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就是理生活 读书笔记
了解了自己的现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通过拟定量化的目标,控制消费,消除债务,发掘沉睡资产,找到变现的核心技能,持续购入资产。等资产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资产合理配置,分散风险,并学会利用实体合理避税,以及最后找到更优的代际传承方法。
这就是理财的十大模块:状况剖析、目标设定、消费控制、债务管理、沉睡资产、变现技能、资产购入、风险分散、实体节税、代际传承(见图4-2)
22~32岁,即大学毕业后的首个10年。我们由选择工作、努力工作或学习进修,到升职、跳槽,同时我们也到了适婚的年龄,要组建家庭、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是忙碌而充实的 10 年。这段时间,我们应以消费控制和发展变现技能为主,储蓄资本,累积人脉和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知识,努力升职加薪,增加主动收入,尽快存下第一桶金,尝试购入资产。这是最重要也是打基础的10年。
如果第一个10年能够妥善规划,到了第二个10年——32~42岁,就能有更多的选择。这时候,应做好债务管理、挖掘沉睡资产、利用现有的变现技能选择创业或发展副业、持续购入资产等,利用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蓝海。
到42~52岁这第三个10年,就应该提前部署退休后的生活了。在持续购入资产、不断增加被动收入的同时,要注意分散风险,也可以通过创建实体架构来合法[…]”
当你紧急需要用钱的时候,能迅速变现又不会带来损失的资产量。参考值是3。也就是说,每个家庭至少应该预留3倍开支的金额作为日常备用金,投资于能迅速套现的活期、余额宝或货币基金等投资品种,尽管收益率不高,但流动性很强。
如果数值低于3,就需要控制支出或增加备用金。
如果数值远高于 3,则意味着放在低收益、高流动性产品上的资金过多,可以释放一部分去投资较长期、收益较高的产品。
负债收入比主要评估家庭能否承担当前的负债水平。参考值是40%。如果数值低于40%,则说明家庭目前能够应付债务;如果数值低于20%,则可以适当增加低利率的贷款,如给房子加按,以抵消通胀,并投资稳定且收益高于贷款利率的债券或理财产品;如果数值超过40%,则意味着负债过高,已超过家庭的承受能力,要进一步控制消费,增加收入,尽快提前清掉一部分债务。”
投资合理比主要评估家庭通过投资让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年轻人的参考值为20%,家庭的参考值为50%。投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投资类固定资产的总和。如果远超过参考值,则应适当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如果远低于参考值,则要思考如何盘活一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以提高净资产规模。
一是目标的设定要针对自身情况,不能人云亦云。
“二是难度适中,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能达到。
“三是应当具体明确。
“四是不宜太多,按重要性、与人生大目标的相关性、完成难度、需要完成的时间先后综合选出3~5个中长期目标。
“五是在设定目标的同时,必须充分预估未来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并设计跨越障碍的应对策略。
“六是要学会把大目标切分成一个个可以立刻执行的小目标,并定期审视、反馈并合理调整实施计划。定期给自己小奖励,提高满意度。反过来,满意度会进一步增强自信,从而强化对目标的承诺。
财务双轨制是指,允许双方保留薪资中的一部分自己支配;把剩下的钱放进共同账户,扣除家庭的共同开销,如房租、水电煤气费、家私电器购置费等,余下的钱进行理财。如遇到大额支出,就看看该支出属于谁,再用自己的账户支付。”
共同账户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设立多个子账户,如保守投资的退休基金、教育基金,比较激进的投资账户,日常消费账户等。我建议收入一到账,就转到不同的账户,然后在日常消费账户中扣除固定开支,最后再开始消费。”
每季度或者每半年,你们两人应该坐下来一起回顾一下家庭的财政状况,评估数字的变化是否影响家庭的理财目标。在讨论的时候,用数字说话,避免情绪化。当另一半的消费影响到了财务目标,甚至影响到紧急预备金或者退休基金的时候,要讨论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完成目标,而不要只对其进行情绪化攻击。
可以设定消费的警戒线,如目前收入水平还不高,可以设定较低的警戒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再逐渐拉高。比如,刚入职场没几年的年轻人,可以设定单笔消费2 000元作为警戒线,只要超过了2 000元的消费,就提出来与对方商量。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对方决定你要不要花这笔钱,而是通过这个商量的过程,再次思考这笔花费是不是必需的,以免做出错误的决定。”
是不是良性负债,要看支付的贷款成本是否低于机会成本。如果低于,就是良性负债;如果高于,则是不良负债。
凡是借了钱能带来正向收入的就是良性负债;不能带来额外收入的就是不良负债”
第一驾马车:购买好资产,带来稳定的被动收入”
好的资产是那些能够带来稳定的、持续性收入的资产,像稳定派息的股票、以一揽子租金收入为主的REITs、固定收益资产(如定息企业债券)、收租物业等。用收回来的利息再分散投资到其他具有增长潜力又稳定派息的资产上,利用现金流和复利滚雪球。这些稳定的收入才是真正的被动收入,一旦超过了你的支出,你就达到了财务自由”
第二驾马车:找到自己的“摇钱树”
在开始想要的生活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赚钱。而要赚钱,一定要立足于自身的长处。先找到可以在一个月内变现的技能,在这个技能的基础上,慢慢学习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之后再将这个技能应用到其他领域。
你在存买房的首期款,在转账出去之前,在你手里都是沉睡资产。你可以用来购买保本类的短期理财产品。如果你已经有一套房产,且没有贷款,并且有较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且收益高过房贷利息,那么这套房子也是你的沉睡资产,你可以用它去银行贷款套现,进行其他投资。
比如你是欠债的那一个。原本的方案是你给自己投保,当你去世后,保险金留给孩子。孩子收到的保险金就需要先还债,这种情况跟遗嘱一样。但如果你把这笔钱先赠予了你没有债务的父母,由你父母来投保,依旧设定你是被保险人,那么当你去世后,保险金给孩子。这样就不同了。因为投保人是你的父母,他们没有债务,你的孩子收到的保险金就不需要还债。我们称此种方法为‘债务隔离’。
所谓4321定律,即把家庭收入的40%用于投资、30%用于生活开销、20%用于储蓄备用、10%用来配置保险。你看,你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节衣缩食的情况下,生活开销已经占了收入的40%。所以,对现在的你来说,还不适用”
100-年龄”配置法,他把收入按比例分配在三个账户中:零钱账户买了货币基金。增值账户,在我的建议下,组建了一个REITs+债券的投资组合。用杠杆提高债券收益率,用REITs和控制债券评级来控制风险。年收益率长期在10%以上。投资账户,他定投了指数 ETF 基金,剩下的钱都用来买卖股票。定投基金在达到15%的收益率时,止盈了,锁定了收益。现在开始新的一轮定投。股票的投资有亏有赚,因为比例不大,所以风险可以承受。”
这三个钱袋子,其实也对应了三个账户:零钱账户、增值账户和投机账户。
投机账户的多少与你的年龄和风险偏好程度有关。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投机账户金额=(闲置资金总金额-零钱账户)×(100-年龄+风险系数)%。增值账户更简单,就是把剩下的钱全部放进这个账户:增值账户金额=闲置资金总金额-零钱账户金额-投机账户金额
投机账户金额=(闲置资金总金额-零钱账户)×(100-年龄+风险系数)%。你有72万元的理财产品、4万元的活期存款,因此总金额为76万元。零钱账户就还是4万元。年龄36岁,风险调整系数为10%。也即:投机账户金额=(76万-4万)×(100-36+10%)%=46.152万元;增值账户金额=76万-4万-46万=26万元。
“这个万能公式被称为‘100-年龄’配置法
投资账户收益
看房地产的走势,有三个重要指标——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这是原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博士概括出来的。长期看人口,即看一个城市人口的净流入或净流出的状况。人口净流入多,说明这个城市就业机会多,产业发达,经济向好。这是房子的需求端。中期看土地,即政府的批地情况。这是供给端。根据供需原理,供不应求,房价自然就上涨;土地供过于求,房价就会下跌。短期看金融,就是看资金的流入、流出。比如近几年货币超发,房价涨得快;房贷政策宽松,也能刺激房价;限制贷款了,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
财富的两驾马车——“摇钱树”和购入资产,就是房子的两根承重梁柱:提高本职工作收入或培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摇钱树”带来本金的快速增长,不断购入能带来被动收入的资产,形成钱生钱的良性循环。这两根梁柱越厚、越高,房子也就能建得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