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

登上豆瓣,竟然发现《周处除三害》的评分从8.1跃升至8.4,吊打目前的春节档影 ,这在近11年的犯罪动作类型片中可谓是独树一帜了。我心里暗暗欢喜,原来不只我一个人为这部电影倾倒。
电影的名字,一直是我思绪的绊脚石。"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猪、蛇、鸽子,这组合何其怪异,让我一度陷入沉思。尤其是蛇的形象,我曾误以为它指的是那位带着毒蛇纹身的香港仔,难道是他的象征吗?但这浅薄的想法只持续了一瞬,直到我踏入网络的海洋,深度挖掘后才恍然大悟。
佛教将贪、嗔、痴归为三毒,巧妙地与电影英文名相呼应。这不仅是隐喻的巧妙,更是导演深刻内涵的展现。贪嗔痴,这三种心态,恰如影片中的三害,三位通缉犯,他们的形象和行为,仿佛是这三毒的具象化。
香港仔的嗔,那种由厌恶、嫉妒和得不到而生的怨恨,他对小美的占有欲几乎变态,任何一个男人的靠近都能激起他的狂怒。他的情绪,就像那蛇一样阴险、突然。
而尊者林禄和,他的贪欲表现得淋漓尽致,外表的圣人假象下,隐藏着无尽的物欲和权欲。他,就是那只永不知足的鸽子。
至于陈桂林,他的痴显而易见,无知而又单纯,不懂善恶,不分是非,他的行为正是痴的最好注脚。
但我在想,这贪、嗔、痴真的能那么明确地划分吗?影片似乎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这三毒,香港仔的贪欲,尊者的暴躁,这些都不是那么绝对。所谓的除三害,不仅仅是消灭三大罪犯,更重要的是,消除内心的三毒。
《周处除三害》,不仅仅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犯罪动作片,更是一部值得我们深思的艺术作品。它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探索,也让我们在光影中寻找自己心灵的答案。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不仅因为其惊心动魄的情节,更因为那层层叠叠的深意。朋友们,你们感受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聊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