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上班摸鱼是合理的?
老板和员工对上班有着不同的理解。
员工普遍认为,上班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当然,任务量要适中,如果超量,那么无法完成也是正常的;
老板则普遍认为,上班时员工出售了他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员工不仅要从事被安排的工作,也不能随便做自己的私事。简单来说,如果员工没什么活儿,但也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虽然很多人,特别是在城市里的打工人,从事的不是工厂工作。但老板对于工作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到了传统工厂流水线式工作的影响。
流水线的运作效率是依据产量,是依据老板的喜好来规定的,员工要做的就是配合流水线。按照这一思路,即便员工做的不是流水线工作,也应该像流水线工人一样,服从于公司,服从于领导的安排。而摸鱼,则是对公司秩序,对领导权威的反抗,自然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在完成既定工作量的前提下,员工摸鱼,本应是合理的。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人的工作离一线的生产非常遥远,甚至仅仅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文书工作,这些工作不会产生即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员工不是”一直都有事情做“。随便举个例子,好比公关岗位,你很难要求一名公关的员工从早到晚,都在做”公关“的事情,这是不现实的。
传统上人们将工作分为”生产性“和”服务性“两类,但服务性工作涵盖的范围过于广泛。西装革履的律师、光鲜亮丽的咨询师、救死扶伤的医生、餐厅里的服务员、老板的秘书,都算是服务性工作。
于是有学者认为服务性工作中,有一类工作更像是”照料类“工作,这种工作不跟律师咨询行业一样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而是要求劳动者满足消费者或上级领导某些生活上的或情感上的需求。这或许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但这种工作绝对存在。比如老板里的秘书,给老板安排生活起居。这类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紧紧围绕领导的需求而展开,很显然,你不可能上班的所有时间都在照料老板,那剩下的时间做什么呢?

但是,虽然打工人喜欢摸鱼,很多人也喜欢在网上分享摸鱼技巧,比如在wps上看小说,伪装成看文件的模样;比如熟练操作Windows+D等快捷键,迅速将屏幕切换为桌面……摸鱼始终被认为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上班时,员工不能够轻松地放松(可能这就是领导想要的)。即便很多时间里,员工并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员工也不能够光明正大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员工要偷偷摸摸,要学会伪装,就好像全景敞视监狱里的囚犯,随时做好应对狱警的准备。员工也就只能做一些碎片化的事情,注意力很难集中。
当今社会还存在很多工作需要员工长时间地”等待“。最典型莫过于保安和前台,这两类员工都在一个组织的最前方,他们上班时,没什么事情要做,但是他们又要等事情来,比如等来访的客人。等待本身成为了他们的工作。而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又不被允许做自己的事情。
许多否认摸鱼合理性的人,都从管理主义、效率至上的思维出发。很简单的反驳是,领导既然有这么好的管理员工的方法,那他们会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身上吗?领导会摸鱼吗?特别是在大型的组织机构中,数量众多的中层领导会摸鱼吗?
在大型组织机构中,中层领导必然是会摸鱼的,甚至组织内部,形成了关于摸鱼的潜规则,那就是可以摸鱼,但是要偷偷摸摸地摸鱼。既然上班可以摸鱼,大家心知肚明,那下班加班也就是正常的了,员工没法反抗。

这就导致了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常见现象,上班时摸鱼,下班后加班的奇葩局面。这实际上是符合领导利益的。因为互联网服务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大众,领导自然希望员工的工作时间越长越好,可以随时处理任何突发的问题,满足领导突发奇想的需求。默许上班摸鱼,提供免费的晚餐,晚间打车报销,无非都是为了延长员工的上班时间罢了。
但这种摸鱼是不值得的,摸鱼应是不求回报的。
密比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比起合租室友的声音,现在的风声只是小菜一碟 (5人喜欢)
- 如何逃脱父辈的命运?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