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店8 岳麓书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月19日,节气雨水,天气预报显示,自明天起,长沙将迎来持续将近两周的阴雨天气。我和二狗定于晚上七点离开长沙。
很幸运,在长沙的两日遇上了初春难得的好天气。尤其是今日更胜于昨。气温适中,清爽又不觉干燥,天空淡蓝,多云,微阴,偶有阳光划过云层,抛洒日影,但光照不强烈,也无需防晒。
早春的长沙如歌:“多雨的冬季总算过去,天空微露淡蓝的晴……”
如诗: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祭鱼盈浦屿, 归雁过山峰。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岳麓书院里人影憧憧,这座沧桑的潇湘槐市历经千年依然活力无限,它的弦歌从北宋开宝九年开始弹奏, 历经七毁七建,终以涅槃之躯立于华夏大地。顽强传承着文化的血脉,弘扬着教育的魅力。
还未进门,二狗就唏嘘不已。进院以后,一组组精巧庄重令人惊艳的宅院令二狗目不暇接,一路走一路拍,美景不绝。
此刻,二狗在御书楼前专心致志的调整着镜头,显得极其认真,往往一个角度一处景观要花去半个时辰左右。他选取着光,影,建筑的细节或游客稠密度,耐心有加。而在学校,他很少拿出这种劲头来对待功课。
他是个高一学生,但他更像在业余读书的专职摄影师。并且我对他无可奈何。长这么大,每个关键的升学时刻,别的孩子都披星戴月,剑拔弩张埋头于功课,但他的人生履历里从不会有这一刻,甚至上次期末考试,他竟然卷子没做完就在考场里呼呼大睡。
这听起来很可笑,但他说给我听时,那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他始终是这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态度,任凭我为他担忧到眼冒金星,寝食不宁,他也只是在我怒发冲冠时扬起他那呆萌的狗脸在我面前挤眉弄眼摇晃三遍,表示他并未对我的话充耳不闻。
就这,每到假期,我还得帮他准备好狗食陪他到他指定的地方赏景散心。学校读的那点书里提到的地方,他要亲自去看看。
每到一处,我只能百无聊赖的等在一边,思虑他以后有没有成为徐霞客的潜能,一直等他拍到尽兴,贴心的收拾起器具转战下一处。
这次出行,我也正式转变心态,把我旅游助理的工作落到实处——心甘情愿帮他背着多余的工具,替他甄选纪念品,适时的给他补给水和食物,穿脱衣服。从以前每次出行的主导地位沦落到今天的跟班,大概用了三年时间。
有时拍到一个满意的镜头,二狗欣喜若狂的呼我去看,尽管我看不出他用单反镜头浪费半个小时拍出来的效果和我用手机一秒拍的有多大差别,但嘴里还要挢揉造作的夸作品优秀,没办法,不夸奖就无法进行下一场。
他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差不多是他出生前的我。那时候我也有一些爱好,也还有一颗对某事某物保持着高度狂热的头脑。
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年少逐春心”几乎消失殆尽,这次行程从节前拖到节后,为了不拂他那一份蠢蠢欲动的热情,翘首期盼许久的愿望,拖到寒假将尽, 我才漫不经心的收拾行囊, 强颜欢笑陪他走一趟。
但进入长沙,短短两日下来,吃住行赏一系列的体验,前所未有的耳目一新,还是觉得不虚此行。这可能跟心态有关。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放下期待的时候,截然不同的风景会拥入崭新的前程。
二狗从小就有强烈的领地意识,从呀呀学语时对玩具的执着开始,每个时期,他都用最大的心力去争取他的喜爱的物体。幼儿园时,购置的火机车模型已铺满床底,读过的历史故事已能和火车上偶遇的历史老师不喘气的聊上五个小时;从小学开始,坐火车看火车是每个假期必做的事,别人乘车去旅行,他的旅行是乘车。这些年,爱好逐年丰满,火车,历史,古建,单反,从上火车始,到下火车止,每分秒的路途,都呈现在他的眼里,镜头里;每一段旅程,他都在争分夺秒捍卫着旅行给人生带来的终极意义,试图把每一眼风景都看透并收入行囊。
属于我支配的时间不多。二狗总是激情满满把他的打算在每一段的行程里安排的淋漓尽致。坐哪趟火车到某地,下车后要在站台停留多久,在那里拍摄某种型号的车过站,然后住在城市某个景点附近,可以拍到某个名胜的夜景,或是去某座古寺,拍国内摄寥寥无几的唐遗址或宋旧迹,周边有某个位置,可取远景,哪处地方可取全景,也可能绕很远,小心奕奕混入周边某处公寓,找最佳角度。时间地点安排稍有差池影响了他的观感还惹来半日抱怨。
我不能左右行程,只能以一个贴身助理的身份行走江湖,安排吃住行,收拾器材照看行李,下单时扫码,在他炫影技时适时的拍马屁。他装模做样,一本正经搞摄影时,我得安之若素,心如止水,心甘情愿。 我的需求得看他的眼色和心情利用边角时间,见缝插针,见机行事才能找一点档期。
哎呀,烦不胜烦。这些琐事如果写一个故事,名字就叫被二狗左右的人生,或者拍小众文艺片,叫从落寞中年妇女人生中脱颖而出的二狗。这些名字听起来都有些枯燥,左右离不开二狗,忙前忙后,人生还不是被二狗左右。拍记录片最直接,就叫:每个女人生命中的二狗。
这就是超级助理的日常。
陪他在某处蹲点,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天半日。他得意洋洋,幸福的不谙世事的样子,常常勾起我成长时期不堪回首的待遇。“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我经常被嫉妒折磨的面目全非。
但转念一想,二狗从小到大,我能给与他的实在不多。我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乐观的心态,优渥的家境,优质的教育都没能给他提供,反而是这些年的磕磕绊绊里,他陪我一起修复着内心遗留的久治不愈的顽疾。而我能给的他最好的礼物,只有陪伴了。
二狗很小的时候,就个性十足。以我的学识和格局,没办法左右他的性格和教育。功课上,几乎没报过学习班。他很聪明,但花在课本上的时间偏少,学校功课勉强跟上,业余兴趣却渐日疯长, 除了历史地理他因兴趣使然,能积极认真的学习,其它科目一直让老师和我有些头大,特别是小学那段时间,他因频繁被老师留校谈话,我每次放学去接他,都不敢光明正大的站学校门口,而是胆颤心惊地咬着后槽牙,找棵大树躲在后面见机行事。
那些年,我也迷茫纠结了好久,用长年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的脑瓜,搜肠刮肚想尽一切办法力挽狂澜,把他往正统的学习道路牵引,牵着牵着,神经衰弱发展成了神经衰败,差点让我的人生从宇宙中陨落。
很多遗憾无法扭转。比如小学时,家里出现变故,经济拮据,停掉了唯一的兴趣班,相声的学习,到今日我都难过有加;他那时候淘气异常,学习也一落千丈,我身体不适,又要应付家庭里成人间的矛盾,亲人的疾病,生意上的债务,对他的管教力不从心,也无钱让他补习,成绩落后一大截。
在身体发育上,看着他饮食上的挑剔,也是既着急又无奈,想让他明白饥饿的滋味,发誓饿他几日,转身看见镜中自己因成长时缺乏营养发育不完整的形象,又口是心非的去准备饭食。
在成长环境上,面对家里长辈无原则的给他投喂,也让我束手无策,情绪低落,一年到头策划孟母三迁。
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尽管我常常焦虑的不省人事,也无法让他明白我求学时,曾经饿得要死,每天吃一个烧饼,从每周一元的生活费里省出钱,攒够一月才能买一份心心念念的杂志的心情。
我上学时觉得北京远如天际,他从小就生活在天坛隔壁,在故宫东门外读书受教育。时空和环境的巨大差异让我们的沟通 处处充满障碍。
而我因为某种原因,在长期被否定的环境中长大,性格悲观,孤僻,不会正确表达自己,把生活反着过。想过的生活认为自己不配拥有,想做的工作不敢勇于争取,想爱的人不去接近反要拒之千里。并且悲催的把这一切扭曲理解为命运使然。
因为我曲折的过往, 扭曲的心理和错误的价值观,在当了娘后,一度有很严重的被害妄想症。不敢正视现实,对一切都充满警惕,担扰他的人生太过顺利,对坏人缺乏防备心理,从早到晚忧心忡忡,把从他一岁从呀呀学语到八十年逾古稀可能遭遇的坎坷都预想一遍,装在心里反复演习。
既想让他幸福的无忧无虑,又怕他太过平坦顺利,没有应对挫折的能力。
看不得他天真无辜,快乐幸福,经常在他认知的边缘疯狂试探,绞尽脑汁把他整哭,及时让他品尝人间疾苦。然后苦口婆心的以自己经历的饥苦言传身教,抚今追昔给他讲大道理。
他常常像听天方夜谭似的,睁着一双清澈到愚蠢的眸子,迷茫的听我念叨那段吃不饱饭的日子。看我唾沫横飞,他看看动画片一样,感受不到一丝真实,反而眼里充满厌弃,嘲笑我像小灰灰它娘一样造作的演技。
所以我努力到无以复加,还是收效甚微。他在叛逆的路上走得趾高气昂,我在一次次苦心孤诣的尝试中黯然退场,这种两败俱伤的结局让我灰心丧气, 过度的忧虑,使我一度面目狰狞。原本应该平淡幸福的生活在我拔苗助长的管控下鸡飞狗跳,分崩离析。
他一直贪玩,学习拖延,经常三个小时只做一道题,有一次我失望至极时矛盾彻底激化,我甚至放下美妙的身段,尝试和一个十岁的男生岔架。打完后,我看着一地的狼藉,坐在黄昏里哭笑不得,没想到人到中年,除了学着养孩子,还要学小孩子打架。这课题我没有任何经验,体验后的感觉非常难堪。
他总是任性,得不到喜欢的东西会没完没了的哭闹,有一次,旅行时看到一款玩具,我觉得性价比太差,没有买给他,他一路上都在无理取闹。我哄得身心坐俱疲,一气之下脱下大人的面具坐在路边痛哭流涕, 我也连哭带闹,对着他撒泼踢脚,这一招很管用,他很快不闹了,变得很乖巧。主动去提行李,催我赶路。
走他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模仿他,超越他,让他知道他娘也不天天吃素。
一切也许由于他小时候过于任性,执拗,顽皮,天真,曾引发我过度的担扰,嫌他没有同年龄段的孩子聪明,懂事,成绩好。也曾因为他天性过于乐天和简单愁眉不展,怕他长大适应不了任何挑战。想让他提前尝到教训,知道世界的险恶。
并且所有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生的小孩儿,聪明堪比孔夫子,只要看到这个堪比孔夫子的孩子只知道傻玩,考试只得二分半,便火冒三丈,像中了剧毒,满身恶寒。
我把杞人忧天用到极致,每个细小的举动,小孩子常见的错误,我都脑补一出连续剧,看见一根针线就能脑补一出世界大战,然后把他拉到一边,反复强调一根针的危害,我把一辈子积攒的不安,经历过的悲伤,走过的弯路,做过的噩梦都投射在他身上。然后在他兴高采烈的沉浸在游戏里时把他弄哭,看着他哇哇大哭,我又开始恢复人性,发觉自己刚又犯了神经病。
《奇风岁月》里有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然法则妥协的产物。”所以,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忧虑,也许就是自己曾经没有被满足的需要补偿的心理。
我知道自己病得不轻,终于在一次冲突后我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调整自己,我拿出很多精力复盘这一段人生。
我暂停了一段时间对他学习上的管束,开始思考以退为进的方法。
从我少年时代经常吃不饱饭到现在科技高速发展;我小学时村里还没有电视,他小学时手机已联接网络, 时间也像被科技装订了一键膨胀的功能, 把三十年间扩展成了三百年。 这三百年的结构断层,让我的生活和受教育经验完全无法在他身上施展。
好在困惑的时候,升入中学的二狗碰到一位好老师,及时的阻止我的因过度忧虑强加给孩子的不正确举动。那位美丽的老师充分的肯定二狗的聪明,真诚,质朴,纵使二狗依然非常顽皮,学习不尽如意,但她坚持不懈把不同于以往老师的流于表面的定性得到纠正——她让我不要盲目的批评,充分鼓励挖掘二狗的才智。
而在同一阶段,我也发现不少在小学时还不错的—— 就是我曾经非常艳羡的——聪明,懂事,知书达礼的孩子,开始出现叛逆,自闭或忧郁等心理问题,不能正常的生活而中断学业。
邻里的一个孩子,很多次夜里在我们要睡觉时独自跑到我们家里来,穿着单薄,踩着拖鞋,进来一句话也不说,心情很坏,满脸愁容。我知道那是在家里闹别扭了。
孩子曾经品学兼优,性格温顺,热爱体育。但现在不再出去打球了,学习一落千丈,每天夜里打游戏到深夜。家长用了很多办法仍是一筹莫展。
有一次出行,在火车上碰到一个同校的男孩子,那孩子的性格在我看来,温暖可爱。可二狗说,那孩子只上一个月就休学了,心理出了问题,在家休养。
而有个做心理咨询的家长告诉我,她的咨询室接待不少孩子,甚至是几岁的小学生,因为心理疾病长年休学。我惊得目瞪口呆,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但我在我了解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之后,隐隐觉得,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首先来自家庭,其次是社会或学校,最后才是孩子本身。
朱熹有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些孩子,他们心灵的池塘上空,应该是天光云影,鱼跃蛙鸣,而不应该是一种规格的标尺打造的刻板的教室。输往他们心灵的清澈的活水被谁截断了?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呢?
教育的刻板和局限,精致利己如超级工厂流水线,让很多孩子还未充分体会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滋味,就迅速被贴标签被粗暴的定位,迫使他们关闭了和世界联结的大门,阳光很难再照进他们的世界。
教育很难,就如这座书院一样, 历经七毁七建,才得以弦歌不断。 而一个人的成长或许需要更漫长细腻的精神构建,不断调整。
也许,叛逆过的人生才完整,许他成长,许他彷徨,许他嬉闹的池塘。 如果暂时无法扭转局面,就按部就班,顺其自然。
这些年放手之后,一切没有变得更坏,也谈不上多好。成绩还原封不动的徘徊在中等,但生活质量好了许多,对比现在,我以前的管束,更像是无事找事。
二狗依旧贪玩,但开始有了大孩子的担当。
这次出行差点夭折。启程前一天,我可能是肠道痉挛,突发不适,一个人在卧室差点昏死过去。事发突然,说不清症状,无法起身,说话吃力,二狗刚好过来找我,发现我脸色惨白,双眼紧闭,呼吸急促,立刻向我了解症状,一边就要打120。被我制止后,一直守着我观察我的进展,及时给我端水取药。并沉着的向我警示,如果十分钟内没有缓解,必需叫120。半个小时后,症状缓解,但他并未放松提醒,每过几分钟都来问我,怎么样了?有什么问题?有问题一定叫他?那一刻,我很欣慰,知道他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他的成绩依旧不尽人意,生活中也有许多糟点,但我已经不认为那多么糟糕。只要他是个正直善良的孩子,我也不再执着于以打击他的快乐为己任。
更让我欣慰的是,他还反复问我,行程要不要取消。那是他盼了半年的旅行,竟然能心平气和的主动提出放弃,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前,哪怕是小的一粒糖果,一件玩具,一趟他想乘坐的火车,任何他喜欢的想要得到的,无论怎么劝解,都顽固的不近人情的坚持索取,他总是说:我喜欢,我就要。
但现在,他已经分得清轻重缓急了,想坐的火车,想去的城市,想看的古建,想拍的风景,他也可以权衡利弊后平静的放弃。这个二狗子呀,在逐渐接近大人的模样。我这个妈妈,也努力去理解他,不再可笑的用自相残杀的方式推他进步。
从去年开始,我也重拾了自己的爱好,不再用令人窒息的方式一心一意专注他一个人,他以后要做徐霞客还是当司机开火车,我不知道,但我缓解了自己十多年的焦虑。他不需要引领, 我们只需并肩而行。
黄昏时,逛完所有景致,我们又踱到学斋,二狗去挑选纪念品,我在学斋内的庭院里休息,看到一个年青的女孩子,身着汉服,手握一卷诗书,靠在廊间拍照,我猜,她爱自己风华正茂的模样,也爱这里黄昏的书香。
热衷于探寻书香的我,一定身体力行,持续探寻书籍在我生命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