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月庵:台北旧书店地图
![]() |
作者:傅月庵 日期:2001/6/11 AM 07:35:22
在巴黎、在东京,塞纳河畔跟神保町的旧书摊、旧书店,是城市的文化眼睛,少了便要黯然失色怅然有失;台北的旧书店,却如这个城市的眉毛(并且还只能算一道而已),平日存在着,倒也不曾让人感觉其重要性,一旦渐疏渐落渐消逝了,这张城市的脸顿时显得空洞而冷寂,叫人满心唏嘘失落。
台北旧书店,昔日曾风光一时,五○、六○年代的牯岭街旧书摊,近百卖书人家,相濡以沫,聚摊成市,过期漫画、教科书、二手旧书、线装书、古玩字画,应有尽有。来逛的人有学生、研究生、作家、学者、教授、出版商……乃至国外有心人士,其盛况大约与今日北京潘家园古旧书市相仿佛。当时「台北蠹书虫」最好的一条休闲路线,就是选一个云淡风轻的假日,沿重庆南路书店街,一家家巡过去,这是看新书,中午就在植物园外吃碗大卤面,稍事休息,下午闯进牯岭街,由新转旧,继续淘书觅珍,直到红红的日头落到萤桥水门之外。
七○年代初,为了整顿市容,牯岭街旧书摊几乎全数被迁移至八德路,原地只剩下「松林」等七、八家拥有店面者。光华商场地窄摊小,地下室空气不易流通,逛起来十分辛苦。即使90年代初,加装空调后,碰上摩肩接踵的假日,还是让人透不过气来。除了先天地利不利之外,时代变迁,旧书来源急遽减少,计算机商圈形成,以及最严重的色情光盘入侵,30多年来,光华商场旧书店一路失守,从鼎盛时期七、八十家,雕零到现在的二十余家,且所售多半也是二手书而不及其它珍版旧书了。但即使如此,二十余家旧书店同聚一处,依然还是全台湾最大的一个旧书市,蠹书虫们救苦救瘾,不忍遽弃的历史场所。
到了今天,台北旧书店真正已成为一条「摔碎了的珠炼」,王谢堂前旧时燕,皆已散入寻常巷陌。大体而言,如今台北人或台北客,若想安排一次「旧书店一日游」,其行程大致如下︰
选一个好心情的非假日,顶好是秋天的礼拜一。穿一双耐走的鞋子,带一个耐装的袋子。上午10点半,光华商场才开门,你便进场。这时候,除了少数勤快的摊商,书店多半大门未开。这些早开的店,因为主人勤快,定时要收购补书,书种相对更多,此地精华多半在此。你一摊一摊巡去,袋中渐渐有书,店门也渐渐开齐。但因为是假日甫过的周一早晨,闲人不多,余书不少,行走其间,自有一种盘桓古战场、漫拾战遗品的闲散意致。
从光华商场出来,12点钟左右,沿着新生南路走,你先绕到济南路,找一家老摊吃一碗面充过饥,继续原路行,过两个大路口,便是树荫渐成,已见苍郁气象的大安森林公园了。你别急。先在公园歇息片刻,点捡上午所得,漫翻漫读。待到时已过午,再起身穿越公园曲径。建国南路台北市立图书馆旁,「古原轩」旧书店主人已在等着你了。
从「古原轩」回到新生南路再走到温州街,大约需要十几二十分钟。温州街是一个大书圈,新旧书店杂陈,一整个下午,你可以从卖大陆书的「汉国」、「明目」逛到台湾专卖店的「南天」、「台湾的店」。当然,老字号的「唐山」、「书林」、「联经」也不能不去。如果你想喝咖啡歇息一番,此地店招入眼皆是,手艺俱俱不凡。后起的诚品,于此有「台大店」、「折扣店」、「童书店」,俨然一霸,时间心情尚有,也可一逛。
至于旧书店,开在五楼的是「小高的店」,分类清楚,标示明确,已有外国旧书店的模样,跟光华商场的浑沌状态,大不相同。新生南路到此为止,道转罗斯福路。黄昏将近,你得加快步伐,在熙来攘往的汤圆店旁,找到一块「低价书」招牌,再逛一家少年老板敦厚殷实,书价总从三折算起的「君子之店」。而后转到汀州路,跟老店「公馆旧书城」、「古今书廊」一结书缘,莫要轻易放过!
此刻袋中书已满,囊中银渐空,疲乏的双足恐难再行路。那就搭捷运,且憩且走吧。二站过后,出了「古亭站」左转100公尺,你已站在牯岭街上,此地仅余三五旧肆,门前冷落车马稀,你可以先吃碗「福州傻瓜面」再逛,也可买个「胡椒饼」边嚼边逛,什么都不要急。毕竟,到了此时,来到此地,为的多是一种凭吊心情,至于书不书,那皆已随此日过去,无可计较了。然后,你才会看到一轮红日依然无语往河滨方向缓缓坠下——它才不管桥是叫「川端桥」、「萤桥」还是「中正桥」呢。(0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