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读庆山《清冽的内在》

这是一本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读起的书,宛如和熟悉的姐姐对坐谈心,她絮絮而温和地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这本书是作者的生活分享,有着充分的细节描写,读来口齿噙香,不得不钦佩作者的美感和对美的表达能力。
日常的饮茶,散步,吃饭,喂猫,在作者笔下都有了一种灵气,让人读来像是重新领略了生活中的这些细节,读来,心生静气,感觉到生活不仅仅是赶时间,兵荒马乱,也可以有认真地感悟当下,从饮食,茶汤,猫饭当中看到禅机。
这本书也是作者的思想分享,她真诚地表达着自己,读来让人感到平静而有力量,很是被作者的想法所触动。
她学佛,把佛法融入生活,是用佛法解读着自己眼中的世间万物,用佛法解析自己的生活。
她剖析自己,把自己的内观心得毫不保留地写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她分享了很多自己作为母亲,如何看待自己,看待女儿,看待自己和女儿的关系,她是用一种带着慈悲的了解看待女儿的成长的经过,不会因为自己想女儿成为什么样而焦虑,她是带着一种欣赏同行者的眼光看待女儿的,字里行间能看出自己对女儿的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接纳她本来的样子,也有着对生命历程的豁达,知道衰老和成长都是自然规律而从不试图去抵抗的一种豁达。
她写,过去自己带女儿旅行,是母亲带着孩子,但将来再一起旅行,就是青年的女儿和她年老的母亲。
我非常欣赏庆山对于生命的豁达的态度,她安住于当下,至少学习和尝试安住于当下,看待生命的历程,她带着因为了然所以形成的豁达。
她说着自己当下对待生命的所思所想,你感到一颗有温度的心向你敞开。
我小的时候,是安妮宝贝最声名鼎沸的时候,那时候我对于别人都说好的东西,有一种叛逆,我偏不去看。
但后来,在我经历自己人生一次比较大的挫折,整个人和迷茫无助过着很是如同浮萍一般的日子的时候,我和她的文字相遇了,我走长长的路,耳机里只听得进去她的文字被录制成的有声书,那是关于旅行和无处安放的得不到回应的旺盛情感的文字。
记忆里,那是一个明亮温暖草木葱茏的夏天,我逃避着现实,躲进她繁杂美丽的文字中去,不想面对现实,只想在她编织的那个人人都有细腻的心的水泽丰美的世界。
再后来,我知道她改名叫庆山。
我很喜欢庆山这个名字。
很沉静,而充满喜悦和希望。
总让我联想起“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我见青山多欢喜,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那次旷日持久的居家隔离,我在上海租住的房子里,被隔壁小区叫下楼做核酸的喇叭声吵醒,再睡不着,也无处可去,只能在房子里等待轮到我们小区做核酸,于是我打开阅读器,再次和庆山重逢。
我读的是她笔下的墨脱。
我不算庆山忠实的读者,但我着实喜欢现在的庆山。
喜欢她不再有浓烈的情感,但有着细腻的真诚,和温柔的慈悲。
我想,我们都正在老去。
或许我们没有办法过着像庆山一样出世安静的日子,但我们可以在她的文字里,感受到安宁。
我现在常常在地铁上读庆山。
不论身处怎样的浮躁和喧哗,庆山的文字总让我能感受到好好活着是一件无比幸运的事。
因为她的文字里,有让人想要好好生活的力量。
我们不一定要避世,但也可以像庆山写得那样,好好吃一餐饭,喝一盏茶,认真过片刻用心感受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