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为了“精英工作”要付出的额外劳动
再不做点儿什么别的事情我可能真的要焦虑症躯体化表现了,于是我决定写下这篇博客。
最近在一次偏头痛发作后接下来的几天一直隐隐头晕,不仔细分辨好像感受不到的那种头晕,每次我试图说服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但大脑总是知道有哪里不对。
跟朋友聊了聊朋友说,小心,这是大脑在向你发射求救信号。
我现在的生活里只有学习,这是我之前上过这么多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都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你需要其他的生活,这是self care,她说。我明白身体和大脑的极限在哪里,我每天累了就偷懒睡觉玩手机,但是玩手机是因为我只有这个可以选择,是我逃离眼下生活的唯一机会,除此之外我的其他的生活呢?
工作的时候加班再累晚上也会在被窝里看不动脑的网络小说,周末我也会去健身、学小提琴、和朋友们喝酒。现在回归学生的生活,理应自由的时间更多了,反而我的生活只有学校了。
第一年MBA的学校生活很紧张,每六周就要完成3门课,学习内容密度巨大节奏巨快,每天只要是没有课的时候我就会在图书馆,在图书馆学习复习考试,与此同时还要准备实习招聘。在学校的时候除了上课之外还会小组在一起开会准备案例比赛,要么就是参加各种行业公司的networking活动。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我竟然已经几个月都没看剧了,连看剧都提不起兴趣了。
在MBA这个项目里,要付出的额外劳动太多了,我常常想。与MBA有关的行业和职能,会有预设好的一套行动准则,公司会预期你会这样找人喝咖啡networking这样回答面试问题,学校也会教你在不同的阶段要讲什么样的话怎样讲话。甚至从开学踏进学校的那一刻起,你未来的时间已经被既定的规则规划好了,要在多久之前和多少人喝咖啡,在什么时候之前练习不同类型面试的技巧,在什么时候之前面试找实习。虽然我上过班求过职熟悉这套规则是什么样的,但还是在MBA里被这套“精英工作”的规则震惊到不由自主地被吸进去了。我们像是挂炉烤鸭,在进炉之前先经历填鸭教学,然后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背好每种networking的说辞和答案,直到最后毕业入职,我们油亮饱满地被挂在展示柜里,成为学校下一年就业报告里漂亮的数字来吸引新一批鸭子入炉。
人生是旷野吗?我带着转行的目的来到MBA,却发现好像并没有太多选择。公司美名其曰做这样那样的面试是因为想了解候选人是怎样思考一件事的,但同时他们又都已经抱着候选人们已经练习好面对这样的面试问题要做怎样的回答的预期。我知道为了面试表现优秀我要背这样的模版回答,面试公司也知道优秀的候选人是要用这样的模版来回答问题的,我们像是对爱情还抱有狂野幻想的相亲对象双方。我们到底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多额外的劳动?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候选人们觉得得到一份精英工作不易要好好珍惜、让面试者们认为我工作的公司门槛很高筛选过程严密,是因为只有这样双方才能都对这样的“精英工作”赋予更大的价值和认同吗?
今天就先写到这里,我需要去复习明天的课堂测验和准备coffee chat的问题和回答,下次想到了再接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