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茬僵果、叶焦枯?草莓果期多发问题,快速击破!
草莓是一种对管理要求很高的水果。在果期时候,老很多农友会发现容易出现断茬、僵果、枯叶等问题。这都和管理不到位有关系,在果期这个优质稳产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哪些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呢?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样的原因会导致这类问题。

僵果
草莓大致可以分为生理性僵果以及病理性僵果,生理性多是养分供应、获取出现了问题。病理性的僵果则是早期发生了病虫害,导致果实生长发育受到了影响。在生产中,尤其在1~2月出现僵果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生理性的僵果。

1~2月坐果时,如果棚室内控温不当,地温或者棚内出现了低温,根系和叶片不活跃,导致在果期需要大量养分时根系吸收供应不上,就会出现僵果。这时也容易因为阴雨雪天,造成棚室内的光照弱,叶片积累养分少,被太多的果实分配,养分分不够,僵果现象就容易出现了。建议保持棚室内温度在18-25℃,光照强度不低于200μmol·m²/s,同时根据草莓生长状况适时进行疏花疏果,以确保充足的养分供应给优势果实。
断茬
很多草莓在首茬采摘后,第二茬就没有什么花和果了,出现了断茬现象。断茬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跟养分不足,根系早衰有关。 在养分上,氮肥过度,草莓旺长或缺肥瘦弱,果实膨大与花朵发育时养分跟不上,早期没有做好疏花疏果工作,都容易出现断茬。除了大量元素的磷钾肥外,硼、锌、钙的缺失也会引起花朵的雄雌蕊败育,影响到授粉结果,随着首茬养分被持续消耗,中微量元素没有及时的补充就容易出现缺乏从而影响到果实的膨大。

根系是吸收养分的关键,根系养好才能避免早衰,断茬,要从早期就注意起来,不要等到觉得草莓不行了,下生根剂来促根,花果期又是敏感时期,浓度,剂量控制不好,就会变成下猛药,短期内的确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后期反而会导致根系加速早衰,得不偿失。 早期适当的补充有机质、氨基酸等有利于根系生长的营养物质,提高根系的生长环境和养分来起到养根促根的效果。在冬季时,夜晚要避免出现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确保根系的活力来保证草莓持续的开花结果。

叶片焦枯
草莓出现叶枯要首先查看症状,如果是叶片边缘出现焦枯,有外向内,没有扩散,蔓延的迹象,要考虑根系问题,是否出现了盐害,肥害,或者缺钙。如果是一晚上迅速出现,晚上降温厉害,那很可能是受到低温影响了。 草莓在棚室内没有经历风吹雨打,花果期是非常敏感的。在冬季时,缺钙则会在表现出花、叶尖端焦枯的现象,叶片严重时还会出现扭曲,在花果期,草莓对钙的需求也比较大,要注意补充钙肥,通过叶面喷施1%的氯化钙溶液,每10-15天一次,连续2-3次,以改善钙缺乏症状。

除了肥害,冷害,缺钙导致叶片焦枯,芽枯病早期也会出现焦枯现象。芽枯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不仅仅会在幼芽和花蕾的尖端发病焦枯,随着情况的恶化,还会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会产生白色的霉状物,导致茎叶腐烂,甚至烂果,整株也会出现倒伏,枯死状。而肥害或者缺钙仅以叶片受损为主,并不会扩散腐烂,甚至整株枯死。可以从焦枯部分以及症状上区分原因,对症下药。
以上内容为问问农团队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问问农,为广大农户及行业从业者提供服务和创新解决方案。
❤️用心分享种植知识
🍊用心分享柑橘经验
👏赶紧搜索【问问农】,实用内容不错过!
🤳看问问农,科学种植,越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