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体身上就是一座山——从数据看家长普遍关心的共性厌学话题
在冬令营(你想找回一个自信绽放/爱交友/少玩手机的孩子么?——青少年友feng营家长招募中)活动结束之后——
最近我们在后台对本号的用户和阅读情况,以及之前对想来家长收集的问卷,做了些初步的数据分析,发现了一些好玩的点:
出于隐私保护,问卷中我们只看共性的问题,个性问题,不做公开讨论。
看完了这个数据分析,你就发现,原来这些看起来个性的困惑,其实是社会共性问题,甚至是时代的烙印,不是你一个人在烦恼,你并不孤独~
【一定是休学后才来找我们?】

也不一定,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休学,但就算没休学也会厌学逃课,有的还不如不上,或者父母也意识到传统学校的局限性了。
【孩子休学后,对父母的影响是?】


哎,看到这些家长的各种酸甜苦辣真是太不容易了,同时为家长们的坦诚和勇于面对自己真实脆弱点赞,谁遇到这事都很难接受挺过来,能平静的人真是太少了。(所以家长也需要同伴的社群支持~)
【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休学的原因是什么?】


短期来看,休学厌学源于在学校有个诱因事件,被冤枉,不公平对待,成绩下滑,跟同学有冲突……甚至很多家长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休学确实不是单一因素导致)
【长期来看,休学的原因是什么?】

但长期来看,休学的主要原因中,35%-45%都与朋辈的人际关系直接有关,还有容貌焦虑占11.5%,说到底也是在乎“外界尤其是朋友怎么看我”,(在更为官方的大数据中,人际关系/冲突处理/情绪管理应该能占到50-60%)

(选择三年网课,和父母期待高的人反而很少,但这却是孩子认为的主要原因~)
【那你期待怎么支持孩子?】
but有趣的是,当我们问家长,对我们营地的期待时,多数的家长还是认为挖掘天赋,找到内驱力,提高学习动力是最重要的占比60-70%,交友反而只占到了13%,还是希望家长能更多在乎孩子的社交哇~


(还好,对复学有很强结果期待的家长也不多,这是我觉得找到了宝藏家长合作者的一点,家长有不着急复学的认知,是最难能可贵的资源。)
【那么孩子目前的心理状态呢?】


【孩子之前成绩如何?】

跟我们固有认知不同,多数孩子成绩不好,但我们不认为他们不喜欢学习,可能只是没找到学习的方式。
【父母一般都是怎么对待孩子的成绩的?】

【父母又该怎么配合适应孩子的变化?】

看到这个数据,欣慰的是,已经有很多父母意识到育儿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作为支撑的,如果自己搞不定,不如找专业人士来协助。
但有趣的点在于,选择讲道理/不主动沟通/发火的比例不足8%,但实际上在我们多年的经验中,这才是最常见的亲子沟通模式,看来家长朋友们需要更多诚实面对自己哇~
【那么怎么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呢?
要不要一起来参营呢?】

有30%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受到很大影响,也需要来大理放松,但也有很多,担心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他们过来~看起来亲子关系有待加强哇~
此外再结合后台的数据看看
到底是谁在关心这个群体
截止到目前,本号有319个关注用户,有89个常读用户(占比28%),有将近一共8000次的阅读。

从常读用户数据来看,一二线城市的比例高达50%以上。


这里有个数据很有趣,在不常读用户中,三线城市的比例最低,呈现出一种“中部塌陷”的形势来,一线二线和四线以下都是最多的。我猜四线以下的城市多,可能是因为,四线以下的社会风气是“读书是唯一的出路”“高考是改变命运的独木桥”“提高一分,干倒千人;一二线城市因为经济高度发展,内卷严重,且各种教育资源集中,父母也在乎除了成绩之外的素养;三线城市压力不大, 父母不鸡娃,看起来最佛系,对心理支持资源的需求也最低。
哪些省份的用户最多?
一二线城市,川渝,长三角,珠三角。


(云南和四川的数据偏高其实是个误差,因为在大理和成都,这是两个我们团队成员的主要所在地,有朋友和同行的友情支持,其他的地区,应该都是跟“卷”成正相关的。)
那么哪些省份的用户最少呢?

我猜想原因有二:
1 这些省份的升学压力不太大。
2 这些省份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社会共识里没有太多认知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在我2024年的内蒙老家,谁说有抑郁症,家长和邻里亲戚都会认为孩子就是犯懒不想读书,挨打不够多而已。
看看常读用户的年龄比例

常读用户中,还是以家长为主,占比50%以上,同时有趣的是,26-35岁的人占比也很大,我猜是同行,或者是向往类似教育的伙伴吧?
不止一位伙伴跟我说,如果十几二十年前,我的初高中能遇到像你们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就好了。

再看各个年龄段中常读/非常读的比例

这个数据也很有趣,虽然后台显示成年人关注为主,但在常读的用户中,青少年的常读用户占比83%,远远超过了不常读用户,而其他年龄层的人则是关注了,但看的少。
看看阅读次数的渠道来源


在阅读比例中,发现朋友圈和聊天会话占据了80%以上,说明以口碑和同圈层的传播为主,有伙伴说不止在一个群,一个朋友的票圈里看见,说明啊~圈子就这么小,或者有缘看到,你就是同道中人啦~

在某些时刻,阅读的次数远远多于分享人数,说明某一些认可的用户会反复分享到不同的社群和朋友中。
最后,如果你觉得这份报告对你有所价值,欢迎点赞,收藏,在看,同步朋友圈,转发给需要的伙伴~
如果你是家有休学孩子的家长,欢迎填写问卷后加我微信详聊~祝大家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