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山彭氏
上海的萧家浜可通黄浦江。河滨有棵大榆树,树龄几百年。咸丰五六年间,天色阴沉的夜晚,当地人往往发现河滨有光照天,特别像有月亮的夜晚。某日,有个外地人想从当地人手里买下这棵树,愿出一百缗钱。当地人觉得奇怪,于是问他为何要买。外地人答道:“这棵树的中心已经空了,而一棵灵草生于其中。你们没见到这里晚上有宝光,且像明月之光吗?那是巨蚌珍珠发出的光。巨蚌从黄浦江游到了萧家浜,想吃这棵树里的灵草而修成正果。我想买下这棵树,取出灵草,然后用它钓巨蚌。” 当地人听了外地人的解释,就决定不卖树,因为他们知道巨蚌的明月之珠是无价之宝,不在乎外地人给的区区一百缗。他们于是一起把树锯断,取出灵草,然后在萧家浜筑起堤坝,截断流水,然后把堤坝内的水抽干。无水的河道里果然有两只巨蚌,而且两只都大得像一百斛的船,蚌壳都是一开一合,那样子像是要把人吞进去。当地人见状,不敢靠近,于是把灵草悬在长竹竿的一端而引诱巨蚌。巨蚌中计,像风一样跑来追逐灵草,结果把竹竿和灵草都吞了进去。拿竹竿的人极其恐惧,幸好跳开而没有同样被吞噬。而巨蚌此时还在坝里,没有离开。当地人于是以为它们出不去,最终会因坝里无水而干涸而死,就等着它们干涸而死。可是巨蚌几天之后就不见了,大概飞跃堤坝而去。不过宝光却没有消失,只是位置挪到了离萧家浜几十里的黄浦江。 不久之后,县署外来了两个美丽绝伦的女子。她们递上起诉状,请求县令速速拯救,原因是她们自幼出家修道,却被恶少年邬某强占为妻,无法返回娘家。县令问她们家住何处,她们答以“黄浦”。之后县衙外又来了个书生,自称姓邬。他也递上了起诉状,请县令速速处理他的事情,原因是他跟彭氏的两个女儿定了娃娃亲,她俩如今却要赖婚。县令同样问他住在何处,他也说住在黄浦。那之后,县里的衙役拿着文书去抓人,却发现黄浦江附近没有姓彭的人,也没有姓邬的人。他们于是向附近的船夫打听,结果附近的船夫都没听说过姓彭的和姓邬的。县令只好对此事置之不理。半个月多之后,彭氏二女前来催问案件办理情况,并且又向道署起诉。县令于是回复道:“抓不到邬某,如何处置他?” 彭氏二女则提供了解决办法:"在黄纸上声明邬某应按律惩办,并且盖上县令的印章,然后于某日某时焚化而投进黄浦江就行了。" 县令就按照她们的说法做了,黄浦江江面突然涌出血水,而一条大黑鱼也浮了出来,有五六丈长,像是被刀砍过一样,已经死了。当天晚上,黄浦江的宝光就消失了,而且之后再也没有重新出现。而人们再次发现宝光的时候,它出现于离上海很远的海岛上,也就是蛇山岛(佘山岛)。当地人到那时候才明白过来:巨蚌长期不离黄浦江,是因为受到了黑鱼的阻挠。而巨蚌和黑鱼都来起诉,先得印者胜,可证印的威力很明显。

这个故事出自《庸盦笔记》,可谓专门为我准备的。我之前写的《龙的战斗事迹》,提到了明代夏原吉、蚌母、蚌女、蛟龙的故事①。那个故事实在跟《庸盦笔记》的记载源出一脉。不同之处是这个记载有诸多亮点。 一、增加了胡人识宝的情节:外地人想要巨蚌的珍珠,又知道巨蚌吃了灵草就可以修成正果,于是想买下萧家浜的榆树,取出其中的灵草而钓巨蚌。可惜这个外地人比较傻,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像其他胡人那样先把宝贝买到手,再说出宝贝的用途,让卖家后悔莫及。 二、让树内藏物的故事有了新发展。古代的树里藏异物并不罕见。其中可能有青牛,也可能有黑狗,还可能有蛇。而其中有灵草的记载却没有出现过,灵草与巨蚌的关系同样是头一回见于记载。 三、为蚌女取了个姓。《龙的战斗事迹》里的蚌母、蚌女无名无姓,这里的蚌女却姓彭,奇之又奇。不过她们的姓却是可以解释的,因为彭与蚌的古音相似,蚌的中古音拟音是bɔŋ,彭的中古音拟音是bɐŋ。 四、巨蚌的游泳能力也是很强的。黄浦江到蛇山岛那么远,她们居然能游过去。 驻守在蛇山的部队要是了解了这个故事,恐怕也会喜欢吧。谁帮我联系他们? 注: ①始见于朱国桢的《涌幢小品》第19卷,后来又见于陆文龙的《型世言》第39回(蚌珠巧乞护身符 妖蛟竟死诛邪檄),最后见于《徐兆玮杂著七种》。 酉盦翁 南充 2024年2月29日 龙的战斗事迹

dotchi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卖菜回来吃掉你 (2人喜欢)
- 清晨絮语 (4人喜欢)
- 读《中国神怪大辞典》第三版(2) (1人喜欢)
- 读《中国神怪大辞典》第三版 (10人喜欢)
- 胆小莫当官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