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早就探讨过的生活——(《西方哲学史》,希尔贝克,读后感 2)
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学派(主义)对幸福生活的探讨,对今天的现实生活依然很有启发。
在上百万年漫长的人类进化中,不同历史时期,人类面对的生存本质问题其实雷同:“如何活下去,如何幸福地活下去”,及其所涉的各类问题。《圣经·旧约》里有句话:“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也曾写道:“说这些豪言壮语的人可能还觉得他们在说一些前人未曾道过的道理,但实际上连他们说话的腔调前人也已经用过一百次,而且丝毫也没变化”。古人曾有过与今人同样的对生存问题的探寻,差异或许来自,基于科技改观对生活影响所做的思考。
回到伊壁鸠鲁的时代,看当时有关个人安康的思考是多么合理精彩。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1),他曾有所名为“花园”的学校,以其宜人而精致的环境著名,这也是一所接受妇女和奴隶的学校,当时,能做到这点非同寻常。更精彩的是来自伊壁鸠鲁的伊壁鸠鲁主义,对“如何确保每个人的幸福?”做出的回答:享受生活,但要深思熟虑。前半句“享受生活”深得人心,而后半句“但要深思熟虑”意味着什么?
伊壁鸠鲁主义的解释是:“美好生活是一种康宁的生活,是一种没有痛苦和受难的生活。要在我们的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康宁、最小的痛苦,我们就必须精打细算。”对“精打细算”的进一步解释是:“比如,我是现在寻求短暂的强烈的快乐、冒着以后受苦的风险呢,还是现在延迟快乐、寄希望于以后获得持久的康宁?”问题就在眼前,但不同个体因经验、性格等诸多不同,一定会有不同的选择。伊壁鸠鲁主义的建议是:“我们应该对各种可选择的方案权衡得失。换句话说,这是有教养的、自觉的快乐主义的领域!去寻求快乐,但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快乐。”更具体一点说,就是“不要介入政治或其他包含忧虑和风险的事情。相反,生活在一个无忧患之虞的圈子里,在那里你可以安心地、精心地享受奶酪和美酒。”伊壁鸠鲁个人还进一步建议人们:“在生活中谨言慎行,因为只有处于我们支配之中的快乐才确保幸福。”这样的康宁生活不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自律的生活”吗?一个人有多强的自制力,某种程度上,就能体会到多强的自制生活带来的不凡体验,也是生活中精打细算的一种。如概况一下伊壁鸠鲁的人生哲学,可得到以下两点:1)存在着的惟一的善是快乐;2)要确保最大的快乐,我们必须只享受我们能够支配的快乐。
进一步探寻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可得,伊壁鸠鲁不把快乐看作一时的感性肉欲;伊壁鸠鲁主义者强调那些更精致、更稳定的快乐形式,比如友谊、文采。这一点值得今人深思,感性肉欲的快乐短暂且更多会依赖他人,而友谊、文采更接近个人可自主体验的精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更易获取;如此,也避免坠入极端快乐主义把肉体快乐和享受当作生活中惟一要务的深坑。总之,伊壁鸠鲁主义的寻找“可支配的快乐”的理念,能激发个体自律自主生活,在当今生活多种诱惑下,自律自主能力几乎是健康、快乐生活的必备品。
再看看斯多葛学派在确保个人幸福方面,是如何推论的。斯多葛学派建议人人都独立于外部因素,他们认为:“如果我们想要确保我们的幸福,我们必须学会尽可能独立于这些无法控制的外部事物,学会生活于我们能够控制的内在自我之中。”他们声称:“幸福实际上并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善。”;主张:“一个人的幸福的惟一条件是他或她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而美德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斯多葛学派讨论的个人幸福,需要个体做出更多的努力,类似于知识修行,有种智性感:“知识、美德和幸福与内在生活相联系,是独立于所有外部境况的。”对很多普通人来说,获得这种与内在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美德和幸福,非常不易,尤其在生存的物质需求都难保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见斯多葛学派的“个人幸福”无疑是“奢侈的幸福”。
个体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以下境界:“一个人要能够对各种各样的命运无动于衷,要靠什么样的洞见和德性才行呢?…美德就是依照理性、依照逻各斯而生活。逻各斯是宇宙的主导原则,如赫拉克利特说的。”理性、逻各斯都不是凭空来的,需要启蒙和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理性,了解逻各斯,并非易事。斯多葛学派主张人们可以向逻各斯敞开自己,让自己的灵魂符合宇宙的和谐秩序,仿佛让自我与宇宙万物对接,融入宇宙秩序;于是,人的任务就是学会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愉快地接受,这种坦然的生活态度非常适用当下面对生活压力的现代人。一位罗马斯多葛学派成员塞内加这样阐释:“你所碰到的一切事情,你都应该坦然接受,就好像它是你本来希望发生的那样。因为,如果你知道万物都是根据上帝的意志而发生的话,就会渴望它发生。”斯多葛学派还倡导以禁欲道德面对外部世界,倡导教育以增强内在的品格力量;面对后世人类因纵欲而遭受的健康伤害,特别是艾滋病的蔓延,“禁欲”某种程度上可实现伊壁鸠鲁学派提出的“可支配的快乐”或“精打细算”的生活,只有精打细算地才可能在似乎痛苦的总量超过快乐的总量的现实世界里,尽量确保生活的幸福。倡导教育使人们远离蒙昧,无疑是润泽后代的理念。斯多葛学派的追随者们,影响广大,他们的伦理思想和法律思想影响了中世纪哲学。
直到今天,二三千年前古希腊哲人们的思想,依然光亮如炬,照亮古今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宇宙,他们无非是先于今人思考了众多生命、生存和生活之惑;后人以为的难题,他们早早就思考过,只是后人未知或承载他们思想的文字,未能留存罢了。
面对生活,伊壁鸠鲁主义启示我们要自律自主,虽追求快乐但不放纵;斯多葛学派告诉我们要知性理性,以知识充实自我,以德性完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