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的生存法则
查看话题 >社恐i人的network自救指南
拒绝社交保平安。
全文完。
理想状态当然是以上。
但是,人在江湖,家里没矿,总逃不过一个搵食不易,生活中不得不社交的场合还是很多的。本资深社恐患者在放任自流和支棱起来之间摇摆多年,虽然至今也没有找到内心和行动的平衡,但是过程中还是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在此记录分享一下。
1. 找到自己的comfort zone
虽然所有的励志书都在叫人走出舒适区,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这也确实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社恐来说,出去network就已经很不舒适了,在社交对象和场合上,就不要再给自己增加难度了。
走出去network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从中获得正向反馈,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形成良性循环。怎么获得正向反馈呢?找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展现自己的价值。
人都是势利的,大家大费周章出来社交,大都是想从别人那儿收获点什么,有的人天生情商高,善于调动气氛,随便说点什么都让人如沐春风。这种人不用选择,任何场合都吃得开,但咱社恐不是没有这一技能嘛,那就只能从自己熟悉和擅长的地方入手,看看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你能给别人带来的信息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networking成效。
2. 自信输出
要注意networking event不是在线听课的场合,你一定要能带来自己的value,让别人对你产生兴趣。
我多年前因为纯兴趣参加过一个data science 的meet up event. Coffee break的时候周围所有人都在聊技术,我发现自己完全加入不了谈话。偶尔发表一两句看法,别人都一副懒得搭理你一个外行的表情,问的问题在技术人员面前也显得很傻,最后只能在别人开些小玩笑的时候跟着笑。那次event没说啥话,但是回家之后感觉累死了。
后来去了跟自己职业相关的event,就明显感觉周围的气场不一样了,自己可以对speaker的发言进行有内容的评价,可以给人推荐专业书和博主,可以评价或者批判某些观点或者做法,可以分享自己的第一手经验……关键是,当我说出这些内容时,能明显感觉到周围的人在认真听,这种无声的鼓励对于提升自信真的特别重要,会让你在下一次出门社交之前少很多犹豫和纠结,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 一次只交一个朋友
每个人参加networking event的目的各不相同, 有的人以收集名片为乐,有的人以认识大牛为目的,有的人来学知识,有的人来增加Linkedin好友数。我个人对于那种出于礼貌的流于表面的一面之交没什么兴趣,想要的是和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就是event结束后还能单独约出来喝杯咖啡的那种。
社恐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样的人不用多,目标定个一次一个就算,就算最后一个没有也没有关系。但当你有这个目标在时,你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满场乱窜,而是会去观察和挑选和自己气场想和的有可能聊得起来的人。
这里还有一点选人小技巧:首先不要选太大牛的,因为大牛周围一般都围着一圈人,而且大牛也只愿意跟大牛一起玩,除非有人引荐,否则大牛是不可能记住你的。其次不要选太内向的,虽然社恐和社恐报团取暖,听起来很温馨,但是现实往往是,两个人问完how are you之后就相顾无言,眼睁睁看着空气里的尴尬指数不断上升却无能为力。
最好是找一个稍微外向型的,至少两个人有来有回,能将谈话继续下去。
4. 利己之前先利他
假设你已经在上一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谈话对象,下一步怎么建立联系呢?首先是让ta对你感兴趣。怎么让ta对你感兴趣呢?借鉴第一条,提供你的价值。在聊天过程中,不要只顾着说自己的事情,要关心对方,了解ta此行的目的,ta对这个event的看法,ta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努力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资源 ,可以提供什么帮助, 不一定要是实质性的帮助,可以是推荐一本书,一个视频,分享一下自己或者朋友的相似经验。
既然大家来network都是有所求的,在追求自己的所求之外,不妨也看看自己能不能满足他人的所求。社交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换,你先亮出你有什么信息,对方自然就对你感兴趣了,接下来才会有更多更深层的交流。
5. 假装外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去的networking event多了就会发现,e人和e人会自动聚到一起,留下一堆i人散落各地,无所适从。
如果刚好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i人,那么不妨考虑一下扮演人群中那个外向的角色,把大家凝聚起来。这是挑战也是际遇,因为大家会因此记住你。如果你做的成功的话,大家还会认为你是一个好的leader。
是的,这个世界对于e人就是容易很多,所以有的时候需要fake it till make it.
6. 提前准备
其实networking和面试有点像,很多时候就是一种表演,而表演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而且准备起来也不难,一些基本原则在任何场合都适用:比如聊天的时候照顾到所有人,表现出对他人的兴趣,用问题鼓励内向的人开口……
在技巧上,可以提前在脑袋里准备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如果是一个行业networking场合,可以根据情境问别人:你遇到过的最好的领导是什么风格?你最喜欢的社交产品?你觉得最好用的AI 工具?你见过的最奇葩的广告等等。在聊天逐渐深入之后,也可以问一些相对私人的问题,比如:你最讨厌的动物是什么?你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如果可以有超能力,你希望是什么?可以多看看面试问题和dating app上的问题找找灵感,或者去豆瓣话题广场借鉴一下也行。
问题问出来之后,自己要准备好自己的答案,如果对方一时答不出来,可以先分享自己的答案,给对方一个缓冲和参考。
当然最好的准备是在生活中多观察e人在各种社交场合是如何表现的,多模仿学习,一个event最多几个小时,假装外向几个小时死不了人,而且假装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起联系,让以后能够少假装甚至不用假装。
Anyways, 内向不是错,社恐也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或者不努力。
但是这个世界在大多数时候都更reward外向的social butterfly,这是事实,只能接受。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搵食不易,有的时候用一点小技巧,打开最初的局面,才能有机会让人看到你的能力和内在。希望对你有用。
-
17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09 16:06:19
-
小核桃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27 17:49:04
-
hihallohowareu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03:54:45
-
海之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7 22:53:32
-
兔子洞的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9 06:23:13
-
认真地不去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4 22:57:21
-
风撼斜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30 22:55:0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9 16:57:47
-
已注;(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9 14:25:16
-
无辜的熊猫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9 14:05:03
-
NP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9 11:41:55
-
Seconds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3-29 05: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