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 理念到现实的蜕变:知道与做到之间的鸿沟
罗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马里亚纳海沟到珠穆拉玛峰,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就是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却永远做出错误的选择。知道和做到这个巨大的鸿沟你永远无法跨越。”
知道是行动的起点,行动是做到的过程,而复盘让这一切跃然于纸上,清晰地看到你是否真的在理念到现实这条路上一直前行。

01
目标清晰才能发动内驱力
每天都知道要早睡早起,晚上睡觉时候不困,早上起的时候醒不来,然后假期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好好休息,再然后这种状态便一直持续下去,嗯,就这样持续着.....
明明知道,却总也做不到……
《小王子》的作者安东尼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造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人分配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我们很多时候知道要做什么,而且也知道如何去做,就是懒得行动。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结果呢?是我们的内驱力,想要最初改变,先要找到自己的内驱力,也就是去改变对事情的认知。
在行动上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在行动中发现自己的亮点同时也要找到自己的不足。

这周关于《AIGC智能创作时代 》这本书,笔记输出完成了,但是依旧没有给共读的小伙伴进行笔记反馈。
反馈是对自己思考的一种拓展,反馈也是和小伙伴们一种情感的联结。
下一本共读时,既要有自己的笔记输出,也要有及时的反馈。从共读活动培养自己的分享与利他。
02
意志力是自己与自己的博弈
最近身体状态实在是不好,于是在本周开始每天30分钟的锻炼,有时跳操,有时出去散步。
第一天信心满满,好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样子,第二天还在坚持,未来的样子有些模糊,第三天那种热情变成了例行公事,第四天开始觉得停一天也没啥事的样子……

世界上最难翻越的山一定是自己心中的这座大山,我们经常在翻越心中这座大山之前,总是不停地纠结,纠结自己到底是璞玉还是美玉,希望自己被雕琢成理想的样子,又怕雕琢时而不能忍受一切的苦难而羞愧难当,还怕结果和自己所希望的不一样。
如果人生有轨道,意志力的考验绝对在这条轨道里,因为任何你想要的结果都不会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而意志力的坚定也是人生最基本的考验。
所以,真正的挑战,真正要超越的其实是自己,这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
这需要我们有勇气和决心来面对困难和挫折,更能直面于自己的恐惧和不安,更需要我们的自律和坚持。
专注于目标,持续地坚持,保持好身心健康。
为了避免精神内耗,起身、出门、迈开腿、走起……
03
在清浅的时光里,一步一安然
这周做得比较好的事情是“551日记”和“每日朗读3分钟”

551日记是手、脑、心一起作用的结果,用手去客观阐述事情的经过,用大脑去思考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最后用心去感受每件事带给你的温度。
关于思考是一种对事物的接纳,思考后的反思也是一种自我的意识过滤。
我们要学会过滤一些事情,听见不要全信,看见了也未必是事情的全部,请记住了凡事一定要用心,才能发现花开时所绽放出的美丽。
而记录是一种微甜的回忆,你会看到真实的生活,现实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花满则衰,只要不停下脚步,便会再一次遇见圆月、遇见花开。
而人类的伟大也在于即使身处低谷也能开出花了,只要你不放弃,人生就不会有失败,人生的高高低低里存在一种悟道,一种修行,一种向上生长的勇气。
这是我持续写551日记得来的一点点心得体会。
和写551日记一样,行动比较好的还有每日3分钟朗读的活动。

朗读就像一种内心的力量,读到某段话时好像是和自己的一种对话,读到某段话时有时是一种醍醐灌顶、有时甚至是一种释怀,更多的时候变成了一种理解与宽容。
写在最后:
知道与做到只差一步之遥,但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而这隔着的这千山万水仿佛是人间留不住。
不管你知道的多与少,请你还是要行动起来,这样才能看见更多的希望与更多的可能性。
不管你行动的多与少,请带着你的思考一起上路,这样我们才能在知中行,在行中知,走在知行合一的路上。
不管怎样,你都要越过知道与做到这条鸿沟,充满热情地去和世界去交个手,温暖地和自己握个手,笃信自己的未来,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