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州到长安 | 完成丝路东段的一个小闭环

当时在固原待了近三天,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回去了。之前已经说过,固原没有快的交通方式,离三个最近的省会城市银川、兰州和西安距离都差不多,都不近,也都没有快的火车,更没有动车和高铁。权衡之后,我最后选择从固原坐一趟慢车到西安,再从西安回北京。
中午发车,离开的当天早上,我抓紧时间又跑了一趟固原博物馆,除了院内的一些模糊碑刻,这次把剩余没拍完的展品全都拍完了,前后一共跑了三趟,算是满足了,也对得起这座低调但展品的综合品相都相当高的博物馆了。我走之前和馆里的人打了招呼,连续去了几次,大家互相都认识了。
固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离开的前一天去的须弥山,须弥山的51窟给我带来了鲜有的情绪冲击,让我沉浸在感动中。我的大学同学康女士家就在须弥山边上,须弥山景区内有她家的树,这个意外的信息,让我对须弥山更有了亲切感。就像我当年去了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后,发现当时我们那边项目有个哥们就是这个村里人,就是那个开启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仰韶村,那个大名鼎鼎的命名了仰韶文化的仰韶村。
原来你仰慕的事物,就是你熟知的人的成长地,在时空上,你似乎和你仰慕的事物又拉近了距离。
https://sv1.doubanio.com/202403181409/814bcc7f9d0caa58f9b8dd5863a3bd53/status/2023/10/_LuQUyKYYVGouUB18lyr2w.mp4 须弥山第51窟(音乐来自环境,非配乐)
从须弥山回来后趁着天色未暗,又去了趟固原南郊的北朝隋唐墓地,这里的大部分墓都在发掘后回填了,墓址上现在都是农田和草地,偶有一些土包。这里埋葬是北朝到隋唐时期,当地最显赫的一群人,以李贤夫妇为首,包括史氏家族这样的粟特大族。他们的墓葬出土物撑起了固原博物馆的半壁江山,出土文物多元的文化因素,让人无比着迷。


固原市内还有固原古城墙,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对固原古城造成了较大损毁,目前市内有一些残存和修复的城墙遗址。

那几天固原博物馆前面的广场上搭着个戏台,一直在唱秦腔。我有时候晚上去看看,走的前一晚正好在唱《窦娥冤》,当时天气已经比较冷了,看这个戏,感觉更冷了。在窦娥被杀的那一下,突然戏台侧面抖出了他们造的白雪,虽然手法有点粗糙,但这个场景居然很震撼,在那一刻,看戏的所有人可能都感到一股强烈的寒意,觉得身上衣服不够了。
我想起了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当窦娥说自己冤,三个誓愿里有一个是要六月飞雪的时候,狗官说话了:“哈哈哈哈.…,六月炎天,红日高照,岂能下雪?你不是说白话哩嘛!”一口浓郁的关中腔。
我们陇东南也是以秦腔为主,每年的一些特殊日子,镇里的戏院都会有秦腔剧团来演出,我小时候就常在戏院看戏,印象最深的就是关帝生日前后的那几天,戏院就连续演关羽的故事。
我从博物馆打车去固原火车站,司机是个回族姐姐,车上聊了聊,加了个联系方式。我告诉她以后如果有女性朋友来玩,我就推荐她的车。女性租女性的车相对方便一点。果然前几天一个女性朋友准备过阵子要去固原,也要去须弥山,时间略紧,我就推荐了这位女司机。这位姐姐还记得我,知道我是天水人,说我推荐的朋友,她就按照最低价格收费。我说你就按你们的规矩来,开车就是为了挣钱,也别太亏了自己。真是很实在一人。
固原火车站整体很陈旧,包括车站大楼和站台,候车厅也很小,还是老式的火车站,甚至不如很多县火车站。搜了下,这个站是1995年建成的,四等站。固原虽然是市,但不算发达,更像是个县,下辖1区4县,总人口也不过才115万。当然,一个地区的不发达往往也有诸多原因,地理的,历史的,行政的等。


固原到西安的慢车差不多七个半小时,我就把这大半天都交给这趟慢车了。
固原在黄土高原的西北缘,境内的六盘山作为南北脊柱将固原分为东西两壁。固原整体呈南高北低,受河水切割、冲击,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地理特征。整个宁夏,也是北面平原为主,南面山地居多。
坐慢车比坐高铁更能体会这种感受。从固原往南明显山就多了,手机好半天没信号。车开了没多久,就在六盘山站停了,停了三四十分钟。这段铁路线是单线,应该是在给别的车让路。这个站正好是陕西宝鸡到宁夏中卫的宝中铁路的中点,离宝鸡站256公里,离中卫站255公里。
后来车又开了,差不多过了一多小时,到甘肃平凉了。平凉本来也是我计划中的一站,想待个半天一天的,但没时间了。
我的一个前同事,一个平凉人,曾经自称拍过平凉火车站的一个短视频,在某视频平台获得不少关注度。我看过他那个视频,在视频中,他用他平凉腔普通话,吐槽了一下平凉火车站的破旧。所以我原打算看一下平凉火车站,并且也录一段类似的视频,向他致敬,如果有时间就再去一下平凉博物馆。当然没时间了,都是白说。

网上吐槽平凉火车站的视频和文字很多,固原火车站也很旧,我搜了下,也有不少类似的吐槽视频和文字。固原和平凉这对难兄难弟,是陕甘宁这一带的城市中,唯二没有高铁的,甚至都没有动车。北面的银川吴忠中卫,西面的兰州白银定西,东面的庆阳,南面的天水宝鸡咸阳西安,都有更快速的交通,只有这两个城市没有,在现代的高速交通时代,这两个地方简直是交通的洼地。
车到平凉的时候,我的大学同届校友,天水老乡C君打来电话,他看我在固原,让我从平凉下车,来他们张家川玩。我说我在火车上,正好到平凉了,但没时间了,得回去了。我也很想去他们那玩,看看张家川的马家塬西戎墓地。马家塬遗址也是2021年评出的中国考古百年百大发现之一,这个百年正是从1921年仰韶村的考古发掘开始,这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他给我发来了马家塬的视频,马家塬遗址那儿去年新建了马家塬车舆博物馆。

C君以前在铁路工作,他对这一带的铁路路况了如指掌。他说我走的这条线就是单线,所以老得让车,正好车到平凉华亭,他说华亭站归西安铁路局管。铁路局的管辖,不以省界划分。
我后来查了下,这条宝中线是单线的电气化铁路,对固原和平凉来说,出行确实很难。网上能搜到,宝中线也准备建复线,但直到去年底,修复线的事似乎还没完全敲定,各路段工期也是各自为战,网上吐槽很多。在平凉市区南面,崇信站及以北归兰州铁路局管,安口窑站及以南归西安铁路局管。
据说复线时速最多只能达到160公里,这是普车时速的上限,也有说法,宁夏境内的时速是200公里,这样,固原和平凉就可能有动车了,但平凉往宝鸡的路段还不好说。而短期内,这段路的高铁,似乎还是没有着落。

过了平凉往南过陇县,就到宝鸡了,但这趟车过了宝鸡东北的凤翔站后,并没有往西绕进宝鸡站,而是直接往东去了宝鸡东边的虢镇站。这个虢镇所在的地方,就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西虢国,后来东迁到三门峡一带,成为了南虢国,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著名的虢季子白盘被认为就是出土于虢镇一带。
这样宝中线就结束了,再往东就到西安了,后面一段就是我很熟悉的老陇海线了。

到西安已经是晚上了,第二天去看了下陕西考古博物馆,展陈和体量都非常大,算是考古类博物馆的标杆了。在考古博偶遇一个陕西泾阳的哥们,上次见他还是去年六月份在北京我们公司附近。因为看展,时不时能在各地的展馆碰到熟人,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即使天遥路远,亦能殊途同归。
从宝鸡往北,过陇县,平凉,到固原,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很重要的一条道,古代的道路不一定和现代的铁路线相吻合,但坐这趟车,让我多少认识了些陇东和陕甘宁南部交汇处的地形地貌。固原交通不便,和地理位置关系很大。

固原古称原州,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但现在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在工业化、信息化和高速交通时代,可能略有些跟不上节奏了。在古代,人们的交通方式整体都不快,快和慢之间,没有数量级的区别,不同的交通方式对道路的要求差别不是很大。但到近现代,出现了各种快速交通工具,交通速度很依赖于交通通道的建设,平原显然比山地更适合搭建快速交通通道,比如铁路的修建成本,在平原地区和山地就不可同日而语。
经济不发达和交通不便往往会相互强化对方,让弱点更加明显。

我去年这次出行宁夏,实际上主要只去了银川和固原两个城市,在西安住一晚也主要是中转一下,其他也只能在火车上看看,但也算是完成了丝绸之路东段的一个小闭环,从西安过庆阳到银川,从银川南下固原,过平凉和宝鸡,再回到西安。
丝绸之路东段主要有两条道,南道就是从西安过宝鸡到天水这条线,北道就是从西安过陇东到固原这条线。固原到宝鸡这条线,正好连接了丝路东段的南道和北道,但不是主线,从地形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坐这趟慢车,也算是体会了一次走宝鸡的原州到长安段。
希望固原和宁夏有个更好的未来,也期待自己以后还能去看看。
(完) 更多的宁夏:
宁夏散记 | 从关中到陇东到银川 西夏王陵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银川市区古迹寻访
从银川到固原 | 重新认识宁夏平原 宁夏固原博物馆 | 古原州的丝路荣光 须弥山石窟 | 敦实雄健的北周造像群

-
迷失荷比卢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9 06:17:54
-
寂楽寺惟盛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21:18:11
-
苏台栖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13:50:20
-
扎在书堆的sk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12:15:56
-
豆友223752014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11:42:28
-
菲比寻常-Celin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10:57:41
-
黑陶鬶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8:44:35
-
丰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8:22:12
-
玲珑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8:03:22
-
北邙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7:16:02
-
kunfre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7:13:36
-
六州歌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5:40:51
-
铁马书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0:45:02
-
歸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0:33:44
-
新丰美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8 00:16:35
-
瑾羲Q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3:40:56
-
康健斯基诺维奇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3:22:38
-
绯色の鲑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2:38:08
-
Bi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2:16:46
-
叮你个当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2:12:32
-
青痕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2:05:49
-
肥肥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17 22:02:02
汀洲自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放马滩和西犬丘 | 秦人在天水及陇东南的源起 (12人喜欢)
- 月岩 | 造化之灵,无所不至如此 (9人喜欢)
- 阳华岩石刻 | 九疑万峰,不如阳华 (16人喜欢)
- 寻访道县玉蟾岩遗址 (19人喜欢)
- 秦琼的呼雷豹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