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公扈子曾经曰过:国家的领导人不可以不学习春秋。地位尊贵的人大多容易骄横,富裕的人大多容易傲慢。如果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做事又没有什么章法不知道反思还能过得很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春秋就是能够让别人反思的教材。春秋中,记录了弑杀国君的事有三十六件,记录了王国的事有五十二件,至于那些出奔国外不能继续做诸侯的事实在是数不胜数。从来没有见过明明有前车之鉴却非要飞蛾扑火的人。
02
原文
公扈子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生而尊者骄,生而富者傲,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
03
补
公扈子:按照记载的话,公扈子应该是邾国的公族。邾国是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天邹城附近。
04
感
公扈子说春秋不可不读,那是因为当时可选择的项目太少了。按我的意思,历史不可不读。很多人问,读这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李世民就说过了,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世民是个皇帝,他认为的作用可能和我们普通人的需求不太一样。我们看历史,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但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面临的难题很有可能在历史上早就发生过了。当然了,因为时代和环境已经不同了,所以我们也不能照搬他们的解决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参照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相比起来,我觉得比思路和方式方法更重要的事是遇到事情要沉稳。我们一个人,能够遇到的事其实并不多。如果我们看了足够多的案例,增长了见闻,那么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还能够多少的能够稳住心神。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 : zhinangzhin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