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得都吃不起麦当劳了
去年“西贝三只蒸饺29元”的新闻成为热议,随后麦当劳一杯牛奶23元的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有人发现麦当劳一杯热牛奶23元,说自己“被天价牛奶吓到”。
无独有偶,美国的“天价巨无霸”也被冲上了X的热搜。有人在X上帖出来康州一个休息站的麦当劳价格,其中一份巨无霸套餐售价高达17.59 美元。还有人在麦当劳店里发生争执,因为发现一份薯饼居然卖5.69美元。汉堡是美国的国民食物,麦当劳是美国的象征,美国人居然要穷得吃不起麦当劳了,这还了得?一时舆论哗然,最后麦当劳的CEO表示,在2024年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麦当劳的“吃得起”(affordability)问题上。
我一直觉得麦当劳不便宜。
以前刚去北京工作时,办公室玻璃窗里望出去就是王府井口的麦当劳。上下两层,人头攒动,很多游客打卡,还有小孩在里面过生日。当时我一个月工资1000,一个巨无霸10块。如果一天吃两顿饭,一顿一个巨无霸,一天20,一个月600,那是我工资的60%。当时一碗连汤带水的马兰拉面才4块,为什么要去吃麦当劳?
隔壁的兄弟处室有审批权,时不时有人请吃1000块一只的澳龙。我们处是负责调研的清水衙门,办内刊写稿子略有点小钱,处长带大家去吃麦当劳,只在那时我才会品尝一下巨无霸套餐,加个3块钱的苹果派,作为饭后甜点。
后来出国读书,一个月800美元奖学金,房租450。学校食堂和开在校园里的麦当劳很少光顾,自己做饭,将近4美元的巨无霸套餐对我来说,还是太贵。
有一次和几个同学合作一个作业,到饭点了,大家议论去哪里吃饭,我说要不去麦当劳。一个美国长大的印度裔同学笑道:我至少有10年不吃麦当劳了。我眼前好像突然出现了四个大字:阶级差距。
有时下午忙得晕头转向,看到外面阳光明媚,我会放下手头的东西,走到麦当劳从兜里掏出几个硬币,买一个30-cent cone。30岁的我,坐在临窗的桌前,看着外面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慢慢享受手里甜蜜的“三毛美分筒”。
毕业后找工作换工作,结婚买房养孩子,又赶上了金融危机。有天上班路上碰到了停车场走出来的大老板,和我大叹苦经,说两个女儿马上要读大学了,而自己的401K已经跌成了201K。我附和安慰两句,他问我是不是也停在这个停车场。我说不是,我买了停车场旁边的高层公寓,it's deep underwater now。
当时我们组做房贷相关业务,是金融危机的起爆点和重灾区,underwater是房贷术语,指房子的未偿还贷款金额高于房子的价值。当时我们买房子掏出兜里所有的钱,只凑够10%首付,另外10%是second-mortgage,利率7.5%。省吃俭用,好容易把second-mortgage还清了,金融危机来了。房价暴跌,而公寓又跌得最猛,那房子最低的时候跌了45%,几乎腰斩。把房子卖了还贷,即使不考虑中介费,也还欠银行25%,这就是所谓的underwater。
更搞笑的是,我欠的是自己天天上班那家银行的钱,而“我家”银行也是金融危机重灾区,还要天天担心它裁掉我。
银行人要面子,特别是男的,没人带饭,即使在金融危机之中。当时我的小老板刚离婚不久,中午在电脑前干活,一点半的时候总是消失半小时。有天我一上午赶一个急活,忙完去Chick-fil-A吃饭,发现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一个鸡肉堡配一杯凉水。撞见了不好意思躲开,端着托盘到他面前坐下,我点的是套餐,有点尴尬。他倒是神情自若地和我闲聊,说自己经济学出身,但生也晚,没赶上大萧条,也算碰到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个机遇……几年后他娶了个越南新娘,跳槽去另一家银行,升了一级,主管风险控制。
当时Chick-fil-A的套餐我也是偶一食之,吃得最多的是麦当劳的angus third pounder,每次都和店员说:“mushroom and swiss,just the sandwich”。我一直不怎么爱吃汉堡,但这4美元一个的安格斯厚牛堡真是好吃又实惠。可惜后来不卖了,原因是价格太贵,销量不行。
前些时候无意中发现中国还卖这个,甚至因为有人讨论“女生和男生约会不该在麦当劳点这个最贵的套餐”,安格斯厚牛堡套餐被调侃为“捞女套餐”。
去年女儿参加州里的青年交响乐团的排练和演出,住两天旅馆,四个女生睡一间房。有天晚上大家出去聚餐,讨论了一番,选的是连锁快餐“五条人”。后来女儿跟我说,她发现Five Guys好贵,光一个cheeseburger就要10美元。我问她吃了啥,她说她要了个热狗。
我长叹一声,说我太伤心了。 她不解地问为什么。于是我从北京吃不起巨无霸说起,一直谈到来美国读书吃三毛美分的冰淇淋、提议去麦当劳吃饭被印度裔二代看不起、金融危机期间碰到吃汉堡喝凉水的小老板……
她狐疑地看了我一眼,问我:你觉得你奋斗那么多年后,我这个华裔二代还是吃不起10美元一个的汉堡?你为此而伤心?那你真是想多了,我只是单纯的不爱吃汉堡。
我抬起胳膊,做出以手拭泪的样子,说:你不用替我省钱,也不用安慰我。
她笑道:真不是啊!Five Guys的热狗可不是Costco1.5美元的货色,我点的Bacon Cheese Dog,要9美元呢!

杜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对一流的渴望 (177人喜欢)
- 吉井忍和上野千鹤子的“对话” (129人喜欢)
- 学问、成就和生活 (534人喜欢)
- 生活的可行性 (172人喜欢)
- 节俭的故事 (26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