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女作家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迄今为止,茅盾文学奖已经进行十一届,评出53部优秀文学作品。在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里,不乏女性作家的身影,今天小编为大家统计一下历史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第一位 张洁 《沉重的翅膀》《无字》分别获第二届、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1945.5—已故)别名张杰,河北邢台人。擅长连环画、中国画。曾任中学教师,邢台市后灰厂、市基建局美工,邢台市工人文化宫二级美术师,邢台市美协副主席。宣传画《和平·和平·和平》入选全国国际和平年展,连环画《厨师和老爷》入选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连环画《鸭儿饺子铺》年画《看大戏》《蜜月》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沉重的翅膀》作品简介
《沉重的翅膀》以七、八十年代之交,我国高层领导——重工业部正副部长间围绕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展开的一场“鏖战”为主线,自上而下地表现该部、部属曙光汽车制造厂及其基层班组的整顿、改革,笔触所及,从人物的世界观到方法论,人物间的政治关系至婚姻家庭关系,从政治、经济领域至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种种问题,同时,还顾及到方兴未艾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形势。
《无字》作品简介
小说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的两次婚变,以及祖上四代女性的爱情婚姻遭际,饱含了女性的自省及对真爱理想的追求,并毫不气馁地呼唤着人类精神家园的根。全书分三部,计八十余万字。
第二位 凌力 《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凌力,女,本名曾黎力,汉族,1942年2月出生于延安,籍贯江西,主要获奖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暮鼓晨钟——少年康熙》获1995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北京市庆祝国庆45周年征文佳作奖;《梦断关河》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和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主要作品1980年2月,中篇小说《幼年》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0年4月,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上卷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981年10月,长篇历史小说《星星草》下卷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984年8月,中篇小说《火炬在燃烧》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989年4月,中篇小说《失落在龟兹古道的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小说》双月刊刊出;1990年9月,清史知识丛书《生死饮食男女——清代民俗趣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长篇历史小说《倾城倾国(上、下)》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经修改,1996年8月由北京出版社重版;1993年7月,长篇历史小说《暮鼓晨钟—少年康熙》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994年12月,清史丛书《清宫之谜》中两种——《沧海珠》和《多情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11月,《凌力文集》12卷本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和陕西旅游出版社联合出版;1999年8月,长篇历史小说《梦断关河》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此外,还有散文,创作谈,和其他作品约30万字左右。《少年天子》《少年康熙》(即《暮鼓晨钟》)《倾城倾国》于1993年由-际村文库书店出版繁体字本;《少年天子》于1995年8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英文本和法文本;《沧海珠》《多情误》于1997年由际村文库书店出版繁体字本;《柳摇金》(即《梦断关河》)于1999年10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繁体字本。
2008年2月,长篇历史小说《北方佳人》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所获荣誉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暮鼓晨钟——少年康熙》获1995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北京市庆祝国庆45周年征文佳作奖;《梦断关河》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和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少年天子》作品简介
《少年天子》讲述面临明、清鼎革之际的严峻局面,顺治励精图治,力求变革,但不断受到朝庭保守势力的阻挠,最终以政治上的失败、爱情的幻灭,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
第三位 余小惠 《都市风流》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余小惠(1949—)女。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1974年毕业于天津师大中文系。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师大毕业后历任天津工艺美院教师、副书记,天津中医学院教师、干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部及《小说》室、室主任,副编审、编审,东方文化影视中心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但愿人长久》《都市风流》,中短篇小说集《枣花蜜》,电影电视文学剧本《走向冰川》《真诚》《观世音传》以及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作品。曾获天津第二、三、四届鲁迅文学奖和鲁迅文艺特别奖,广播连续剧《选择》获全国广播剧一等奖,长篇小说《都市风流》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并被英、法两种文字译介到海外(以上作品大多系合作)。
《都市风流》作品简介
《都市风流》这部小说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塑造了从大杂院居民到身居要职的一市之长、从摆摊的大学生个体户到高级工程师、从崇尚性解放的流行歌星到市长家的“公子”“千金”等近四十个身份各异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第四位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霍达(1945—)女。回族。北京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历任北京市园林局、市文物局翻译,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中国文联全委,《港澳百科全书》编委,开罗国际电影节评委。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编剧。著有《霍达文集》(六卷)、《霍达文选》(九卷)等。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补天裂》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均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红尘》获全国第四届中篇小说奖,同名话剧剧本获第二届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全国第四届报告文学奖,《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40周年全国优秀剧本奖,电视剧剧本《鹊桥仙》获中国首届电视剧飞天奖,散文《义冢丰碑》《烟雨文武庙》获庆祝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等。
《穆斯林的葬礼》作品简介
该书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六十余年间的兴衰历史,是一个爱情悲剧。小说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用中国传统的两个意象玉和月代表韩子奇和韩新月,穿插记叙前后两代人的身世,并穿插地为读者介绍了回教礼节及回族习俗。
第五位 王安忆 《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安忆(1954—)女。祖籍福建。1970年赴安徽五河县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现徐州市歌舞团),1978年调任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1987年调任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2004年受聘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上海市作协主席,复旦大学教授。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八届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匿名》等13部,《王安忆中篇小说系列》(8卷),《王安忆短篇小说》(8卷),散文集《蒲公英》《寻找上海》《剑桥的星空》等18种,论述《故事和讲故事》《心灵世界》《小说课堂》等7种,以及剧作《金锁记》《发廊童话》,共计约600万字。《谁是未来的中队长》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艺作品二等奖,《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获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首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天香》获第四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叔叔的故事》获首届上海中长篇小说二等奖,《富萍》获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二等奖。1992年获第五届庄重文文学奖。2009年获韩国李炳注国际文学大奖。2011年入围曼布克国际文学奖。2013年被授予法国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部分作品有英、法、德、荷、俄、意、西、塞、日、以、韩、越、柬、泰、波兰等译本。
《长恨歌》作品简介
《长恨歌》描写了“上海小姐”王琦瑶一生曲折跌宕的经历,她平凡而又坚韧,在历经爱情和婚姻的几次失败后仍顽强地活下来,但最后却落得不为人知地被杀死在家中的悲惨命运。
第六位 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旭烽(1955—)笔名肖扬、旭烽。女。江苏铜山人。民进成员。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历史系。历任浙江《工人日报》记者、副刊部副主任,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人员,浙江省文联影视创作所副所长,专业作家。浙江省第八届政协委员,浙江省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姑娘山速写》《不夜之侯》,《王旭烽中短篇小说集》,随笔集《饮茶说茶》《南山陵园》《绝色杭州》等。长篇小说《南方有嘉木》获1995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浙江省鲁迅文学奖、1998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我本不愿意离开你》获1993—1995年中篇小说奖,随笔集《看北极》获1997年冰心文学奖,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茶人三部曲》作品简介
作品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的兴衰沉浮,着重通过忘忧茶庄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的展示,对茶的精神、茶人精神的透视,演绎出中华民族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永恒价值的中国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之魂。
第七位 宗璞 《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原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文艺报》《世界文学》部工作,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
抗战爆发时,她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特殊时期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入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特殊时期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东藏记》作品简介
小说人物以明仑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夫人吕碧初和女儿孟离己、孟灵己等一家人为轴心,放射至孟樾教授的亲朋好友同事周围近百人,写出从京城南下的一群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的个人遭遇、情感经历,以及心灵成长的历史。
第八位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迟子建(1964—)女。山东海阳人,生于黑龙江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专业作家、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第八届主席团委员。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白雪乌鸦》《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另有《迟子建长篇小说系列》(6卷)、《迟子建中篇小说系列》(8卷)、《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4卷)、《迟子建文集》(4卷)、《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文学作品600万字,出版单行本80余部。作品《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分别获第一、二、四届鲁迅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有英、法、日、意、韩、荷兰文等海外译本。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品简介
小说以亚洲最大水库——丹江口水库为地点,描述一个曾在北京打过工的乡村女性暖暖与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屈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欲望的寓言。
第九位 乔叶 《宝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乔叶,1972年10月生,本名李巧艳,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发表小说和散文共计约五百余万字。著有长篇小说《认罪书》《拆楼记》《藏珠记》等多部,中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打火机》等多部以及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多部,小说作品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奖、庄重文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锦绣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杜甫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百花文学奖以及中国原创小说年度大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多部小说入选重要的年度排行榜和选本,且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多个语种,推介到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
《宝水》作品简介
本书生动地呈现了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个章节如同一幅长卷,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宝水,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是久违了的文学里的中国乡村。它的神经末梢链接着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链接着当下中国的典型乡村样态,也链接着无数人心里的城乡结合部。村子里那些平朴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以文艺之光,铸国民之魂,文艺类作品永远会给人带来惊喜,或懂得一个道理,或放下心中久久不能忘怀的过往,或给予人清醒……而我们致力于发掘、打造文艺类新锐作家,为每一位读者带去最优秀的文艺类作品,欢迎来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