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传奇女编辑新作:有趣的独立女性,爱情和事业all in

书籍对我如此重要的核心原因,不是因为我自己感受到写作艺术的欢愉(尽管这也已经非常棒了),而是因为书本能带我远远超出自身经历的狭隘界限,极大地扩展我对生活复杂性的认识:它充满了黑暗,以及,感谢上帝,还有那一直艰难跋涉的光明。
——戴安娜·阿西尔《未经删节》
📖
如果你已经读过近两年大热的《暮色将尽》,你不会对戴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位终身未婚,以101岁高龄辞世,享有“20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名号,因其对文学的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的传奇人物,可谓身体力行地将“独立女性”的理念践行了一生。
“我觉得选择并擅长与书籍一起工作的人们就算并非一定讨人喜欢,但大部分人确实如此。”在《未经删节》中,戴安娜·阿西尔这样写道。这本书和《暮色将尽》一样受到读者欢迎,都是英国书店中的畅销书,常销书。两本小书同样夹杂着对过去人生的回忆,但《未经删节》更强调戴安娜·阿西尔的职业身份——它的书名“Stet”(校对工作的专业术语)和副标题“An Editor's Life”都直截了当地指明了这一点。

戴安娜·阿西尔出身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念大学。她本可以和同阶级的女孩一样,靠婚姻生活。但她不仅是英国第一批走上工作岗位的中产阶级女性,而且终其一生都在靠自己谋生。为BBC工作直到二战结束后,戴安娜·阿西尔进入伦敦的一家小型出版社,从此围绕书籍和作者打了一辈子交道,也开启了她那丰富、有趣、充满多样性的一生。她一直工作到76岁才退休,而她到80岁时才觉得自己“是个老太婆”。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编辑生涯里,戴安娜·阿西尔经手过的作者包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V.S.奈保尔,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约翰·厄普代克……无一不是20世纪文学翘楚。而她从未领过与此匹配的高薪。
这也是阿西尔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那就是一个人的工作干得是否出色,与这个人是否为公司赚了大钱、或者自己挣得是否足够多,并不完全构成线性关系。不论是高额的薪水或高高在上的title,都比不上一个人对他/她的工作以及所从事的行业,那份发自内心的热爱。而这,就是戴安娜·阿西尔作为一名图书编辑的一生。
“你必须自己谋生”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在《未经删节》的开篇,戴安娜·阿西尔就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本书并不是要描摹20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版业的历史。她之所以要提笔,目的单纯而简单,就是要在她脑海中的经历被擦除前,将自己五十年出版生涯中的故事尽可能“抢救”回来。这更多是一种本能。
这些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至二战结束后,英国国内的读者如饥似渴,对于书籍的需求和渴望是空前的,出版市场的潜力巨大。一些独立、新兴的小型出版社应时而生,其中就包括戴安娜·阿西尔为之工作的第一家出版社。

然而,对于戴安娜·阿西尔本人,故事真正的开始还要更早一些,早到朦胧的童年启蒙时期。她在《未经删节》中写道:
故事开始于我父亲告诉我:“你必须自己谋生。”
戴安娜·阿西尔的外曾祖父家境殷实,在诺福克拥有带1000亩土地的房产。相比之下,她父亲的祖父辈因为生意失败,没能为家人提供得以扎根的土地,这让之后几代家族男性始终怀揣着生存的危机感。还是个孩子时,戴安娜·阿西尔就总能听到父亲把“必须自己谋生”这句话挂在嘴边。

戴安娜·阿西尔成长于一个书香浓厚的家庭。她的曾祖父是牛津大学硕士,曾任牛津大学院长,祖父是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在那间坐落于诺福克的祖宅,有专门的藏书室,“书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还有大量的书占据了走廊墙壁,甚至婴儿室墙壁的四分之三。她在圣诞节和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十有八九都是书”。她最早的阅读则是从听外婆朗读故事开始的。说到自己童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她的答案是“恋爱、骑马和读书”。
即便如此,戴安娜·阿西尔的任何一位家人——包括她自己在内,都没想过读书也可能成为一份工作。但毕竟“阅读是人们在室内做的事,就像骑马是在户外做的事一样,这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乐趣。”因此,当她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图书谋生,她相信,与其他选择相比,“这份工作是最称心如意的”。
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编辑之一
戴安娜·阿西尔的编辑生涯与安德烈·多伊奇密切相关。这位小个子匈牙利人在英国出版界释放了惊人的能量,戴安娜·阿西尔评价他“如此迅速而彻底地了解自己所在的行业,并全身心投入,因此将他描述为发现了自己使命的人也毫不稀奇”。
两人在一场聚会上相识,戴安娜·阿西尔“立刻觉得自己了解他甚于了解房间里的其他人”。在一段来去匆匆的恋情过后,他们成为了终生的朋友,知己,以及事业上的伙伴。安德烈·多伊奇先后创立了两家独立出版社,戴安娜·阿西尔始终是他的员工,并成为第二家出版社的创始董事(尽管股份很少)。

二战结束后,多伊奇创办了艾伦·温盖特出版社。在这个以3000英镑的总资金启动(对比投资出版行业普遍需要的1.5万英镑),执行严格的节约制度的小出版社里,戴安娜·阿西尔正式成为一名图书编辑。尽管这份工作意味着工位仅有桌子的一角,办公环境永远挤满了印刷商、作者、艺术家等外部人士,耳边永远响着此起彼伏的谈话,还需要兼管自己痛恨的工作(主要是登广告),但戴安娜·阿西尔依然“开始了一场愉快的冒险”,并且“即使一路颠簸,也从没想过要从马背上下来”。
如果让戴安娜·阿西尔来评价自己的出版能力,她大概不会认同“20世纪杰出编辑”这个称谓,而是可能会说——
“业余”:
「即使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我也完全不能接受下班后工作,这充分暴露了我的“业余”本性。」
“抵触”:
「我非常不喜欢被当作我本该被当作的“董事”对待。这是因为,正如我之前所解释的,我直到现在都一直抵触一种“责任感”,非常不愿意以任何我不喜欢的方式努力。」
“懒惰”:
「我虽然一生都谈不上大富大贵,却继承了一个典型的“富贵病”:有强烈的懒惰倾向。我的内心深处潜伏着一个固执的生物,它觉得钱就应该像雨一样从天而降……我当然一直都知道,人不得不操心金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这样做的,但仍然是能免则免。」
完全不擅长处理钱:
「一思考金钱问题就觉得烦躁(当然花钱还是喜欢的)。」
以及“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
因为她“只会花钱,讨厌责任感,讨厌告诉别人该怎么做”,最重要的是,她“无法向任何人兜售任何东西”,而这恰恰是一名合格的出版商最重要的能力。

简而言之,出版是一门复杂的生意,出版商必须能有三头六臂,包括理解和控制复杂的财务和技术结构;善于谈判和讨价还价;知道什么时候该大方花钱,什么时候该锱铢必较,等等。而以上这些,戴安娜·阿西尔全不擅长。她唯一真正身心均想沉浸其间的,只有对书籍的选择和编辑。
在这方面,她也的确做得非常出色。对于什么是好的写作,什么不是,戴安娜·阿西尔一直有着准确的认知。《放手》是菲利普·罗斯早年一部不太成功的小说,她比作者本人更早认识到这本小说的问题在于写得太长了。她完全清楚约翰·厄普代克是“一位完美的优秀作家”,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声誉被抬得过高了……
她还对真正优秀的作者与书籍有极其敏锐的嗅觉。正是她第一个在英国编辑出版了诺曼·梅勒的代表作《裸者与死者》。

在此之前,已经有6家英国出版社以语言淫秽为由拒绝了这本书。发现机会后,她“直接就扑了上去”。她注意到小说的一处细节:“那是关于疲惫不堪的士兵在深深的泥沼中挣扎着举枪的段落”,正是类似的细节让她确信,这是一本“真正扩展了我想象力的书”。
《裸者与死者》将要出版的消息立刻引发了《星期日泰晤士报》主编的抗议,却在图书市场上大受欢迎,订单蜂拥而至,这本书也为艾伦·温盖特出版社奠定了声誉。
爱情vs事业
她始终保持独立与清醒
整个成年岁月,
我的日子全是围绕着工作安排的。
——戴安娜·阿西尔《未经删节》
在《未经删节》中,戴安娜·阿西尔从不避讳自己对爱与性的兴趣。她喜欢“去喜欢一个人”,喜欢被人需要,也喜欢这种浪漫关系带来的社交和性爱。她这样写道:
到了晚年,我仍然记得坠入爱河的陶醉感以及更常见但同样令人沉醉的、强大的身体吸引力,坠入爱河的感觉很可能只是一种神经质状态,可是,没有其他东西能以这种方式点亮一个人。

她在《未经删节》中记录了几桩“为爱痴狂”的趣事,但这些小插曲的主人公从不是她,而是她身边的同事们,包括一位从纽约“追爱”到伦敦的优雅女郎,靠欺骗获得了一份自己根本无法胜任的工作,最后不得不逃回纽约;
她的同事尼克,“一个惯于沉默的绅士”,出轨后反而被情人甩了,最后又回到妻子身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以及与她互为知己的安德烈·多伊奇,疯狂地爱上了一名有夫之妇,在强烈嫉妒心的驱使下每晚监视她的行踪;
面对爱情与浪漫关系,戴安娜·阿西尔始终保持着理智与清醒。她之所以和安德烈·多伊奇分手,是因为他们“缺乏充足的理由持续风流韵事”。当与某个人陷入恋情时,她视之为一种机会去“窥视他的外表下发生的事情”。当和她约会的某个人第三次讲起他的童年故事时,她并没有觉得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而是在想:“他已经是个挤完汁的柠檬渣了”。

尽管她的每段爱情几乎都始于一见钟情的冲动,她也曾在一些风流韵事里期望“爱情能被培养出来”,但面对恋爱,她几乎总是理智与情感并存:
谈恋爱时,我几乎会一直思考到底是什么让我陷入,又是什么让我继续,直到那个男人开始一段新恋情。与其记住感情,我更需要想清楚这些。
当我没有真的爱上某人时,我不会误认为自己爱上了,对这一点,我实在太清楚了。这不仅仅是筑巢本能,或许还因为我足够浪漫或可能足够现实,想要确保自己不能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
她从未将感情带入工作场合。终身未婚意味着于她而言,工作必须优于一切,毕竟保住经济来源才能保持独立。而在整个成年岁月,她每天的生活也几乎“全是围绕着工作安排的”。但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大部分时间都拿着与劳动价值不相称的工资。

她并非没有意识到,“所有出版业都由许多收入微薄的女性和一些收入更高的男性经营着”,她的身边也并不缺乏成功争取到自身利益的女性同胞。她清醒地意识到,“在很大程度上,我所处的环境将我塑造成取悦男人的人,因此,很多与我同龄的女性一定记得,这种塑造的结果是,我们会以男性的目光来审视自我,或至少是部分自我,所以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变得自信,还以一种男人认为厌烦和荒谬的方式行事,后果会怎样”。
或许这部分解释了她为什么没有动用自己的董事身份,去为自己和其他女性同事争取更多权益,以及她为什么始终没有作为活动家去参与平权运动。但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她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而这种情感,加之“一种满足于当下的天性”,已经足够压倒一切,让她享受工作,而非感受痛苦。真实,冷静,独立而温暖,这是戴安娜·阿西尔的独特之处,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BOOKS
好/书/推/荐
READING
📖
《未经删节》

在本书中,我们跟随阿西尔进入这些二战后一代文学巨匠的世界。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阿西尔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到BBC新闻部工作,随后认识了出版人安德烈·多伊奇,从而一同创立传奇的独立出版社——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的经历。她以独特的机智和罕见坦率的散文风格,讲述了她五十年漫长出版生涯中的点点滴滴;
第二部分重点回忆了自己同包括奈保尔、简·里斯在内的六位作者的交往历程,详述了这些作者的经历以及性格特点,是真实有趣的名家轶事,也是对文学的宝贵贡献。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S
北京SKP店
朝阳区大望桥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北京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 2F
010-87955088
北京DT51店
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DT51 3F
010-67025888-5301/5401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西安SKP-S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4-5F
029-83695733
成都SKP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 1-2F
028-68385888-5031
成都SKP-S店
高新区 天府大道北段 成都SKP-S 2F
028-68385888-5033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