很多很多事情,比如拒接喝很多饮料,拒接做让我不舒服的事情,拒接讨好他人……
我是真得变了,变得我都开始喜欢我自己了。
爱自己,是从内心开始往外爱,而不是只爱这个肉团身。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老朋友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后面还有半句,“明白一切相皆是虚妄时,一切相都是实相。”
30块钱的草莓可以买,于我却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