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戏剧MA就读体验(9)
这期讲讲毕业论文。

虽然我选择的是一年制硕士,但是从课程到论文到实习,都有很强的研究导向。按照我们的项目安排,从我们正式上课的第一周开始,就在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我们在block 1(荷兰一学年有4个block,每个block时长等于国内学期的一半)上Performance Research Lab I课程,学习戏剧研究的方法论,为下一阶段构思论文做准备。在这门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四种研究方法论:
activat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s;
dramaturgical analysis;
contextual analysis;
standpoint epistemologies and embodied methodologies.
其中第二种dramaturgical analysis是我们专业老师提出的(文章在上面链接),是我们写论文用得最频繁的方法论。大致概括一下,dramaturgical analysis主要探寻围绕戏剧的三个因素:composition(戏剧创作), audience(观众), context(语境);以及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论的适用对象并不局限于作为艺术作品的戏剧,而有潜力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比如用以分析一场足球赛,一场会议,一次总统选举演讲等等。

同时,在block1中,每个同学被分配到两个论文指导老师,一个是supervisor,一个是second reader。可以理解为大导和二导。这个阶段也是和导师见面并沟通论文idea的时间。我被分配到一个年轻的德国女老师,人非常nice,总能一针见血地给到建设性的意见。
到了block2,课程安排默认每个人已经有了论文选题的雏形。第一节课和同学及任课老师交流论文想法,同学们会被分配到两或三人的小组。之后每周的课程都围绕着特定主题,比如寻找niche(类似research gap),方法论,理论框架等。同时,每周我们要写作特定的内容,并发给自己的小组成员阅读、评论(peer review)。这个过程对我帮助特别大,我的小组成员非常认真地阅读并且批注了我的文章,还在课堂讨论环节帮我梳理了思路:

在block2接近尾声的时候,会组织一场开题答辩。专业所有老师都会出席,每个同学汇报自己的论文想法(包含介绍、方法论、理论框架、章节安排等)。我做的内容是中国当代戏剧,说实话,在场的外国人对中国戏剧基本没什么了解。但是出乎意料地是,在我讲完自己的idea后,有位美国老师非常敏锐地get到了我的点,觉得我的题目很有趣。结束的时候,我还收获了掌声,非常开心!
之后就开始撰写开题报告(Thesis Plan),基本流程就是:写作-提交导师-两个导师联合给出意见-反馈。开题报告除了介绍论文idea、方法论、理论框架、初步搜集的参考文献等之外,还包括一个论文写作的时间表。
小声吐槽一下,这种什么事都要搞个安排表,写进日历里的习惯真的非常荷兰人。我的同学和老师们人手一个日程本,随身携带。要安排事情了就从书包里掏出来hh

正在进行的block3和未来的block4没有课程,由学生来灵活安排论文写作和实习的时间。这段时间学校层面给我们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导师定期和学生见面,沟通论文和实习中遇见的问题,提供专业意见。
二是每半个月安排一次Group tutorial,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沟通遇见的问题。这是保证我们之间始终保持沟通,知道彼此最近在干什么,给精神上的支持。
目前我的论文进度是刚写完introduction part,导师给了非常多的意见,甚至还帮我润色了前几页的语言。其中有一些论文写作共通的技巧:
1.导师跟我说,英文文章有个特点,每段话的第一句话单独摘出来能成为一篇小文章。这个意思是每段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一个完整的论点。
2.找英语母语者润色文章(proofread)。我导师是德国人,她说自己也会找人润色,并且在此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
3.时态问题。我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为时态头疼,特别是要描述一些戏剧的情节时,我经常纠结是用过去时还是现在时。导师告诉我要统一时态,并且建议我用现在时。
4.设置路标(signposting),但这点我还没悟出来,不知道是不是类似于小说中的伏笔。
当然,即使有导师的帮助,论文写作依然是一件非常痛苦且艰难的事情。i am currently struggling with it ...等到有新的进展会再分享出来。
下一篇会讲讲我在荷兰的实习,预告一下,是一个很有趣的项目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