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了一天菜,我们对“农场到餐桌”有了更丰富的理解|食日谈Vol.29

在北京三元桥,有一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所有蔬果商品都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且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这家名为集室的菜店由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经营,她们的农友也经常出现在食通社的报道里。去年,我们还专门和集室的负责人和设计师聊了聊这个菜店背后的故事:当设计与食物相遇:北京一家社区菜店的十年新生|食日谈Vol.20
作为一个“保留节目”和某种“入职培训”,食通社团队每年会去集室卖一天菜,美其名曰“占领集室”。但其实是想通过一天的劳动,用肉身去理解和体验一个公平、可持续的食农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到底是如何运转的。
今年的卖菜阵容里,既有刚入职一周就被拉来卖菜的前国际新闻记者,也有学了六年农学,最后从瓦赫宁根大学取得生态农业硕士学位的新人。突然从普通消费者变身为一家有理念的菜店店员,她们有很多新发现。
比如:店里的产品来自不同小农户,卷心菜品种多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小农户不仅认得自己的菜,还亲自上阵分享最佳烹饪方式,展示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使人更理解食物背后的知识、技术和劳动,以及其他投入,进而理解食物的真正价值。“一天只吃两个西红柿,为何要从100个一模一样的里面选,而不是农夫生产的每个都不同的呢?”

在这期播客里,两位新同事和两位自诩有不少卖菜经验的老同事开展了一场对话。
通过做一日店员,同事们开始思考我们对速度和“效率”的习以为常。这让我们反思,是成为“确定”的劳动提供者或服务接收者,还是多元、有情感的人类?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现在的年轻人们是否还亲自去买菜?而在国外,像Wholefoods这样大打健康生态牌的超市,是否已成为新兴、士绅化的生活方式?这是否也是一种“炫耀性消费”?

新年里,大家有什么想吃的、想做的呢?敬请收听《食日谈》,与我们一起深度挖掘食物、生态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本/期/嘉/宾





本/期/主/播

时/间/轴
00:31 编辑部的故事: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关注食物的编辑部,每年都要去卖菜?新同事刚入职,就被通知要去卖一天菜,是什么样的心情?
01:09 当我们只是去买菜时,可能想不到一家社区菜店,每天会有如此之大的工作量
03:59 农学专业毕业的同事,真卖起菜来也是很新鲜
05:15 北京三元桥集室:一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店里所有的蔬果商品,都是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并且不使用农药化肥,有自己一套更为严格的生产标准。
06:22 编辑部当班:全部来自小农的多样化的产品,光卷心菜都有来自不同农户的很多种;要求定制化的客户,每个消费者都有想要的那一款“尖货”,而不是标准化的大路货。
09:02 小农户能认出自己的菜,还能亲身上阵请大家以最好吃的吃法,吃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沙窝萝卜”。所以一旦理解好真正好吃又健康的食物里面蕴含的浓厚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和劳动的话,以及其他的投入,就会理解这个价格了。
13:35 去年当过班的编辑闹了多少乌龙?请听VCR
14:06 这家不寻常的生态菜店原来脱胎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同样由市集孵化出来的食通社编辑部关系紧密,也才有了“占领集室”的故事:编辑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里呼吁,更应该走出来看看农业生态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18:02 做了一日店员,开始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对速度和效率的习以为常:几秒钟就要回复的工作短信,半小时就要送到的外卖,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是要成为被“确定”的劳动提供者或服务接收者,还是多元、有情感的人类?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现在的年轻人们是否还亲自去买菜?而在国外,像Wholefoods这样大打健康生态牌的超市,是否已成为新兴、士绅化的生活方式?这是否也是一种“炫耀性消费”?还是多元的、会有情绪的人类?
24:19 现在还有年轻人“肉身”去买菜吗?
25:01 卖过菜、做过一日店员后,编辑部同学们对买菜这件事有新的看法吗?
29:08 在国外,去类似Wholefoods这样标榜健康生态的地方买菜,似乎变成了一种新兴的、士绅化的生活方式,这是好事还是另一种“炫耀性消费”?
31:59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集室准备像全食超市一样“做大做强”吗?
36:50 “如果我一天就吃两个西红柿,我为什么要吃100个一模一样的西红柿里的两个,而不是农夫生产的每个都不相同的呢?”
37:45 相比现在大家日益关心各类公众议题,比如性别、气候、阶级固化、边缘化群体,食物及生态的议题有什么特殊性?
39:18 新的一年,大家有什么想吃的东西,想做的事?







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荔枝 | Apple播客
订阅「食日谈」播客

欢迎在各播客平台评论区留言,我们会不定期回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小号,备注“食日谈”,进入播客听众交流群。

本期播客创作团队
统筹 制作:晓晶
封面:万琳
音乐:岜农
编辑:王昊 天乐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食通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美国营养科学的悲剧 (8人喜欢)
- 女性出走之后,去了有机农场 |评电影《内沙》 (5人喜欢)
- 当农民成为低关税的牺牲品 (14人喜欢)
- 比起吃瓜京东美团商战,打工人更该关注这两部电影 (4人喜欢)
- 气候变化在农村真的只是“天灾”吗?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