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几本作家余华写的书,心情相当的沉重,不同年代,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来世上一回,真的好难好难。马上要读完的《许三观卖血记》,二百多页的书,让我自始至终心里都难受的不得了,这主人公许三观太有男子汉的担当。是个难得的好男人。
本书主人公许三观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一乐,二乐,三乐。书中描述大儿子是妻子怀的别的男人的孩子,作为一个男人,对这件事非常的过不去,其中也想了很多赶走这个儿子的法,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赶走,某一天二乐惹了祸,大乐为弟弟出气打伤了人家,许三观就让大乐的亲生父亲赔钱,亲生父亲肯定不干了,这不就等于承认自己干的缺德事了嘛。最后许三观只能去卖血,给一乐打伤的那个孩子交医疗费。人是有感情的,一乐是个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对许三观这个爹比二乐,三乐对许三观都好。许三观也改变了对一乐的态度,后来一乐在下乡的地方得了肝炎,二乐在大雪天,把哥哥背到码头,连夜把哥哥送到家,许三观就到处借钱,先让一乐和他母亲先去上海的大医院救治,三乐在家照顾因背哥哥连夜赶路累病的二乐,许三观就一路卖血一路筹钱为一乐治病。
常说,父爱如山。有个好父亲,一生活的有底气。许三观做到了,他为了孩子们能好好的活下去,只要有过不去的坎,需要用钱,他就去卖血,为了二乐能调回城里工作,请生产队长吃饭,他只能去卖血换回鸡肉烟酒,为一乐治病他也是卖血,当时卖一次血能给35元钱,当时的面条是1毛钱一碗,太穷了,人身上的血是生命根本,卖血就是丢命啊,许三观不怕,他活到了50岁,说自己啥事都经历了,值了,孩子们还年轻,应该好好的活下去。为了孩子们,许三观在当时的年代普普通通的一个工人,可以舍命来换得孩子们能够好好的活下去。了不起的男人!把亲情看得高于一切。
这两天出门坐车总遇到一女孩,在上中学,中午回家吃饭,和她很凑巧坐同一趟车,这女孩总是给比她年长的人让座。有时刚让完座,有空座后才坐下,又上来年长的人,她毫不犹豫的又站起来让给他人。今天她非得把座让给我,我真的不好意思坐,我是经常给别人让座的人,自己还不老,小孩子上学也很辛苦,她连说了好几次让我坐,我还是很不好意思,她是坚决不坐。我们互让了几次,我看她很坚决,我就顺服了她的好意。小小年纪素质很高,家里父母教育得好,孩子悟性也高。这孩子长大一定错不了。三好学生的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会做人就是成功人生的重中之重。现在坐车让座的不多了,像今天这位女孩的同龄人更是少之又少。前几天回家是坐的收费的公交车,一女子带个很小的孩子,她也让孩子单独坐一个座位,当时那么多站着的乘客。她可真好意思,你自己就买一个人的票,那么小的一个孩子你就抱一下呗,那是长途汽车,这人没有一点自觉性。她也不想想,以后出门,碰上没人给她这带孩子的让座咋办,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得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