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含专访
周末,我又细细品读了林奕含的专访,虽然无法感同身受切肤之痛,但对于文学、男人、人性和艺术的思考,她有着独有的深刻。 就像是豆瓣,它是很多人的树洞,也是很多人的B面,相比较日常生活中厚重的面具,我更喜欢看到B面的真实人生。 奕含在真实生活中展露了太多的本我,她的专访真的很动人。有些片段我想留下来,细细品味。我和她之间,有着很多关于人性共同的疑问和思考,而她的才情是远远超我之上的,是悲伤的底色,是深邃的思考。从一个绝色美人口里娓娓道来的,是一种破坏的美好,想起她生前所经历种种,一次又一次给了我重重的冲击感,也就是她说的审美快感吧。
节选一;我们都知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缘情而绮靡】,还有孔子说的,【诗三百,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这些学中文的人,就是胡兰成跟李国华,为什么他们,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说出诗的时候,一个人说出情诗的时候,一个人说出情话的时候,他应该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他是有【情】的,他应该是【思无邪】的。其实这整个故事最让我痛苦的是,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语境?他为什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传统?
节选二:所以我们那个认为所谓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千锤百炼的那个真心,到最后回归,竟然只变成食色性也而已。
节选三:我想要叩问的问题是,艺术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所以刚刚那个问题可以把它反过来再问。我的第二个问题是 ,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一种巧言令色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他不停地创新形式,翻花绳一样地,就是创造各种形变,各种质变,但是这些技法,会不会也是一种巧言令色而已呢?
来自 豆瓣App
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爱工作 工作爱我 (4人喜欢)
- 姹紫嫣红开遍 (2人喜欢)
- 2025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1人喜欢)
- 人情冷暖 (1人喜欢)
- 充实的一周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