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场电影(1980)
1980年秋我上國一(国民中学一年级)时,大抵已是本岛流行校园民歌数年的晚期。 不久后,校園民歌就突然且全然消失。只因时代变了,大家跑去看电视综艺,而电视上唱的流行歌曲和校园民歌的曲风差异颇大。再来是校园民歌有种象牙塔的(伪)清纯气质,甚至是种蛮小儿科的靡靡之音。 70年代初期民歌运动兴起时,带着家国情怀和社会反抗精神,代表人物是李双泽,胡德夫(年高德劭的他2024年将在大陆几个城市巡回演唱,他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他俩合作的少年中国一曲,以及反殖的倾向,在当年是记震撼弹。可惜李双泽没几年就过世了。他跳入海中拯救一个陌生的法国女孩。这女孩眼看溺毙。李救了她。李自己虚脱溺毙。
李双泽是菲律宾侨生。胡德夫是原住民卑南族。他俩身分如此特殊。两人亦天赋异禀,精气神十足。然而随着李双泽突然消逝,以及种种因素吧,校园民歌的风潮、风格、主调(指思想内涵),很快就转成伤春悲秋,象牙塔内故作清纯(也确实单纯),小儿小女的浪漫,飘荡,抒情,甚至煽情。既是单纯痴傻,又忧伤自怜。后来时代和社会转型(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种种,譬如商业社会的形成,各种花花世界娱乐的吸引力),加上歌手们为谋生各自求生,校园民歌只能成为一段历史。 国一左右,我跑去文具店買民歌的歌本,很小一本,想學唱。 坦白说当时我覺民歌超肉麻老派,但沒辦法想跟,還年少嘛。套句當代用語,裝逼。我不懂他們憂鬱個啥勁兒。同时也开始沉迷西洋歌曲。我姐则迷上京剧,她大我三岁,喜欢和一群老头泡在剧院。很巧的是,这也是本岛京剧热的晚期或末年,给她赶上了。 我国一左右透过小歌本和卡带(磁带)聆听的民歌中,有一條我有點震撼,叫散場電影。這首歌影響我的愛情觀,誤我數十寒暑,哈哈哈哈哈。 这是1980年出品的歌。由木吉他合唱团(乐团)演唱。他们是六个男生。其中一个绰号小李,后来单飞,转入制作个人专辑发行,以及成为流行音乐的泰斗,李宗盛。 多年来我对他不是很喜欢,觉得油腻。烦死人了装感慨。但无论如何木吉他的散场电影仍在我心里。 另外罗大佑的作品和民歌也有点交集,只是他转向摇滚,而且转得很猛。甚至可说他本就不属于校园民歌的一员,何来的转向?估计他觉得他们浅薄了点。 本篇只是我的个人看法,我的年纪相对太稚嫩,我来谈民歌时期的状况可能不准确,或是我挑我想讲的来发挥。也可能我对民歌脉络种种不够了解或讲错。 文摘:


在网络平台上,只能找到许多年后怀念民歌演唱会“散场电影”版本。六个老伯在台上演唱,唱了大概两三次,而且也不拿吉他了。拿过一次吧。 另外还有重新数位加工或重新编曲(?)的版本,不够原汁原味。如果要找当年原汁原味,或更趋近原汁原味的版本,可能是以下这个链接的。
【【民歌精選4】那些年一起唱的校園民歌(2)蘭花草(銀霞)外婆的澎湖灣(潘安邦)阿美阿美(王夢麟)捉泥鰍(包美聖)恰似你的溫柔(蔡琴)漁唱(黃大城)曠野寄情(李建-哔哩哔哩】 https://b23.tv/yXCPuni 从1小时17分05秒开始,即散场电影。
尻尻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日记 (2人喜欢)
- “我最讨厌听到有人讲一个事情是罗生门。”致敬赵欣然老师。 (3人喜欢)
- 漫画家同学(下) (2人喜欢)
- 漫画家同学 (2人喜欢)
- 川剧《白蛇传》--90年代震惊的回忆(重新整理图文,再发一次!)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