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漫游——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shopping mall吗?
在主流媒体漫天“噶腰子”“电信诈骗”的宣传下,经历了疫情三年的磋磨,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泰国对中国入境实现全面面签,我总在猜想“泰国现在应该不太那么好过吧?”“中国人应该不太敢过去了吧?”,那么真实的泰国现在究竟是怎么样呢?曾经的“中国人后花园”现在是不是旅游经济倒退好几年了呢?带着些许疑惑和紧张,年初我去了一趟曼谷,却收获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后疫情曼谷”!
“轻!商业”——the commons
曼谷是热带城市,即使在我去的一月白天温度也高达35°,这点与“夏常在”深圳倒是很像,我们经常在深圳做项目呢大家总是会提到一个词是南方建筑特色,因为“热”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但是提起一栋商业建筑,大家会怎么做呢?在深圳大家会考虑到炎热的天气,大概率会让70%的人能在室内环境,把30%的人座椅拿去外摆。但是the commons这个商场,好像一块奶酪,我逛了逛甚至有很多的店铺基本上只把店员放在了小房子里吹空调,它把90%的顾客放到了室外,“狂架空”我的第一印象。



“轻”不仅体现在商业面积轻,也有商业业态轻,建筑体量轻,建筑材料轻。曼谷最新的一批网红出圈商业都很“轻”,主打一个“社区商业”概念,深圳也有不少“社区商业”,但是给人的印象总是一个招商没那么高级的shopping mall,少了特色也少了些场景感,就好像,他能提供给我的就是下班去超市买个便当,但并非能提供给我周末一个可以下楼和朋友聚一聚的场地,但曼谷的社区商业做到了!


随地乱躺的老外,成双结对的情侣,三三两两的好友,悠闲办公的客人,室外落座率远高于室内!不热吗?35°的天气怎么做到的?答案:超级通风的建筑体量+最原始的工具电风扇。



我在室外坐了两个小时,发现只要并非阳光直射加上有空气流通,并不热。
“底商也要掏个洞?”——MarcheThonglor
MarcheThonglor 是曼谷年轻人最爱去的商场,定位也是社区商业,和the commons一样,the commons创造了一个内庭作为灵魂,它是把三个商业体用各种有趣的手法连起来创造了一个内向的小广场,左侧是一个公寓下面的底层商业,那底层商业有什么痛点呢?无中庭,往往越往内部走商业活力越差,然后MarcheThonglor做了一个操作,顶上掏不了洞?那我就从侧面掏洞!这个底商里面,藏着一个一线天。



从这个小广场进去,依然是大量户外少少的商铺面积,依然是熟悉的电风扇


材料依然很“轻”



“一线天”靠近广场的一侧着力打造了一些舒服的室外空间,大家也都“坐的住”



它的交通联系是一大亮点,你可以说它是连桥,也可以说它是跑道,不仅仅是交通的功能,也是围合的功能,也是立面,也是造型亮点。“量身定制”,绝不重复,趣味盎然,坚决拒绝复制!
“伽利略的绿洲”——Galile Oasis
概念来自于一部戏剧《伽利略的生活》,把里面科学家、画家和戏剧家、设计师的生活状态。用最少的改造成本最轻的改造手法,承托最原始的场地记忆和最丰富的社区精神,商业是配角,建筑是配角,让遛狗的嬉皮士、坐在路边的建筑师、刚好微醺的情侣成为主角,



这个小小的商业只有550㎡,属于很微型的社区商业,很轻盈的正如它的名字,在社区中搭建了一小片绿洲,让人疑惑,在经济下行的现在,在人人仿佛精神无处寄托的社会,空洞的城市背景让我们更空虚,其实文化本身就像是汤里的盐,火锅里的花椒,而比起一个个标准化精致脸谱化的mall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地方承托着我们偶尔的精神所需,片刻放空,有着精神场景记忆的地方。


所以社区商业重要的并非商业,而是社区。“大体量”不再是必胜的逻辑,“小而美”才是生存的法则.
“艺术存在于市井”——EMSPHERE


Emsphere是逛街无意中路过的,首先是精彩的立面吸引了我,工业化的立面非常干净,但是呢我在路过它的商场时没有任何的店铺展示,让我一度错愕这栋建筑是做什么的?


入口是一个超高挑空的交通组织区域,并没有传统的把商户的展示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反而是上上下下的人流,丰富的艺术装置来吸引你走进去。在现在做商场,做艺术ip大家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了,但是仔细想一想全国的艺术ip商场,北京的芳草地,skp-s,深圳的前海万象,无一不是精致的,艺术品散落在其中,招商也偏高端。Emsphere不一样,走进去它像是一个巨大的集市大卖场。


它不精致甚至处处透露着粗犷,甚至艺术ip也不精致,但是浑然一起,它好像是在异国的街头你无意间走到一个涂鸦角,告诉你艺术并非待在艺术馆,艺术就在街头就在你楼下就在每个人的生活里


每一处,都很精彩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来没有见到任何标准化。

白天路过我就在好奇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的,避难层吗?不太清楚泰国的建筑规范但看起来建筑是没有100m的,而且相比于印象中的避难层这个层高似乎也高的离谱。晚上我就去探个究竟,原来是近期曼谷最酷的酒吧sky beach club!这个club超乎你的想象,它搬了一个海滩进到一栋市中心的商业楼!


超高的挑高(目测感觉有15m),做了一个无边际泳池,甚至在里面种上了棕榈树!大家在这里游泳,摆上几个沙滩躺椅躺在上面喝酒聊天,一个恍惚彷佛真的在海边。



其实细数一下曼谷很多很出圈的酒吧或者餐厅,都在这些架空层和屋顶,像是moon bar、水母酒吧、trok silom餐厅等,反观国内其实高楼大厦更多,但反而我们的架空层啊、屋顶啊,都利用率很低,设计之初总是做的非常的生态让人神往,但落地却似乎都是被各种设备占据,是不是以后我们的这些灰空间和屋顶也能发挥一些更大的利用价值呢?往往可能比室内空间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