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加里波利之星勋章
类别:勋/奖章
获颁条件:在战斗中表现勇敢
国别:奥斯曼帝国
有资格获颁者:一战同盟国军队官兵
相关战场:一战中东战场
现状:废止
设立时间:1915.3.1
加里波利之星勋章是奥斯曼帝国设立的一项军事勋章嘉奖。在奥斯曼帝国,该勋章也被称作“战争勋章”(Harp Madalyası/ War Medal)或“铁新月勋章”(Iron Crescent,该名称出自德文‘Eiserner Halbmond’,模仿了德国的铁十字勋章[Eisernes Kreuz]的命名模式)。1915年3月1日,苏丹穆罕默德五世(Mehmed V)下令设立战争勋章,奖励在战斗中表现勇敢者。一战期间,奥斯曼帝国曾向本国和其他同盟国军队的官兵颁发过该勋章,获颁者主要都是曾在中东战场服役的人员。
设计与结构
全套战争勋章奖励包括一枚勋章、一条绶带以及一枚战役略挂(Campaign bar)。
勋章为镍质,上镀有黄铜,形状为五角星形,中心拱起,最宽处宽56毫米。五角星的五个尖端都带有球状装饰头(finial),五个角臂都包裹有高出其自身的银色饰边,五角星的底色为红色,材质为漆(Lacquer)或搪瓷(Vitreous enamel)。五角星中央是一个向上拱起的新月,其开口在顶端。被新月包围着的是勋章设立者苏丹穆罕默德五世的花押(Tughra,音译‘图格拉’),花押下方是年份“1333”(伊斯兰历,即公元1915年)。勋章反面是平的,无装饰,只有一个直别针。
勋章的配套绶带带有红白双色条纹。颁给作战人员的战争勋章绶带上的条纹颜色顺序以及宽度如下:
红色,宽2.5毫米;白色,宽5毫米;红色,宽29毫米;白色,宽5毫米;红色,宽2.5毫米。
颁给非作战人员的战争勋章绶带上的条纹颜色顺序与上述正相反。
与勋章配套的战役略挂为白色右指向抛物线(right-pointing parabola of white)形状,长56毫米,宽7毫米。白色底色上带有红色的阿拉伯文铭文,表明获颁者具体参加的是哪场战役:恰纳卡莱(Chanakkale,即加里波利)、加沙(Gaza,1917年第一次加沙战役[First Battle of Gaza])、运河(Kanal,1915年苏伊士运河突袭战[Raid on the Suez Canal])、库特(Kut-al-Amara,1915-1916年库特围城战/第一次库特战役[Siege of Kut])
佩戴
获颁者穿正装时应将战争勋章佩戴在右胸衣兜下方。按规定,该勋章只有这一种佩戴方式;获颁者穿日常服装时只能佩戴绶带。绶带戴在上衣第二个纽扣孔处。
对于奥匈帝国和德国的获颁者(通常都是亚洲军团[Asienkorps]成员),战争勋章的佩戴优先级要低于他们本国的二级铁十字勋章,且战争勋章绶带要被压在铁十字勋章绶带之下。
曾获颁战争勋章的德方著名人士包括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和鲁道夫·赫斯。
当不佩戴勋章时,还可将经过处理的绶带作为勋表(ribbon bar)戴在胸前。
获颁者一般不会佩戴战役略挂。
参考资料
· Klietmann, Dr. Kurt-Gerhard, (1971): Deutsche Auszeichnungen: Ein Geschichte der Ehrenzeichen und Medaillen, Erinnerungs- und Verdienstabzeichen des Deutschen Reiches, der deutschen Staaten sowie staatlicher Dienststellen, Organisationen, Verbande usw. Vom 18. - 20. Jahrhundert. 2 Band. Deutsches Reich 1871- 1945. Berlin: Ordenssammlung.
· ERMAN, M.Demir, (2012) Harp Madalyası - The Turkish War Medal - ISBN 978-605-125-484-5
ERMAN, M.Demir, (2023) Osmanlı-Türk Madalya ve Nişanları 1801-1923 The Ottoman-Turkish Medals and Orders- ISBN 978-605-87186-0-9
外部链接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