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人,为何总是跟别人有距离感?

99%的社恐同学总是期待着自己在一个环境里面待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跟别人熟悉了,关系就会变得亲近,实际上往往失望收场。
社恐同学如果自然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我们会发现,关系无论多久都无法真正的熟悉起来。
要了解这个背后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关系深入」的本质是你需要真实的把自己展现出来,而社恐人因为内心的自卑,无法把真实自己展现出来,因为展现出真实的自己意味着别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不好,这对于社恐人而言是危险的。
所以,社恐的同学一般情况下,只会把自己认为相处起来安全的部分展示出来。
比如,客气,礼貌,讨好和迎合。
这些人际关系表现不会引起别人的讨厌,但是也无法升级人际关系,只能让关系停留于表面,因此,如果你想升级关系,你就必须打破原来的行为惯性。
一、行为惯性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我们必须主动,不要觉得社恐人就一定是被动的,这是错误认知,社恐人也可以主动,且不要认为主动就是掉价的行为。
社恐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是被动的,跟社恐人内心的自卑心理有很大的关系,被动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全,而被动习惯了就会觉得被动才是社恐人的正常行为。
另外,社恐的同学觉得主动掉价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主动了就说明我们需要对方,而对方没有那么需要我们,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错误认知。
不可否认,主动的人确实是需要对方的,这个没有什么否认的,但是需要对方不代表自己就是低价值和掉价的。
其实,我可以需要别人,有需要不丢人,但是我也可以随时放弃别人,我不喜欢对方一样可以主动放弃,这是一种强大的态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明白,实际上掉不掉价跟是否主动没有关系,重要的还是我们的行为模式,最典型的一句话就是:“我可以喜欢,但是我不讨好你”。
我被动等待别人,发现别人一主动,我就开始讨好对方,害怕对方离开,这样哪怕是对方主动,我们也会掉价。
当然,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那就是主动的时候,我们必须有一个放松的心态,那就是我们不期待自己的主动一定有好的回应,我们主动我们的,别人回应我们高兴,别人不回应,有没有问题。
二、改变封闭的行为模式
99%社恐人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别人不愿意靠近自己,是因为别人不喜欢我,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别人不愿意靠近社恐人,不是因为社恐人不好,而是社恐人的社交状态是封闭的,这种封闭的社交状态,会告诉别人,我不想社交,别来靠近我,而别人收到这部分信息,自然就远离社恐人了。
主要表现为:
第一,因为内心的紧张,不与别人眼神接触
第二,因为怕尴尬不自然,不与别人肢体靠近,肢体接触更是害怕
第三,肢体表现也是封闭的,比如习惯抱胸,习惯蜷缩自己的身体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奇怪,有些人明明也不主动,但是却能够引来别人的主动,其实就是它的行为模式在告诉别人,欢迎过来找他。
因为开放的行为模式的人,尽管没有主动说话,但是他跟别人是有眼神接触的,他是愿意跟别人靠近的,他的肢体状态是开放的,昂首挺胸的。
所以,我们想让别人愿意主动,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行为模式,把封闭型的行为模式调整成开放型的,做到这点是有点难,但是这是我们每个社恐人的必经之路,只要你愿意改变,你就一定可以做到,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