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台车得是SUV,不是SU7
【一】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26岁时,离开了26企业,yi情前回国考研。
调剂厦大面试的时候,听闻一个噩耗:王某『挑战北京酒驾』,挑战半分钟后失败,下辈子再来。
『挑战北京酒驾』这个词条,你现在在各大平台还能搜得到。
这人是我的初中同学,年幼丧父,他大爷事业有成,膝下无子,王某是其法定继承人。
老师说,老话都说富不过三代,你们看看王某,又有运气又有成绩,你们还不好好学习。
天有不错风云,他大娘有了。
人有旦夕祸福,王某没活过三代。
王某他妈是真的惨,先是丧父,再是丧子,从东北到北京给他收尸。
但全网没一个人觉得王某惨。
事件经过是这样的,王某订婚前,开着新买的小汽车和三两好友喝酒。
已经叫了代驾了,代驾送完了第一个人之后,王某将其撵走,开始与其女性好友直播『挑战北京酒驾』,
半分钟后,王某身亡,其他人受伤。
离谱的是,王某未婚妻还要追责代驾。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各大平台的评论区相当统一。
对于一个人的死亡,全国人民统一痛骂的,上一个还是袁世凯。
这一次是王某。
【二】
面试成功后,我报了驾校,上岸前拿到了驾照。
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小时候,小曾他爸赌得妻离子散,我就从来不赌,去澳门也只是吃蛋挞。
读研前,看着王某家破人亡,我小心翼翼在厦门把开车熟练度点满,尤其拒绝酒驾。
王某要是看过流浪地球,他在北京应该就知道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的口号了: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如果去欧洲之前我拿到了驾照,那很可能会在海外多待两年。
那样的话,那三年我就可能被卡在国外,得多待三年。
【三】
29岁时,来到了区号为029的城市。
30岁时,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
由于工作的关系,看了非常多的经管类的书,《置身事内》《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一本书读懂财报》《世界上最简单的会计书》等等。
你别看书名可能不咋样,基本都是豆瓣8分以上。
这些书都说车是奢侈品,因为你不买车你可以高铁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在西安还可以云轨。
那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从几年前的考研政治开始,我就始终强调一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我来说,车是必需品。
我打车进不了单位的门,我打鼾得找个私人地方午睡。
也不是天天打,累的时候可能打。
我带朋友去单位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开车带进来就『免签』了。
雷总说SU7是给谁造的呢?
是给那些已经买了SUV给家人的高能人士,奖励给自己一台小轿车的人。
是给那些开了四五年毛豆三的人。
反正不是给我造的。
我的第一台车得是SUV,不是SU7。
我中午需要在里面午睡的呀。
后排一放倒,我可以真正地躺平。
躺平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前进四!

【四】
去年买车的时候,SUV四大天王宋PLUS DM-i败军版、长城哈弗枭龙Max、银河L7、宋Pro DM-i败军版和深蓝S7我都试驾了,一共试驾了五回。
首先败下阵营的是枭龙Max,后排塑料感太强,城市通勤用不上四驱;
其次是银河L7,五个档次设置不合理,只能买顶配,disgusting;
再就是宋PLUS那坤坤档把真的难顶;
宋Pro败军版价格不尽如人意,电动后备箱还要加钱上,pass。
就剩下深蓝S7了。
121Pro就是用来拉低售价的,没人买也没人卖;
加一万,121Max本来是最优选,人家也不卖;
要先立即拿车只能再加一万来200Max的,还得再加399来个车钥匙。
现在看来这一万不亏。
200Max表显220公里,市内基本应付一周通勤,城际基本能开俩小时,也就该休息一下上个厕所啥的,冲个电半小时继续跑。
油箱790公里也不怕趴窝在路上,更不用和特斯拉抢充电桩。
再一个,我是个看脸的人,这颜值值两万。

【五】
大学的时候没考驾照,一个是怕和驾校教练打起来,一个是想着省下那几千块钱。
后来证明,驾校教练骂我的时候,我的确是一点不会惯着他。
现在想想,那几千块钱就不该省。
我和我十九岁正在上大一的弟弟说,如果能对十九岁的自己说点什么,我会说,搞个车。
想办法搞一个,我这边支持呢。
从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S7陪了我大半年了,总的来说感觉非常棒。
十几万给了我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给了我一个完全个人的地方,给了我一个想去什么地方就直接去的理由。
如果时间放到现在让我重新选择SU7和S7的话,那我选宋Pro DM-i 荣耀版黑骑士 10.98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