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剪春韭
晚上做了枸杞芽鸡蛋汤。最近美团新推送一栏“春菜”,说是春菜品鲜正当时,要顺时而食,里面刚好有枸杞头,就买了。不过枸杞还是有点老,加上厨艺不佳,整体效果一般般,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初中读书时住校,周末回家时妈妈常做的一道菜就是枸杞芽鸡蛋汤。她说枸杞明目清肝,对眼睛好。那时候还住在乡下,我们在家门口空地上种了枸杞,想吃的时候就现摘现炒,嫩嫩的很好吃。只可惜枸杞是没少吃,近视度数也没耽误涨。
做菜的时候隐约记起红楼里面有一回好像也提过鸡蛋炒枸杞的。手机里翻了翻,原来是记混了。迎春的大丫头司棋想吃鸡蛋,要“炖的嫩嫩的”,厨房的柳婶儿嫌她没给小费不愿意做。吵吵闹闹间提到了探春和宝钗之前另外加钱做的“油盐枸杞芽”。所以原来枸杞芽还可以油盐清炒,家里倒是没有这么做过。
红楼里面的这一回也很有意思,小时候读也就看个热闹,柳嫂子发牢骚一会儿抱怨大观园里面花儿果儿不允许像之前那样随意采摘,一会儿抱怨厨房里缺鸡蛋少蔬菜,日子不如以前好过了。现在一看,这不就是我们公司大家每天都在抱怨的事情么,不是这个福利取消了就是那个管控严格了,卡这卡那的。而上上几回就是探春兴利除弊,要开源节流,跟我司“降本增效”一模一样熟悉的味道。
春天还有一道名菜(我自封的)韭菜炒鸡蛋。之前有一次,也是在初春,当时一起合租的同事炒了韭菜炒鸡蛋,那次做得特别好吃,韭菜味道足,鸡蛋也很香。之后不知道是韭菜品种不对,还是鸡蛋不是土鸡蛋,又或者是本炒菜的人厨艺的问题,总之就再也没吃到过那么香的韭菜炒鸡蛋了。
我最爱的老杜的诗《赠卫八处士》里写“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总觉得是人间美味。古代的时候,不是大棚化肥种出来的韭菜,应该特别好吃吧。也是因为这个,我总觉得《赠卫八处士》是老杜写得最好的一首诗,人生虽然有“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的残酷,但是在难得的老友会面里面,也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片刻温暖,这个笔力要犀利有犀利,要温柔也温柔,收放自如。关于韭菜,红楼里面黛玉帮宝玉给元妃写的应制诗里也有一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我也念念不忘,说起来还真是很久没吃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