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我在北京寄快递》
工作之后完整看完的书屈指可数。
一方面,我这几年更多在接收和浏览碎片化信息,包括以前我嗤之以鼻的短视频,我现在经常一刷也是停不下来;另一方面,每天日常工作就是处理大量的文字信息,下班后的时间里,我的主观意识很难再进入到深度阅读中。
最近完整看完的一本书是《我在北京寄快递》。这本书字数并不多,但我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才看完。真的好难静下心来看书,只是偶尔利用通勤时间陆陆续续在看。
书的作者的确是一名快递员,不过他不仅仅当过快递员,还当过销售员、便利店店员、保安、自行车店销售、服装店导购等。书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二十年间的工作经历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让我感到比较震撼的点,其实不在于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快递员。我更多感到敬佩的点在于,作者做着相对比较辛苦的工作,但是竟然仍有精力保持记录和写作。可能因为我没有什么学历崇拜,不是说我不觉得那些高学历的人才厉害,而是越来越对高学历祛魅了。
不过作者在书中也有提到,他一般是在没有工作或者工作比较闲的时候进行写作的。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之前看的另一本书——《夜晚的潜水艇》,这本书的作者陈春成也不是一个职业作家,他本职是在国企工作的一名普通员工。《我在北京寄快递》的作者和陈春成一样,最初也是先在豆瓣等平台发了一些个人作品。
在看《我在北京寄快递》时,读到作者说他看过哪些书的时候,我感到自愧不如——作者提到的很多书我都没有看过。
这本书里的语言称不上是多华丽,但是很真诚、很写实。作者心思很细腻,也很聪明,常常能通过事情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书里好多处的描述是作者带着自省的心态在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作者可以非常坦诚、非常真实地面对不完美的自己,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一点。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作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常常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很多人心里想的但表达不出来的东西。在看《我在北京寄快递》的时候,我经常有这种感觉。比如:
- 难怪人们羡慕那些头脑简单的人,因为他们的目光不穿过表象,他们的思想不抵达实质。他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他们认识的每个人都是陌生人。他们把同样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无数遍,每一遍都像是初次经历。
-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小时代来说,命运这个词或许太大,但性格确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历程。
- 况且世上从来没有全见,只有偏见。
- 幸好我们已经发展出非常复杂的社会规则和生产手段,使我们的工作高效、体面,这和血淋淋的原始狩猎完全不像是一回事——尽管它们仍然是一回事。
- 我想多亲近自然,或者说我想多远离社会。
- 看到他们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不由得在心里感慨,看来少懂一些道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益的。不过我知道还有一些更优秀的人,他们懂得很多的道理,可又从不把那些道理放在眼里。
以上摘录了一些这本书里的话。不过还是推荐看一下这本书,结合作者当时的语境来读,感受会更不一样。
这本书不仅是我最近读完的一本书,也是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回想去年一整年,我只看了两本书,一本书是传播学的理论书籍,我的硕士论文被导师摘录到了他的这本书里;另一本是《长安的荔枝》,这本书的故事线非常流畅,节奏很紧凑,结局也让人很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