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的庙——《救苦庙》
救苦庙是祭祀救苦爷的庙,具说,救苦爷是太乙救苦天尊。他有慈心,救苦救难。清朝道光年间,发生灾荒,衣衫褴褛的饥民携儿带女,四处逃荒要饭,忽然来了一白胡子老者,手持瓦罐和馍蓝,向人们发放食物,人们饥不择食,等吃饱后,忽然想起,瓦罐、馍蓝这么小,咋能让大家都吃饱呀?忽然有人惊呼:“是救苦爷来救咱们啦!” 人们就立即跪下谢恩,但是,老人不见了。于是,就建了救苦庙来供奉救苦爷。最早的救苦庙在开封,那时,商丘也是多灾多难,后来,咱们商丘也建了救苦庙。每年二月十七到二月二十一日有庙会,二月十九日是正会。救苦爷要出巡五天,南关有他的行宫,出巡时,住在行宫里。出巡时,前来观看的人非常多,大街上,人都挤不动。我看过救苦爷出巡,救苦爷的木制雕像,膝盖上有活消消器儿,(这是商丘音,我不知道是哪几个字,到底该是 “器” 还是 “气” 呢?), 人们一按他的膝盖,他就立刻站起来了,一松手,他马上就坐下了。把他抬进一顶小轿里,让他坐好,出南门,到南关,我只跟着走到南门口,不敢出城,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
救苦庙后来改建成了学校,解放后的五完小就在那里,后来,改名为城关二校,后来是城关一中的西半部。(是城关中学的西半部分的北半部,南边是六忠祠。
沈其丽 著作 / 孟庆焸 整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