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机翻】行动与决策:实用主义通往巧妙的分析式管理哲学 | SpringerLink
开放获取 发表:6月13日 管理哲学 第16卷,279-290页,(2017)
皮埃尔·吉耶·德·蒙图
摘要。
如何构思管理哲学取决于是否承认实用主义!在受到管理科学的主要支配之后,研究和教育直到最近才将其范围从决策角度扩大到行动角度。似乎是最近与实用主义的重新联系,使得2011年的卡内基报告提出用文科的术语重新思考管理,而极具影响力的1959年卡内基皮尔森报告则与美国实用主义保持距离,因此关注决策而忘记了行动。行动可能包含决定和选择,但不止于此。决策视角通过因果推理将选择建模为计算的或编程的来解释。动作视角通过对动作故事的哲学解释来理解行为主体的意图。用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最喜欢的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的话来说,它不局限于寻找构建世界的逻辑,而是着手对赋予动作故事意义的意图进行看似合理(尽管不确定)的重建。这可以通过伊丽莎白·安斯库姆(Elizabeth Anscombe)的维特根斯坦式意图研究作为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推理来说明。她坚持不懈地分析,捍卫行动哲学,反对形而上学的假设和理所当然的“心理主义”,这表明,行动视角与决策视角一样具有分析性。不同的是,后者似乎总是被“科学方法论”的编程探究所吸引,而后者则被行动的哲学方法所吸引,欢迎管理实践现实中令人着迷的难题、谜题和人类的愚蠢。管理科学希望将管理简化为正式决策的逻辑、程序和模型,而管理哲学更接近于发现行动中巧妙的企业家精神。后者指向工程工具的方向,前者把管理的玩具当作艺术品来欣赏。最后,乔治·亨里克·冯·赖特的论点帮助我们看到,这两者在哲学上是相容的;因为在实用主义启发下的管理哲学中,行动很可能包含决策。
X或Y;管理哲学化模式
在寻找管理哲学的实用主义转向时,我们首先考虑两位经理X和Y,他们都以不同的理性模式进行哲学思考。
X假设人们在商业中所做的事情是由于人们试图揭开和解释的原因而发生的。为此,X将构建规范性模型,这些模型的结果必须根据企业中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测试。
Y则相反,专注于观察行为。然后,他将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做他们所做的事情,希望这将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管理知识。
X似乎本着考尔斯委员会(Cowles Commission)和1959年第一份关于商业教育的卡内基报告(Pierson 1959)的精神从事管理学研究。Y进行哲学思考的方式可能受到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最近的一份报告的启发,该报告名为《重新思考本科商业教育:职业的博雅学习》(Colby and et al. 2011)。第一份报告主张管理学是一门科学,第二份报告则希望管理学按照文科的传统来教授。
乍一看,X似乎是一种哲学,而Y则采用了一种更深思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西方盎格鲁-撒克逊学术研究和管理教育的经济思想史告诉我们,X管理和y管理;尽管不同,但两者都基于哲学假设。例如,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967)提醒说,伯克利、休谟、斯密、边沁、米尔斯、杰文斯、西格威克和凯恩斯对经济学的贡献都是哲学上的。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等人的研究离不开新康德哲学和维也纳学派的逻辑经验主义(Hayek 1999a, b;Lachmann 1976;卡夫1968)。不仅像哈耶克或凯恩斯这样学识渊博的经济学家有意识地在哲学的十字路口与维特根斯坦、施里克、罗素或波普尔进行交流。管理科学家也建立在哲学基础上;例如,赫伯特·西蒙受到维也纳学派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Simon 1991)的严格指导,而操作和系统研究先驱西丘奇曼则被实用主义者埃德加·a·辛格培养成哲学家。当代经济学,以及它的管理后代,都牢牢扎根于分析哲学,就像斯密、密尔、马歇尔,当然还有马克思曾经以更综合的方式进行哲学思考一样。因此,X和Y在管理时,至少隐含地依赖于哲学基础。
目前尚不清楚X或Y是考虑管理的正确方式,这一事实取决于它们的哲学根源。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长寿是由它们的哲学地位所决定的。在经济学哲学观点之间的哲学斗争中,正如琼·罗宾逊指出的那样,“没有一致同意的消除错误的程序”(罗宾逊1962年,第76页)。因此,在管理哲学中,利害攸关的问题不是解决X或Y哪个最好,而是调查他们的哲学思想有何不同,以及它会导致什么。我认为,这种差异可以追溯到实用主义的影响,而管理哲学中的实用主义导致将艺术考虑在内。
行动的故事;管理哲学的诗意案例
这里讨论的这种分析式管理哲学是由实际案例引发的。这也适用于更一般的行动分析哲学,根据这些哲学,管理学者、顾问或组织专家的哲学思考可以明确地表达出来。商业教育中的管理案例与具体的“行动故事”具有相同的作用,这些故事似乎引发了学术行动哲学家的哲学思考。为了激发哲学反思,一个管理案例必须不仅仅是对一个问题的简单陈述,而是要用一种给定的技术来解决。管理案例和动作故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渴望反思。换句话说;他们可能具有文学、诗歌甚至审美的特质,在课堂上引发热烈的讨论,在实践中引发反思性的对话。动作故事在学校里也是如此。行为分析哲学的出发点是简单而神秘的故事,比如观察到某人移动肢体,例如手臂、腿或某根手指(Melden 1973)。换句话说,动作故事应该是关于毫无疑问发生或发生的事情。一个哲学的行动故事被讲述,或者更精确地观察和描绘,用最少优雅的文字和最多的具体。在叙事表面上,这个“冰冷”的故事渴望哲学反思来“温暖”它。动作故事似乎很简单,但我认为,并不像哲学家对已经讲过的事情进行教学指导那样平庸。动作故事也不是故意设计成神秘的,就像偶尔为了听起来奇怪和神秘而从背景中撕扯出来的片段。它们就像展示某人所做或所做的事情的图像,而不是集体行动的史诗。伊丽莎白·安斯科姆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最喜欢的学生,后来被誉为行动哲学女王,她评论说,这是一种“你会在法庭上不经思考就说出来,当然也不需要观察”的东西(安斯科姆1957年第8章)。正如所说,这主要是一个关于身体事件的故事,腿和手指的无声运动,还有很多有待理解的地方,而不是虹膜的肌肉收缩或阴茎的勃起。面对这个行动故事,哲学家开始思考如何去解释它。分析型管理哲学家只会思考,却什么都不做。哲学家既不会跳出行动的世界,也不会完全退到对人性或其真正“精神”的哲学思辩中。对于一个分析哲学家来说,后者的态度是没有吸引力的,因为他有科学和怀疑的倾向,想要找出关于这种人类行为的真正的、肯定的可以说些什么。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会表现出维特根斯坦式的意识,即行动故事和它的解释都将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这些语言的意义反过来又赋予了被解释的故事意义。这种哲学意义可以有两条路径;X或Y的值。
解释原因和……
在他反对宗教迷信的斗争中,休谟(1955年第74页)怀疑地抛弃了所有“权力”或“必要联系”的概念。相反,他更喜欢谈论因果关系,他说我们“只能发现其中一个确实实际上跟随另一个”。在质疑是什么促使我们行动时,行动哲学的特点是对神秘主义的同样恐惧。在语言转向之后,人们意识到一个同义反复的陷阱,首先将一个行为含蓄地定义为有意的,其次,试图找到使其成为有意的意图。在她的文章“意图”中,安斯库姆(1957)讨论了区分有意行为和非有意行为的问题。举一个动作故事,有人在移动他的手臂,然后问他“为什么?”如果你寻找一个意图,你寻找的是一个“行动的理由-答案”,通过这个理由,行为主体理解了所做的事情。但是你怎么知道答案是否真的是一个原因的线索,而不是一个行动的理由?原因和理由的区别是什么?由于对因果关系这个话题的极大困惑,miss Anscombe (1957 p.10)发现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一个草率的回答,一个人简单地假设为什么要采取行动,往往是我们认为理性的道德陈述。说只有那些自愿的或有自由意志的行为才是有意的,这很难解决问题,因为意图的概念与自由意志的概念是如此密切相关,一个同义反复的定义是不可避免的。是否有可能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故意的?那么这样的哲学思考会导致什么呢?
它似乎把X和Y引向了不同的方向。
对原因,原因和意图的复杂询问可能会完全吓到X,并导致他遵循休谟的因果传统,假设心理状态,根据一些心理学理论,可以反过来追溯到动机,据说是推动或拉动人们采取行动。换句话说;X在进行哲学思考时利用了人的模型。维特根斯坦在剑桥的继任者乔治·亨里克·冯·赖特(Georg Henrik von Wright)将这种哲学思考称为伽利略传统的“解释”(Wright von 1971)。在这种解释中,行为被看作是由使人成为台球桌上的球的原因所影响的,正如休谟的名言那样。因此,管理哲学可能最终成为管理科学;作为设计管理世界的科学建模技术人员,这位不安分的哲学家找到了平静。这对X来说可能没问题,但对Y这样的管理哲学家来说,这很少是故事的结局。
…理解意图
虽然X对理论因果模型感到满意,但Y认为将某物称为行为需要更深入的调查,正如冯·赖特所说;你“通过发现其中的意图,将行为理解为行动的外部方面”(Wright von 1971, p. 124)。当动作故事让你烦恼时,哲学思考又开始了。让我们以一个典型的简单动作故事为例,一个人按了门铃。“我在按门铃。”当被问及为什么时,这个人说。再问一个“为什么”,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去叫醒我的阿姨”。这些描述是由行为者自己给出的他知道自己在不观察的情况下要做的事情在她对意图的调查中伊丽莎白·安斯科姆创造了行为在"特定描述下"是有意的表达。如果被问及的人只会脸红地大叫“哦,我很抱歉”,那么这种描述,即代理人理解自己所做之事的方式,可能就不存在了。
正如我们所理解的,我们在这里开始了棘手的哲学思考,在这一点上,它可能因此很容易远离现实,跳过经验,去追求一个好的因果模型的纯逻辑。放弃Y的哲学思考,转而采用X的解释模式。在经济哲学史上,这种面对复杂政治现实的绝望可能会把英国功利主义者推向一个逻辑学家的教派,鼓吹“幸福最大化”的规范福音,后来滑入“利润最大化”的管理原则。我们还知道,这样一种社会“管理科学”迫使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79)离开X;父亲基于固定原则的极端功利主义,回归Y;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进行哲学思考,这后来成为美国实用主义的主要灵感来源。
实用的内外知识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对“最大幸福”学说并不满意,安斯科姆小姐(Miss Anscombe)也不满意,尽管没有密尔那么强烈,但她对用心理学伪装成具体事实来解释人类行为的抽象因果模型并不满意。我认为这是Anscombe引入实践三段论的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在《尼可马其亚伦理学》中提到过(Anscombe 1957 p.7)实践三段论永远不能被看作是准确反映行为主体意图的万无一无的手段或方法。她说"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推理或我的问题顺序'为什么?“(Anscombe 1957 p.80)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揭示混乱中存在的秩序的手段”。但她仍然坚持认为,这一切都是关于“知识”的,尽管这是一个更实用的知识概念,更符合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家的精神,而不是现代科学。安斯科姆将这种实践性知识理解为“无观察的知识”。她对现代哲学中那种完全沉思的知识概念感到不满。安斯科姆对分析哲学的贡献通常被认为是重新引入了,冯·赖特在他的书《解释与理解》中所提到的,亚里士多德理解行为的传统,这种传统抵消了伽利略对人类行为解释的模式。
没有观察的知识的一个例子是“一个人通常不需要观察就知道他的四肢的位置”(Anscombe 1957 p.13)对Anscombe来说,这是知识,尽管缺乏经验科学观察的方法。她不会称其为“仅仅能够说”或“认为它是”(安斯科姆1957年第14页)。她现在能够将有意行为定义为一个人的历史中那些行为的子类,这些行为是他确实知道的,而不仅仅是因为他观察到了它们。这种知识不仅存在于身体行为中。当有人问你在开窗的时候你在做什么,你的回答“我在开窗”也是一种没有观察的知识。同样,如果你被抓到在嚼饼干,有人问你“你为什么吃?”你的回答“我不知道我在吃!”实际上否定了你没有观察的知识。但打开窗户和咀嚼饼干的动作也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然后分别是“我的手臂和手通过移动窗户做了什么”“我把饼干从盒子里移到我的大嘴里做了什么”。换句话说,"对同一行为有两种不同的认识"重要的是,两者都是正确的。对于一个行为,我们可以说,既有内在的知识,也有外在的知识。
这一点很重要,意味着安斯科姆反驳了没有观察的知识,内部知识,是关于行动本身以外的东西的知识,例如行动的意志或行动的计划。意志和计划都不能证明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因此人们怎么能声称对它们有所了解呢?当然,这意味着她拒绝了我们对位于行为背后和之前的意图有所了解的想法,就像休谟的原因一样。
因此,不能把意图说成是像休谟的“驱动人类思维的秘密源泉和原则”那样可以研究的东西,而休谟的“驱动人类思维的秘密源泉和原则”激励了现代管理科学的模型缔造者。它不是一种心理行为,也不是伴随这种行为的特有体验。冯·赖特非常熟悉安斯科姆·维特根斯坦的方法,他说,非观察性知识当然不是基于对我自己或我的内在状态的反思,而是“我的行为的意性及其与实现某事的意图的联系”(赖特·赖特·冯1971年第114页)。一个坚持这种观点的管理哲学家,从他最初的西门派科学家的立场,在加利利传统中解释行为,滑落到同时也成为一个管理现象学家,在亚里士多德的情绪中理解行动。
实践推理的三段论
亚里士多德传统利用三段论来处理行动。Elizabeth Anscombe引用了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三段论实践推理的例子:
干粮适合任何人类
某种食物是干的
我是人类
这是某种食物
得出结论;
这种食物适合我。
在讨论这种实践推理时,她强调,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既不是权威对某人做某事的强制性命令,也不是一种表达某事是正确的方式,因为它符合某些法律。实践推理不是对真实事物的证明,因为它植根于真实的前提,因此应该包含行动。三段论推理不是一种规范地陈述应该影响事实的应该的方式。因此,它很难符合正统功利主义的管理哲学。由于三段论不制定或描述程序化的命令或普遍惯例,它们似乎与对给定教义和普遍真理的实用主义质疑保持一致。我认为同样有趣的是,安斯科姆明确否认实践推理,无论是在她还是亚里士多德的版本中,与伦理学有任何关系。实践三段论“简单地”是一种论证某件事适合或令人愉快的方式,提出这样的论证,我们根本不需要假设一些普遍的,更高的,形而上学的道德前提,比如,最大化幸福的功利主义规则。安斯科姆似乎认为,那些接受并盲目地服从普遍前提的人,他们的行为方式通常被我们称为“疯狂”(安斯科姆1957)。61)。因此,一个人改变他的意图,忘记它或干脆放弃它是很正常的。换句话说,演员也是人。当我们想要解释动作故事时,我们必须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性,并阐明实际的论点,以便它在特定的动作案例中变得合理。
在管理哲学中,三段论不是理解合理行为的硬模型,而是理解合理行为的软方法。这似乎是冯·赖特的主要观点,他展示了仔细的分析如何能够发展出最初的第一个粗糙的三段论,如下面的例子所示(赖特·冯1971年,第96页);
A打算带来p
A认为除非他做A,否则他不能产生p,因此A设定自己做A
冯·赖特(Wright von 1971 p.107)随后展示了哲学思考是如何将这种粗糙抽象的三段论小心翼翼地尖锐化为更具体、更人性化、更实用的a:s如何行动的版本:
从现在开始,A打算在时间t产生p
从现在开始,A认为,除非他在时间t1不晚做A,否则他不能在时间t产生p。
因此,不迟于他认为时间t1已经到了的时候,A就开始做A,除非他忘记了时间或者被阻止了。
在这种情况下,哲学思考从行动故事开始,报告A做了A。冯赖特提到了四个简单的方面,以发展一个抽象的粗糙的仔细具体的三段论,或者他称之为“不完整的”三段论。
首先,我们可能会问,如果A也可以被认为做B来达到他在t中的目的,那么他为什么会做A呢?换句话说;A是否认为足够的行动来达到他的目的?这个问题可能会让我们考虑选择问题和其他三段论来解释为什么选择A而不是b。在这里,我们看到管理哲学家如何与决策理论家相反,将决策在实际论证中的部分作用视为“对其选择的进一步目的论解释”(Wright von 1971 pp. 99-100)。
其次,使三段论更加具体和实用的是,即使A认为或知道他不能做A,三段论是否成立。安斯库姆(1957)已经提出了这一点,他说:“然而,我们感兴趣的欲望既不是愿望,也不是希望,也不是欲望的感觉,不能说存在于一个不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采取任何行动的人身上。”欲望最原始的表现是想要得到……(Anscombe 1957 p.67 - 8)因此,如果A知道A是必要的,并且对自己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信心,他就永远不会打算去做p。如果他能做a,但认为他不能做的b也是必要的,他也不会打算做p。然而,如果他真的想要,他就会更加努力,而这种更加努力的努力,反过来又可以用三段论来解释,其结论是;“A决心学习做A。”(Wright von 1971 p.101)在这里,von Wright指出了可以称之为部分技术解释的地方。根据冯·赖特的分析,经济和技术上的解释都是辅助于对“a做a”的行动故事进行细致的实际论证。
第三,在时间问题上,应明确实践的三段论。如果某人在时间t有一个意图,三段论必须假设他将意图保留到特定时间t1,而此时他实际上会做a。此外,冯·赖特(Wright von 1971)指出,某人实际上可以在保留意图的同时忘记时间。
最后,第四个考虑与预防有关。只有物理预防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没有时间改变一个人的意图”才是相关的(Wright von 1971 p107)。威胁或其他类型的心理预防不需要考虑,原因很简单,即某人实际上在心理上进行了预防,尽管不情愿,但他下定决心放弃了他的意图。
决策;离开哲学思维
这足以说明Y模式下的分析哲学是如何通过考虑时间、物理预防和可能的关于决策和技术信心的部分三段论,从原始的粗糙亚里士多德模板发展出更仔细和具体的三段论的。但在这一点上,X经理可能会感到奇怪,因为“决策”在管理科学中不再是行动解释的主导地位。半个世纪以来,管理人员一直被训练将决策视为商业行为的真正基础。管理研究和教育的哲学家之王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在旧的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逻辑经验主义、理性选择和代理理论的解释范式(Statler and Guillet de Monthoux 2015)。在20世纪50年代,年轻而雄心勃勃的西蒙与德怀特·沃尔多(Dwight Waldo)等老派美国政治理论家展开了激烈的哲学斗争,这些理论家无疑是在一种与实用主义更为一致的知识氛围中工作的。在他对沃尔多的评价中,他写道....
“. .如果我们继续以他和其他大多数政治理论家所采用的松散的、文学的、隐喻的风格来思考和写作,我看不出我们如何能在政治哲学上取得进步。(Simon, 1991年,第135页)。
认为赫伯特·西蒙的全部作品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影响力的努力,不仅将政治哲学推向解释,似乎并不太大胆。在管理哲学中,这明确地意味着专注于积极的“决策”,而含蓄地则意味着拒绝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说服Y经理接受X经理的哲学思想,成为管理教育的任务。赫伯特·西蒙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决策方法。
为了维护解释性休谟方法论的主导地位,功利主义者不得不向管理哲学家灌输“微积分”方法。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1879年写了一篇感人的自传讲述了詹姆斯·密尔和他的朋友们早期强迫他做的事情。为了生存,年轻的约翰·斯图亚特不得不逃离他出生的教派。在阐明他的新哲学立场时,他写了一篇文章,激发了实用主义者的思想,他想摆脱一般真理的教义和专制的社会组织。在Georg Henrik von Wright和Elizabeth Anscombe(1957)对行动和规范、原则、法律或惯例的反思中,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立场。对他们来说,规范性永远不能被认为是对行为的充分解释,也不能被认为是对某人的管理;命令、命令或要求做某事不足以作为解释行为的原因。管理哲学家必须超越正式的组织,质疑是什么使个人遵守规范结构。这意味着管理哲学不能引用行为规则来回避理解符合的意图(Nordenfelt 1974 p.16)。
像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79)一样,管理哲学家不接受规则和组织作为行动的完整描述。就决策是遵循一套方法而言,其国际深度不应被管理哲学家所忽视。如果他们接受遵守规则,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随波逐流。墨守成规也是一种行为!
但今天,这可能有点棘手,因为当西蒙在方法驱动的功利主义一个多世纪之后,推动管理哲学的决策时,他不再需要依赖于约束管理者的思想,使其符合方法。多亏了西蒙的开创性工作,理论和方法被植入机器中,取代了人类的思维,使人类的行为自动化。西蒙抓住了技术的机会,用算法和程序代替理论和哲学来设计决策。由于西蒙范式的表现,决策在今天被物质化、利用和嵌入到计算机技术中。赫伯特·西蒙本人非常善于操作,他让我们把商业公司看作是国际商业机器。在西蒙的弟子们阐述的企业理论中,似乎没有什么管理哲学的地方;这一切都是为了设计合理的决策理论。
哲学的回归
由于本文范围之外的复杂原因,决策范式在今天的管理哲学中不再是不受挑战的。一种选择实际上来自于对经济哲学的新自由主义重读,它总是声称,人类行为的逻辑永远不会变成任何别的东西,而只是哲学上归因于被观察的行动者的思维模式。因此,与管理工程师和程序员不同,经济学家很少赋予逻辑公式任何本体论地位。例如,哈耶克坚定地强调,经济学是关于人类的,并“归咎于(代理人)……一些超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不是因为任何客观或物理上的相似性,而是因为行为人的(推定的)意图(Hayek 1999a, b p63, 61)。因此,尽管我们的逻辑在实践中可能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我们永远不能肯定我们是正确的。马赫卢普(1946)在他的经典文章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矛头直指一些经济学家,他们认为自己即将用经验证明边际分析逻辑是错误的。
“刚开始学经济学的学生看到老师画的需求和成本曲线覆盖了半个黑板,可能会被误导,认为商人应该想象出产销量的可能性,从几乎为零到目前产销量的两倍或三倍……的确,曲线起草者似乎把非凡的想象力归功于商业奇才……(马赫卢普1946年第522页)。
经济学家们,尤其是那些帮助重新发现经济学作为一门哲学的边际主义经典,在谈到人们被认为是理性的时候,通常会小心地强调他们思想的抽象和逻辑意义。然而,由于肆无忌惮的讲师想要大众化和教化,以及学生对经济学及其图表的哲学、逻辑内容的不了解,模型和推理在现实空间和时钟时间中披上了某种虚假的物质外衣。这导致了完全的混乱,并掩盖了逻辑“永远不能通过参考事实来验证或证伪……只测试其一致性"作为任何心理解释方案。对于那些不喜欢以信仰为基础的假设的人来说,比如实用主义者,没有办法描绘哲学。例如,一个纯粹的选择理论的地位,与一个安科姆式的实践三段论的地位,并没有什么不同。仅仅因为经济逻辑似乎是关于具体的日常事物的数学,哲学家们用日常的具体语言来处理抽象的主题,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的抽象本质。对哈耶克来说,对人类行为的理解就像是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升级版:
"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产生这个问题的最简单的行为,当然,很快就会发现,在讨论我们所认为的人们的有意识行为时,我们总是用我们自己心灵的类比来解释他们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把他们的行为,以及他们行为的对象,归为类别或范畴而这些类别和范畴我们仅凭我们自己心灵的知识就能知道"(哈耶克1999a, b p.63)。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奥地利同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补充道....
“……经济学不是关于事物和有形的物质对象;它是关于人,他们的意义和行动。货物、商品、财富和所有其他的行为概念都不是自然的要素;它们是人类意义和行为的要素。”(米塞斯1949年第92页)。
但我认为,当经济学家着手解释人类行为时,他们并没有重构整个三段论,而是专注于他们认为是其中理性部分的内容(哈耶克1937,46)。经济学家假设“我们生活的合理秩序要求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对我们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概念”(Hayek 1967 p.82),这一假设导致了所谓的纯粹选择逻辑。这被称为“纯粹的”,因为它相当于实际推理的一部分,在经济学文本中交替称为计划,决策,选择或评估过程。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这是对一个个体主体在一个被称为决策点的单一“孤独”时刻(Schackle 1972 p.245)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重建。决策被认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这些“数据”是“给予有问题的人的所有事实,是他知道(或相信)存在的事情,而不是在任何意义上的客观事实”(哈耶克1937)。计划是在一个时间点上决定的一系列行动。当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被理解为同一个计划的一部分时,我们就说他的行为是均衡的。
重新审视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旧文本,使哲学思考变得清晰,并使其与行动分析哲学的联系变得明显。两者都解释动作故事,即行为的点点滴滴。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说,经济学家实际上解释了决策、估值、计划和意图等。但是他们怎么能解释他们三段论的一部分呢?粗略地说,决策(以及三段论的其他部分)从来不存在,它们不是按事物的本来样子做出来的,只是最终由行动者和经济学家自己思考,或者像蒂尔比(1946)所说的那样;“这是任何寻求解释为什么生产或产业结构是这样的调查的逻辑起点”,这对演员自己来说“可能是相当难以理解的”。
建构理性主义还是批判理性主义?
在一段记录了瑞典计算机科学家克里斯托·伊万诺夫教授与哲学家韦斯特·丘奇曼(West Churchman)的对话录像(1987年)中,后者指出,他最初是一位逻辑学家,接受了实用主义哲学家埃德加·辛格(Edgar Singer)的培训。他花了一半的时间为商业实践制作计算机模型,但后来转向了更广泛的系统哲学,专注于管理模型的实证应用、使用和滥用。Churchman可能是Thirlby(1946)提到的一个例子;以逻辑为出发点进行实证探索!将管理科学与哲学化区分开来的似乎是相反的路线,从经验到逻辑,甚至停留在逻辑中,而从不担心对混乱现实的体验。只要想想“逻辑经验主义”和“经验逻辑主义”之间的区别,如果存在的话,那只不过是实用主义的对立面。后一种管理方式可能会被哈耶克认定为“建设性理性主义”的陷阱。相反,哈耶克推荐了他称之为“批判理性主义”的方式;将逻辑与对现实及其实践推理的深刻尊重混合在一起,因为对人们能做什么的分析只能从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开始,而这种知识必然是主观的,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哈耶克将这一论点建立在哲学思考的基础上,即社会是建立在严格的个人知识基础上的人类行为的基础上的,这些知识是如此分散和不均匀地分布,以至于没有中央计划机构或计算机能够组织所有这些知识或以任何形式复制这些知识。对于一个批判的理性主义者来说,社会中每个行动者的行为都依赖于这种不可观察的和不科学的知识。对于建设性理性主义者来说,这可能很难接受,尤其是如果他们是在管理学院接受培训的,这些管理学院将管理学视为力求预测和控制经济现象的科学。把管理学看作一门自然科学意味着人类的行为可以用因果推理来解释。
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的文艺复兴与逻辑艺术品的创造。
皮尔森1959年的报告长期以来主导着管理研究和教育。在科学决策范式占据主导地位半个世纪之后,一份新的报告(Colby等人2011年)提倡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哲学方式来构思管理。对于以逻辑经验主义、理性选择和代理理论为标志的LERCAT范式来说,似乎出现了一个新的CAPRA视角,表明集体行动、实践推理和艺术(Statler and Guillet de Monthoux 2015)。这是一个更广泛的背景,即人们对实用主义的兴趣日益浓厚,这需要从关注决策的管理科学转向更开放、更软的管理哲学。实用主义作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非正统方式,在实践推理中开辟了对知识的新解释。它专注于行动和意图,从而重新发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魅力和兴奋。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发从管理学院转移到硬件开发和制造的工程实验室,回到管理学院,也许会对实用主义的开放性更加宽容。经过半个世纪由反实用主义西门派打造的正统管理科学操练,我们可能进入一个欢迎那些重新发现哈耶克、对维特根斯坦感兴趣、认为德怀特•瓦尔多(Dwight Waldo)和西丘奇曼(West Churchman)至少与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一样鼓舞人心的人的时代。
最后,这可能(或许有些矛盾)意味着,我们的两位管理哲学家X和Y可以共同习惯和合作。X再也不能忽视,他的信条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实际上与他可能认为的Y的信条相差不远。未来的管理哲学将会忘记X和Y是两极分化的选择。在他的书《解释与理解》的序言中,冯·赖特指出了他的书所反对的不愉快的决定和意图的二分法。因果主义者,以他的科学观,可以毫无风险地承认,意图驱动的实验在形成原因概念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行为的模式"行为在概念上是因果关系的基础"(赖特·冯1971年第3页)。
X今天可能仍在构建逻辑模型,但他的软件今天将被整合到硬件技术中,作为不同的业务机器部件出售和使用,被视为客观的人工制品。通过将模型作为物品出售,而不是约束和洗脑代理以符合模型,X将获得精神自由并敢于与Y进行对话,Y在寻求理解意图的过程中可能会使用X的应用程序作为鼓舞人心的哲学工具。这些工具将变成玩具,决策将脱离它们过去的企业规范监狱,使代理人承认行动和企业精神。当生物和神经技术创造出具身的人工制品和假肢时,这种情况甚至可能出现。也许让被束缚的身体通过新的刹车舞来享受比治愈精神管理障碍更容易吗?实用主义哲学和它的行动和意图导向的搜索因此可能不再构成对X工作的威胁,因为他将主要负责以技术工具的形式制作逻辑,而不是通过灌输因果控制系统来维持秩序,并在商业组织中强加纪律,以抑制不必要的意图,管理人们像机器一样思考。Y和X可以平静地享受由管理行动故事的诗意所触发的共同项目,享受由管理工程师创造的艺术事实所带来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 安斯库姆,G. 1957。意图。牛津:巴兹尔·布莱克威尔。
· Colby, A.等人,2011。重新思考本科商科教育为专业自由学习。旧金山:乔西-巴斯。
· 亨特·克劳瑟-海克,2005。赫伯特·a·西蒙。现代美国理性的界限。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 丹托,A. 1973。行动的分析哲学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
· 哈耶克(1937)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4(13):33-54。
· 哈耶克(1949)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伦敦:Routledge & Kegan Paul。
· 哈耶克(1949)经济学和知识。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57-58页。伦敦:劳特利奇&凯根保罗有限公司。
· 哈耶克,1967年。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学。伦敦:Routledge & Kegan Paul。
· 休谟,1955。关于人类理解力的研究印第安纳波利斯:鲍勃-美林公司。
· 伊凡诺夫,K. 1987。访瑞典尤梅夫大学C. West Churchman教授;录像ÖDVD 14/4隆德;UB(隆德大学图书馆)-媒体
· 卡夫,V. 1968。《维也纳Kreiss》《新积极主义的未来》维恩:施普林格出版社。
· 拉赫曼,1976。从米塞斯到枷锁:奥地利经济学与卡莱迪社会论文集。经济文献,14(1):54-62。
· 马克卢普(1946)边际分析与实证研究。《经济评论》第36期(4):519-554。
· Melden, A. 1973。自由行动。伦敦:Routledge & Kegan Paul。
· 密尔,J.S. 1879。自传。伦敦:Longmans, Green & Co.。
· 米塞斯·冯1949。人类行为;经济学专著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
· Nordenfelt, L. 1974。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斯德哥尔摩:贝克曼·特里克里尔。
· 皮尔森1959年。美国商人的教育;大学-学院工商管理课程研究。纽约:麦格劳-希尔出版社。
· 鲁宾逊,J. 1962。经济哲学。哈蒙兹沃斯:企鹅出版社。
· 沙克尔,G.L.S. 1972。认识论与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批判。Piscataway:交易出版商。
· 西蒙,赫伯特。1991。我的生活模型。纽约:基础书籍。
· Statler, M.和P. Guillet de Monthoux. 2015。管理教育中的艺术与人文学科。管理教育学报,39(1):3-15。
· 1946年,G.F.蒂尔比。南非的统治者文章。经济研究,14(4):253-276。
· 蒂尔比,G. 1960。经济学家成本规则与均衡理论。经济学27(06):148-157。
· 赖特·冯,G. 1971。解释和理解。伦敦:Routledge & Kegan Paul。
作者信息
作者及单位
- 哥本哈根商学院,Frederiksberg,丹麦 皮埃尔·吉耶·德·蒙图
-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 皮埃尔·吉耶·德·蒙图
关键字
- 决策
- 行动哲学
- 三段论
- 意图
- 逻辑经验主义
-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