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命运的后颈皮
小探迷们有没有养过猫呢?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猫的身上其实有一个开关哦。
在动画片《哆啦A梦》里面,机器猫的开关是尾巴,而在现实中,小猫咪的开关是它们的后颈皮,只要捏住了后颈皮,无论多么桀骜不驯的猫都会瞬间变乖巧,甚至一动不动。
这并非个别现象。有人做过实验,他们挑选了31只1岁到5岁不等的猫,用大号的燕尾夹夹住猫的后颈皮。

结果几乎所有的猫都像被点了穴一般,安安静静地一动不动。站立姿态的猫被夹住后瞬间停止了一切动作,如果人为改变猫的姿势(比如让它躺倒),猫也完全不会反抗。
而一旦拿掉燕尾夹,被禁锢的猫瞬间又恢复到活蹦乱跳的状态,就像原本不会动的木头猫被上满了发条一样。谁能捏住猫的后颈皮,谁就掌握了猫的命运,人们形象地将猫身上的这个开关称为“命运的后颈皮”。
为什么“命运的后颈皮”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呢?

仔细观察猫被夹住后的动作,基本都是弓起脊背,收起后腿,连尾巴都会勾起收到两腿中间。这时我们便然大悟:哦,原来是条件反射。猫妈妈就是咬住这块后颈皮把小猫叼起来带着小猫移动的。
其实,不只是猫,其他哺乳动物通常也是咬住幼崽的后颈皮来运送幼崽的。
它们脖子后面的皮比较松软,妈妈下嘴有分寸,被叼起的幼崽不会感到疼痛;同时,幼崽本身也要配合,要尽量放松全身肌肉,避免和妈妈的力道相冲突。

所以,当幼崽被叼起时,它们会安静、顺从地起身体——“啊呀,我被叼起来了?不能动,不能动,剩下的就交给妈妈啦。”
也就是说,“命运的后颈皮”是猫在幼年阶段被猫妈妈赋予的,长大后,这一条件反射也依然存在。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
理论上,就算是满身肌肉的狮子、老虎,只要你一手捏住它们的后颈皮,它们也会乖乖就范,温顺得像只猫咪。但我不建议你这样做,毕竟从来没有人做过用夹子夹狮子、老虎的实验。

而且,不是所有的猫都有这种反应,且随着年龄增长,这一反应也会减弱。研究人员用142只猫进一步验证,选择年龄范围更广的猫再次观察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
结果发现所有的幼猫都有相应的条件反射,但是成年猫中有近一半的猫对此无动于衷,而且性格越活泼的猫越容易挣脱“命运”的束缚。
此外,研究人员还用幼鼠做了相关实验。将幼鼠后脖处的神经麻醉后再捏住,掐捏诱导行为的抑制现象便明显减弱了。这说明,如果幼鼠不能感知到脖子后方被叼住,它就不会安静下来。

所以,如果你家的猫很小就离开了妈妈,你很可能无法控制它们的“命运”,因为它们或许已经忘记了这种条件反射。另外,如果你家猫太胖的话,也不要轻易尝试把它们拎起来哦。
(本文摘自《探索与发现》 开学季杂志订阅 《探索与发现》 | 探索与发现杂志订阅_杂志铺:杂志折扣订阅网 (zazhip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